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园区报告书(报批版)
时间:2018年08月01日 点击次数:423161
起重园区报告书(报批版)
第一章 总 则
1.1规划背景
发展工业是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社会面貌的主要途经。封丘县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精神,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促进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县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封丘县工业集聚区和起重专业园区两大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各具特色、极具增长潜力的全县产业示范区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城北工业集聚区已基本建设完成,城东起重专业园区的发展也初具雏形。以上两大工业区的建设,能够改变封丘县农业大县的经济结构,并由粗放型初级农副产品产业经济向集约化、高效、高附加值产业工业经济发展。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是新乡市14个重点发展的专业园区之一,主要发展方向为起重机械设备、起重机械配件及仓储物流。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东23km处,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沿封尹线东西分布,行政隶属包括尹岗乡和黄陵镇两政府。规划区具体范围为:西到经一路,东到经十四路,北到纬一路,南到纬十一路,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起重园区自2003年11月创建以来,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政策引导及良好服务等措施,目前已吸引了一批新老机械加工企业入驻。截至2010年底,起重园区入驻企业已达71家,总投资近12亿元,累计完成总产值近18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3.7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从业人员5000多人。
随着起重专业园区规模的形成以及入住企业的增多,大批社会人员及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社会和谐。起重园区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城镇化率,为城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经济收入的普遍增加提高了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另外,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看,工业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可将分散的污染源集中起来,有利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把握和控制。
起重园区的建设能够推进全县经济较快增长,是发展潜力较大的全县产业示范工业区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及豫环监 [2008]4号文件《关于区域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指导性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的有关要求,该园区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封丘县环境保护局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目规划环评工作。在接受委托后,评价人员首先现场踏勘了专业园区发展现状,实地调查了区域内及其周边环境状况,收集整理并分析了相关资料,在对委托方提供的《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20)、《封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要求,编制完成了《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1)《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13)“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98号
(14)《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
(15)《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07]55号
(1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7]46号
(1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
1.2.2项目依据
(1)《封丘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封丘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局部调整》(2009)
(3)《封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4)《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0)
(5)《新乡市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6)《新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7)《新乡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报告》
(8)《新乡市生态功能区划报告》
(9)《新乡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10)关于环评工作的委托书
1.2.3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T 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 2.3-1995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
(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0-2003
(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
1.3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评价对象: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20)。评价时段:近期规划目标为2012年,中期规划目标为2013~2015年,远期规划目标为2016~2020年。
