赵岗镇镇情简介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点击次数:9761
赵岗镇位于封丘县东部太行堤畔,距新乡市区75公里、封丘县城17.5公里,长垣县城8公里,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S213与G327纵横交叉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全镇总区域面积77.1平方公里,其中镇域面积10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264个村民小组,16915户,62014口人,耕地7万余亩。有初中3所,小学24所、幼儿园20所、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中心39处、图书室40个,卫生院2个,卫生室39处。镇内有位于镇政府西侧公园内的封丘八景之一磨脐潭,杏园村1940年建立了封丘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杏园村党支部,现为红色教育基地长封区委旧址,革命历史悠久,知名农产品有南常岗纯手工红薯粉条、罗庄绿豆粉皮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赵岗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直面风险挑战,锐意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全方位推进赵岗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乡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新乡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新乡市大气污染防治先进单位”“国土绿化模范乡镇”“新乡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先进单位”“新乡市文明村镇”“五好乡镇党委”“新乡市先进综合文化站”等各种崭新的荣誉纷沓而至。现如今,一座座企业车间生机勃勃,一个个美丽村庄鲜花盛开……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赵岗大地生动铺开。
经济篇
赵岗镇是豫北最大的钢铁交易中心,著名的企业发展模范镇。充分发挥紧邻长垣市的区位优势,积极扶持钢材加工与销售、工业用泵、起重装备制造、新型墙体建材等产业,目前全镇共有26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包括新乡市隆昌钢构、新乡市超人物资有限公司等四上企业17家。以钢材销售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已基本形成了以工业用泵、钢材加工配送、钢结构、门业制造、精密铸造、机械制造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生态篇
赵岗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更加宜居。通过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全镇共计改厕6120座并落实常态化保洁,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整治重点,不断惠民利民,刷新镇村“颜值”。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开展“散乱污”排查,同时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连续多年,赵岗镇被授予新乡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先进单位、封丘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将全域绿化和花海封丘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累计投入800余万元进行亮点绿化,分批次、分层次在全镇39个村的主次干道及小游园内种植大叶女贞、海棠等几十种观赏性苗木,打造马道、孙湾等15个村内游园,建设面积超过400亩,创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赵岗镇曾被河南省授予“国土绿化模范乡镇”,是新乡市受表彰的5个乡镇之一,涌现出了马道、孙湾、惠寨等一批省级绿化示范村,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愈发坚实。
致富篇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内容。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赵岗镇始终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依托资源禀赋,紧扣“推动新发展,建设新赵岗”思路,发展特色种养业,增强农业农村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发展思路,赵岗镇高效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因地制宜谋划到村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带动村集体经济,推动群众致富增收。典型代表有马道村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新建5座占地75亩的草莓、香瓜、芹菜等特色产业日光温室大棚,配套建设冷库3000m³,实现粮食增产、大户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增实力“四方共赢”;小辛庄村着力建设占地100余亩的树莓采摘园,发展集农家采摘、休闲娱乐、康养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惠寨村先后投入320万余元,建成7座占地50余亩的瓜果蔬菜种植大棚,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南常岗村发展3000亩的红薯种植及粉条深加工项目,罗庄村手工绿豆粉皮加工项目以及白庄村香菇种植基地等,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农业资源,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惠民篇
赵岗镇致力于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全镇共投资5000多万元,新修村内田间道路110千米,便利群众出行,结合“四好农村路”创建,不断夯实农村公路基础品质,优化美化路域环境,提升规范化管养水平,累计培土25万方,铺就惠民利民连心路。新建水厂两座,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完成国道327线升级改造工作,彰显赵岗镇区位优势。新建投资9800万元的220千伏白庄雁翎变电站,从根本上解决了附近几个乡镇电力紧张问题;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打造水系连通工程,开挖了八斗渠、加支渠及闫店、小辛庄等9个村的引水渠,第一次将文岩渠、大功渠与十支渠、夹支渠全线贯通,覆盖耕地面积5万余亩,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