1.4评价目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4.1评价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对起重园区的环境现状、主要建设项目及其主要排污数据的调查,获得建设地区的现状情况及基础数据:包括评价区域有关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社会现状、经济现状、地理环境现状等;评价起重园区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以后的环境影响:包括其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环境风险等;对已投产的企业提出“节能减排”改进措施,对未入园企业提出“节能减排”规划建议,以寻求可行的减少污染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从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综合考虑,协调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达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4.2评价原则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规划可能造成的各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和措施,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早期介入原则:在规划编制期介入,确保环境保护理念充分融入规划。对于评价中出现的瓶颈性技术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前发现、提前解决,确保规划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
(3)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的衔接和协调,确保与各级、各类规划协调行动。
(4)同一性原则:评价深度与规划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5)公众参与原则:鼓励、支持和强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并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意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主张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以提高规划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6)可操作性原则:选用科学、简便、符合实际、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相关评价方法,并应向管理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污染治理对策、措施,规划调整建议,以及环境管理方法,使规划评价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7)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贯彻“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原则,注重全过程控制与产业链延伸;贯彻“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原则,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规划编制与实施服务,为具体项目环境管理服务,使规划在编制及实施阶段均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环评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确保环评工作质量。
1.4.3评价指导思想
1. 坚持环评为环境管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通过对起重园区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调查,掌握环境质量现状,依据园区的开发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预测其主要污染物类型发生和排放量,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对起重园区的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价预测,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指标。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从环境保护出发,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评述起重园区规划的可行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园区内功能布局的环境协调性,并提出相应调整意见。
3. 坚持污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提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规划、污染治理优化方案,对园区采取污水收集处理以及固体废物处置等环境保护措施,并从经济、技术上论证合理性和可行性。
1.5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5.1环境影响识别
区域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汇总列于表1-1。表1-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
项 目 | 环境因素 | 主要的影响行为和/或主要影响 | 正/负效应 |
影响 程度 |
影响 时段 |
与规划决策的相关性 |
土地 资源 |
土地占用 | 土地功能发生改变,农业用地变成建设用地,减少农业种植面积 | - | ★★ | L | 用地规模 |
农业用地改为工业用地,土地单位产值提高 | + | ★★★ | L | 产业定位 | ||
生态 环境 |
珍稀动植物 | 无 | / | / | / | 选址 |
生态敏感区 | 无 | / | / | / | ||
水环境 | 地表水 | 排水影响地表水水质 | - | ★★ | L | 排水规划 |
地下水 | 硬化地面,减少地表径流下渗 | + | ★ | L | 功能区布局 | |
化学品泄露可能污染地下水 | - | ★★ | L | 选址 | ||
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 | 供 水 | 集中开采地下水,对水文地质有一定影响 | - | ★ | L | 供水规划 |
降雨与排水 | 地表水初期雨水径流含各种有害污染物 | - | ★★ | L |
规划产业 定位 |
|
废水处理与排放 | 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 | + | ★ | L |
污水处理 方案 |
|
园区产业聚集对河道形成高密度的水环境容量压力 | - | ★★ | S | 排水规划 | ||
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或不配套,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将对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 - | ★★★ | S | 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时序 | ||
中水回用 | 减轻水资源压力 | + | ★★ | L | 供水规划 | |
环境空气质量 | 废气排放 | 园区内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 - | ★ | L |
规模/产品 方案 |
入区项目污染控制力度不够,将导致有害废气排放,降低当地空气质量或引起健康问题 | - | ★★ | L | / | ||
工业废气的处理达标 | + | ★★ | L | 环保规划 | ||
声环境 | 工业噪声 | 功能布局和防护距离的设置确保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的达标 | - | ★★ | L | 功能区布局 |
固体废物管理 | 生活垃圾 | 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 + | ★★ | L | 规划/项目 |
一般工业废物 | 综合利用 | + | ★★ | L | 产业类型 | |
危险固废 | 由有资质的专业处理公司收集,并安全处置处理 | + | ★★★ | L | 产业类型 | |
社会经济与生活 | 移民安置 | 区内现有村民搬迁至规划的村民安置区 | + | ★★ | L | 选址/规模 |
形成一定的就业需求 | + | ★★ | S | 规划方案 | ||
投资与就业 | 大规模的区域开发为各公司和不同层次人群增加各种投资、创业和就业机会 | + | ★★ | L | 规划方案 | |
交通 | 园区新建多条公路,加快区域道路的发展 | + | ★★ | L | 道路规划 | |
基础设施 | 按照工业集聚区标准配套建设 | + | ★★ | / | 规划方案 |
1.5.2评价因子筛选
1.5.2.1宏观评价指标
宏观评价因子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结合区域环境,同时考虑污染物进入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等因素,确定区域开发后宏观评价指标见表1-2。表1-2 宏观评价指标
序 号 | 评 价 因 子 | |
1 | 自然环境 | 土地功能、局地气候、环境质量、环境资源承载力 |
2 | 生态环境 | 生态结构、土地利用性质、生物资源 |
3 | 社会环境 | 产业结构、土地资源、经济结构、交通状况 |
4 |
清洁生产 与循环经济 |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技术工艺与设备、产业规模。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指标、产业链条构建及废物的综合利用、环境管理 |
1.5.2.2特征污染因子
根据规划文本可知,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主要从事大型起重设备及配件的生产,区域内污染物较为单一,易于控制。专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见表1-3。表1-3 园区特征污染因子
行业类别 | 主要产品 | 主要特征污染因子 | |
起重设备制造 | 大型起重设备专业制造 | 废 气 | 喷涂废气(二甲苯)、粉尘 |
废 水 | COD、BOD5、、氨氮、SS、石油类 | ||
噪 声 | 设备噪声 | ||
固 废 |
一般固废:机加工边角料、生活垃圾等 危险固废:涂料包装废弃物等 |
||
起重机械配件制造 | 起重设备零部件制造 | 废 气 | 喷涂废气(二甲苯)、粉尘 |
废 水 | COD、BOD5、、氨氮、SS、石油类 | ||
噪 声 | 设备噪声 | ||
固 废 |
一般固废:机加工边角料、生活垃圾等 危险固废:涂料包装废弃物 |
||
现代物流 | 各种物品的运输、储存设施 | 废 水 | COD、BOD5、、氨氮、SS |
固 废 | 一般固废(生活垃圾) | ||
商业、居住 | / | 废 水 | COD、BOD5、、氨氮、SS |
固 废 | 一般固废(生活垃圾) |
1.5.2.3评价因子筛选结果
根据规划区域的宏观因子和规划主导产业的特征污染因子,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筛选出评价因子见表1-4。表1-4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环境要素 | 评价阶段 | 评价因子 | |
资源 | 水资源 | 承载力评价 | 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平衡 |
土地资源 | 承载力评价 | 建设用地与耕地的占补平衡 | |
能源资源 | 承载力评价 | 区域能源用量平衡 | |
自然环境 | 环境空气 | 现状评价 | SO2、TSP、PM10、二甲苯 |
地表水 | 现状评价 | CODCr、BOD5、NH3-N、石油类 | |
地下水 | 现状评价 | pH值、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 | |
声环境 | 现状评价 | 功能区环境噪声、交通主干道噪声 | |
预测评价 | 规划园区区域噪声值 | ||
生态环境 | 现状评价 | 生态结构、土地利用性质、动植物资源 | |
影响评价 | 生态结构、土地利用性质、动植物资源 |
1.6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1.6.1评价范围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5。表1-5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 | 评价范围 |
环境空气 | 专业园区规划区内及周边1km的范围 |
地表水 | 天然渠与天然九支交汇处上游100m至陶北控制断面7.35km河段 |
噪声 | 园区规划范围及周边100m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 |
地下水 | 园区规划范围及周边浅层地下水 |
生态环境 | 园区规划范围及周边2km的范围 |
1.6.2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起重园区及周边1km范围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6。表1-6 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概况
环境要素 |
行政 归属 |
敏感目标 | 方 位 | 距规划区边缘m | 人口 | 保护级别 |
环境空气 声环境 |
尹 岗 乡 |
段寨村 | 南部(区内) | / | 818 |
环境空气二级 声环境 2类 |
刘岗村 | 南部(区内) | / | 950 | |||
东杨庄村 | 东部(区内) | / | 1203 | |||
杜辛庄村 | 东南部(区内) | / | 534 | |||
李堂村 | 南部(区外) | 400 | 571 | |||
西蒿寨村 | 北部(区外) | 200 | 764 | |||
东蒿寨村 | 东北部(区外) | 300 | 1363 | |||
苗寨村 | 东部(区外) | 200 | 1662 | |||
张岗村 | 南部(区外) | 150 | 980 | |||
黄 陵 镇 |
王庄 | 东北部(区内) | / | 434 | ||
魏寨 | 中部(区内) | / | 349 | |||
李家寨 | 北部(区内) | / | 689 | |||
闫庄 | 北部(区内) | / | 634 | |||
黄陵 | 西(区外) | 100 | 6553 | |||
大山呼 | 北(区外) | 200 | 2859 | |||
庄呼 | 南(区外) | 200 | 1218 | |||
地表水环境 | 天然九支与天然渠交汇处至陶北市控断面 | 北 | 7350 | / | 地表水Ⅳ类 | |
地下水环境 | 专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及周边1km范围内浅层地下水 | / | / | 地下水Ⅲ类 | ||
生态环境 | 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结构稳定 | 区域内 | / | 不降低区域生态功能 | ||
黄河(尹岗组团东边界距离黄河) | 4300 | / | 无影响 | |||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尹岗组团东边界距离保护区缓冲区) | 2100 | / | 无影响 |
1.7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
1.7.1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
(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
(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
1.7.2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二级;
(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4)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制》(GB12523-290)2类;
(5)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7.3指标体系
结合专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特征、专业园区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制约因素,充分考虑指标的可量化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数据的可收集性等,并兼顾与规划层次、深度一致性等原则,确定本次评价指标并列于表1-7。表1-7 指标体系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指标名称 | 单位 | 现状 | 2012年指标 | 2015年指标 | 2020年指标 |
1 |
环境 质量 |
环境空气质量 | / | 二级 | 二级 | ||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 天 | 316 | 318 | 320 | 325 | ||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 % | 98 | 99 | 100 | 100 | ||
饮用水源达标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水功能区达标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绿化覆盖率 | % | 10 | 35 | 45 | 45 | ||
2 |
污染 控制 |
单位GDPSO2排放量 | kg/万元 | / | 6.5 | 5.0 | 4.0 |
单位GDPCOD排放量 | kg/万元 | / | 6.9 | 5.5 | 4.5 | ||
污水集中处理率 | % | / | 60 | 80 | 100 | ||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 | 80 | 85 | 90 | 90 | ||
工业固废处理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90 | 98 | 100 | 100 | ||
3 |
节能 减排 |
燃气普及率 | % | / | 50 | 80 | 80 |
单位GDP能耗 | t标煤/万元 | / | 1.3 | 1.0 | 0.8 | ||
单位GDP水耗 | m3/万元 | / | 60 | 40 | 20 | ||
中水回用率 | % | / | 30 | 60 | 74 | ||
4 |
环境 管理 |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三同时”执行率 | % | 2.9 | 100 | 100 | 100 | ||
通过ISO14001认证等企业比例 | % | / | 30 | 60 | 80 | ||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 | % | 0.6 | 1.5 | 2.5 | 3.5 |
1.8评价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
1.8.1评价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评价的技术路线见图1.1。1.8.2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的评价技术方法如表1-8所示。表1-8 本次规划环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评价环节 | 评价方法 |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 收集资料法 |
现场调查 | |
现场实测 | |
规划方案及协调性分析 | 对比、相容分析法 |
层次分析法 | |
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价 | 环境承载力分析 |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数学模型法 |
类比分析法 | |
替代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核查表法 |
环境容量 | 数学模型法 |
公众参与 | 调查表 |
专家咨询 | |
座谈会 |
1.9评价重点
(1)规划合理性分析以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从本规划与相关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专项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相容性,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协调性,用地规划的合理性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合理性分析,对不相容、不符合的因素提出调整建议或替代方案,以优化本规划。
(2)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影响分析
以当地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从本规划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方面对规划进行资源、环境可行性分析,科学、客观地预测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可承载程度及对区域环境要素及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的主要影响和可接受程度,对不合理因素提出调整建议或替代方案,优化规划。
(3)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论证
结合规划的项目特点,通过类比调查,收集相关行业排放的“三废”治理及减缓措施的先进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当前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产业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对规划项目“三废”治理及减缓措施、生态修复、补偿措施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性论证,提出符合发展要求的污染物治理及减缓方案,以实现环境保护的效益化。
(4)区域环境容量分析与总量控制
根据近年来例行及相关评价开展的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本次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区域环境空气和水环境容量。通过对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同时,结合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给出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1.10评价专题设置
本次规划评价专题设置如下:(1)总则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
(4)规划概述及协调性分析
(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6)规划方案分析
(7)规划方案污染源分析与总量控制
(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0)公众参与
(11)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及环保对策
(12)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13)困难与不确定性
(14)执行总结
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新乡市东南隅,地处北纬34º53′-35º14′、东经114º14′-114º46′之间。黄河流经南界和东界。隔河与开封市、开封县、兰考县相望,北和东北与滑县、长垣县毗邻,西和西南与延津县、原阳县接壤。东西宽48.7km,南北长38.2km,总面积1221km2。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城东23km处,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沿封(封丘县)-尹(尹岗乡)线分布,园区走势东西长,南北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园区规划面积10km2,目前已建成1.054km2。
2.1.2地质
封丘县境地质构造属于华北拗陷,处于华北拗陷次一级构造单元内黄凸起。东明断陷济源—开封凹陷的复活部位。新生界深度达3000-5000m。地层层序分以下部分,顺序由老到新,由下而上。封丘县土壤,母质均属第四纪全新统地层。其来源为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富含碳酸钙,呈中性至微碱性。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该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壳总体稳定性好,土地允许承载力为15-20t/m2,项目所在地未有重大断层。
2.1.3地形地貌
封丘县地处黄河大冲扇形平原的北半部,南面和东面紧靠黄河。地面海拔一般在65-72.5m之间,最高点为85m,最低点64.6m。规划中的起重园区地形较为平坦,地势总体为东南高西北低,南高北低,坡降较小,在1/2000~1/4000。
2.1.4气候气象
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高温,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寡照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42.7℃,年均降雨量为617.8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2.4m/s。2.1.5地表水
封丘县境内地表水主要有黄河、天然渠和文岩渠,属黄河流域。黄河流经封丘县南、县东,从原阳县大张庄和封丘县孙庄乡与店西交界入境,东至尹岗乡苏庄村东北出境,进入长垣县。境内流长约56km,河床和漫滩面积229.7km2公里。
天然渠从獐鹿市乡仝庄村入境,从黄陵乡陶北村北进入长垣县境,该渠在封丘县境内流长42.2km,流域面积499km2。天然渠规划功能为IV类,目前渠内水质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文岩渠从陈固乡西守宫村西入境,从赵岗乡西惠寨村东北进入长垣县境。境内流长32.5km,流域面积439 km2。文岩渠规划功能为V类,由于接纳了大量的工业、生活废水,目前水质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废水经园区拟建污水厂处理后经天然九支渠汇入天然渠,天然渠在流出封丘县境后与文岩渠汇合形成天然文岩渠。
2.1.6地下水
(一)该区内含水层属第四条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组合规律和水动力特征。可划分为浅层、深层两个含水层:浅层含水层组,顶板埋深为25—55m、底板埋深为90—100m,含水介质时代Q4、Q32,岩性属组砂、中砂层、厚度为30—55m。
深层含水层:顶板埋深为110—130m,底板埋深为230—280m,含水介质Q32—Q2,岩性属细砂、3粉砂层,厚度为40—90m。
(二)该区受中部、北部井灌区影响及该区深水井密集人工开采,高水位期多出现在10—12月份,低水位期出现于5—6月份,一般水位埋深为6—10m。年变幅为2—5m,年际变化主要受人工开采影响,随着井灌的发展,该区深水井密集,浅水水位量有下降趋势。
(三)深层水运动规律
1、该区补给项单一,仅有西南部的侧向径流补给;
2、该区径流深层水总体流向为西南—东北,水利坡度为4/10000左右;
3、该区排泄方式有两种:一是镇区工业深井开采,二是东部和西部以径流排泄出境。
(四)该区深层水化学特征
根据该区一带深层水质分析资料,深层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矿化度为0.66—0.69/L,F-含量为1.52—2.23mg/L。
2.1.7土壤植被
封丘县植被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黄辽平原栽培的落叶阔叶林和侧柏疏林的人工植被。目前所看到的绝大部分为栽培的草本农业植被,仅在沙荒、盐碱地上可看到天然和半天然植被。2.1.8新乡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新乡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报告》(2007.5)已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以豫政办[2007]125号文批复,具体划分结果如下。(1)黄河贾太湖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田庄至寺王东二干渠和四水厂引水渠道等输水渠道堤外50米沿岸的陆域;牧野区平原乡三支渠两侧30米的陆域;贾太湖蓄水池、沉沙池、西郊沉沙池水域及其截渗沟外10米范围的区域;贾太湖蓄水池、西郊沉沙池至四水厂和一水厂之间的输水暗管两侧1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人民胜利渠渠首至田庄的水域及堤外50米沿岸的陆域。
(2)黄河原阳中岳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黄河干流原阳取水口(幸福闸、马庄闸、双井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原阳新一干渠两侧50米及四水厂专用饮水渠道和牧野区平原乡三支渠两侧30米的陆域;原阳中岳蓄水池、沉沙池截渗沟外10米的区域;原阳中岳蓄水池至四水厂、五水厂之间的输水暗管两侧1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3)三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32眼井)
一级保护区:共产主义渠大堤外侧以北,东、西、北以外围井连线向外50米的区域及输水管线两侧10米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北外环路北沿以北,周村、及马坊村南以南,京广铁路以西,一级保护区西界往西1300米以东的区域。
(4)四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21眼井)
一级保护区:西曹和东曹村北以北,2号井和11号井连线向北150米以南,22号井向东150米以西,12-1号井西150米以东以及输水管线两侧10米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西曹、中曹村和余庄南及七里营村北以北,西石碑和东石碑村南及高村和西贾城村北以南,21号桥以西,敦留店村西以东的区域。
(5)凤泉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8眼井)
一级保护区:以水厂东、西两院的院墙为界向外10米以及输水管线两侧10米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东以团结路为界,其他三面以水厂院墙为界,向外100米区域。
(6)卫辉市塔岗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取水口外围300米的水域、正常水位线取水口一侧200米的陆域及输水管道两侧1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的水域及山脊线内、入库河流上游3000米陆域。
(7)辉县市段屯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共14眼井)
一级保护区:井群外围线以外30米的区域及输水管道两侧1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卫柿路以北,东外环路以东,井群外围线外300米以西和以南的区域。
根据调查,起重园区不在新乡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最近的新乡市饮用水源地位于原阳县境内,距离园区约68km。起重园区的建设不会对新乡市水源地造成不利影响。
2.2社会环境概况
2.2.1行政、区划与人口
封丘县区域面积1220.5km2,可耕地130万亩,全县总人口75万。封丘县下设城关镇、 黄德镇、黄陵镇、赵岗镇、应举镇、陈桥镇等6个镇和王村乡、城关乡等13个乡。全县共有606个行政村。
2.2.2区域经济
封丘县地面平坦,气候温和,农业历史悠久,是以生产粮食棉花为主的农业县。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为金银花、石榴等。全县95.3万亩耕地分为6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北部粮食区,西部棉粮区,中部粮棉蔬菜区,中东部林油果粮区,东南部粮棉区,南部粮棉油林果区。封丘县域经济增速明显。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5亿元,同比增长13.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2.8%。封丘作为金银花原产地,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在全国享有大田种植面积、单位产量、管理技术等“六个第一”。封丘县工业集聚区、县东起重专业园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服装、化工、起重、化纤、纺织、金银花深加工等七大优势产业。
2.2.3文物
据历史记载和地面勘测,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内部及周围未发现文物遗址和文物分布。2.2.4基础设施
目前,园区内未建水厂、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2.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3.1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为TSP、PM10、SO2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平均浓度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3.2地表水环境质量
封丘县境内地表水主要有黄河、文岩渠、天然渠,其中文岩渠承纳了工业和生活废水,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天然渠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2.3.3地下水环境质量
项目周围区域地下水各项指标除总硬度外,均能够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的要求。2.3.4声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噪声现状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质量良好。2.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4.1.1监测方案
一、监测布点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及工程废气污染源排放情况,园区管委会委托封丘县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5月28日至2010年6月1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状监测,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共设6个监测点,各监测点的布设情况、监测因子和频率以及分析方法详见表2-1~2-3和附图三。
表2-1 环境空气监测点布设
序 号 | 监测点 | 方 位 |
距离园区边界 (m) |
功 能 |
1# | 东齐寨 | 北 | 2000 | 上风向关心点 |
2# | 西蒿寨 | 西北 | 450 | 上风向关心点 |
3# | 规划区西边界 | 西 | 200 | 下风向关心点 |
4# | 段寨 | 规划区内 | / | 关心点 |
5# | 杜新庄 | 东 | 50 | 环境敏感点 |
6# | 三丈坡 | 西南 | 1270 | 下风向关心点 |
7# | 张岗 | 南 | 100 | 下风向关心点 |
监测因子为SO2、NO2、TSP、PM10、二甲苯。
表2-2 环境空气监测因子和频率
监测因子 | 监测频率 |
TSP日均值 | 每天采样时间不少于12h、连续五天 |
PM10日均值 | 每天采样时间不少于12h、连续五天 |
SO2、No2日均值 | 每天采样时间采样不少于18h、连续五天 |
SO2、No21小时平均值 | 每次采样时间不少于45min,每天四次、连续五天 |
二甲苯 | 每次采样时间不少于45min,每天四次、连续五天 |
2.4.1.2监测方法
各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按照国标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监测方法见下表。表2-3 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监测项目 | 采样方法 | 分析方法 | 方法标准 |
1 | TSP | 滤膜法 | 重量法 | GB/T75432-95 |
2 | PM10 | 滤膜法 | 重量法 | GB/T75432-95 |
3 | SO2 | 溶液吸收 | 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 | GB/T15262-94 |
4 | No2 | 溶液吸收 | 改进的Saltzman法 | GB/T15435-95 |
5 | 二甲苯 | 溶液吸收 | 气相色谱法 | GB/T14677-93 |
2.4.1.3评价方法
根据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采用单因子比较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Pi=Ci/Si
式中:Pi: i种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 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Nm3)
Si: 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Nm3)
2.4.1.4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一、监测结果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2-4~2-5。
表2-4 小时平均浓度统计结果
监测因子 | 编号 |
浓度范围 mg/Nm3 |
标准指数 范 围 |
最大超标 倍 数 |
超标率 % |
SO2 | 1 | 0.035-0.069 | 0.07-0.138 | 达标 | 0 |
2 | 0.041-0.068 | 0.082-0.136 | 达标 | 0 | |
3 | 0.031-0.071 | 0.062-0.142 | 达标 | 0 | |
4 | 0.029-0.061 | 0.058-0.122 | 达标 | 0 | |
5 | 0.028-0.063 | 0.056-0.126 | 达标 | 0 | |
6 | 0.029-0.066 | 0.058-0.132 | 达标 | 0 | |
7 | 0.033-0.077 | 0.066-0.154 | 达标 | 0 | |
NO2 | 1 | 0.019-0.052 | 0.079-0.22 | 达标 | 0 |
2 | 0.018-0.041 | 0.075-0.17 | 达标 | 0 | |
3 | 0.020-0.061 | 0.83-0.25 | 达标 | 0 | |
4 | 0.017-0.040 | 0.071-0.17 | 达标 | 0 | |
5 | 0.017-0.043 | 0.071-0.18 | 达标 | 0 | |
6 | 0.018-0.045 | 0.075-0.19 | 达标 | 0 | |
7 | 0.018-0.046 | 0.075-0.19 | 达标 | 0 | |
二甲苯 | 1 | 0.007-0.017 | 0.023-0.057 | 达标 | 0 |
2 | 0.007-0.019 | 0.023-0.063 | 达标 | 0 | |
3 | 0.003-0.016 | 0.01-0.53 | 达标 | 0 | |
4 | 0.005-0.018 | 0.017-0.06 | 达标 | 0 | |
5 | 0.003-0.016 | 0.01-0.53 | 达标 | 0 | |
6 | 0.004-0.016 | 0.013-0.053 | 达标 | 0 | |
7 | 0.003-0.017 | 0.013-0.057 | 达标 | 0 |
监测因子 | 编号 |
浓度范围 mg/Nm3 |
标准指数 范 围 |
最大超标 倍 数 |
超标率 % |
SO2 | 1 | 0.030-0.055 | 0.20-0.37 | 达标 | 0 |
2 | 0.038-0.051 | 0.25-0.34 | 达标 | 0 | |
3 | 0.031-0.043 | 0.21-0.29 | 达标 | 0 | |
4 | 0.033-0.040 | 0.22-0.27 | 达标 | 0 | |
5 | 0.033-0.043 | 0.22-0.29 | 达标 | 0 | |
6 | 0.035-0.045 | 0.23-0.30 | 达标 | 0 | |
7 | 0.037-0.043 | 0.25-0.29 | 达标 | 0 | |
TSP | 1 | 0.096-0.117 | 0.32-0.39 | 达标 | 0 |
2 | 0.093-0.146 | 0.31-0.49 | 达标 | 0 | |
3 | 0.103-0.143 | 0.34-0.48 | 达标 | 0 | |
4 | 0.106-0.126 | 0.35-0.42 | 达标 | 0 | |
5 | 0.109-0.123 | 0.36-0.41 | 达标 | 0 | |
6 | 0.119-0.126 | 0.40-0.42 | 达标 | 0 | |
7 | 0.116-0.134 | 0.39-0.45 | 达标 | 0 | |
PM10 | 1 | 0.046-0.077 | 0.31-0.51 | 达标 | 0 |
2 | 0.049-0.075 | 0.33-0.5 | 达标 | 0 | |
3 | 0.044-0.076 | 0.29-0.51 | 达标 | 0 | |
4 | 0.046-0.075 | 0.31-0.5 | 达标 | 0 | |
5 | 0.049-0.068 | 0.33-0.45 | 达标 | 0 | |
6 | 0.059-0.095 | 0.39-0.63 | 达标 | 0 | |
7 | 0.057-0.090 | 0.38-0.6 | 达标 | 0 |
a、SO2
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28-0.077mg/m3,标准指数范围为0.056-0.154。日均浓度范围为0.03 -0.055mg/m3,标准指数范围0.20 -0.37,各监测点均达标。
b、NO2
各监测点NOx(以NO2计)1小时浓度范围为0.017-0.061mg/m3,标准指数范围为0.071-0.25,各监测点均达标。
c、二甲苯
二甲苯1小时浓度范围为0.003-0.019mg/m3 ,标准指数范围为0.01-0.063,各监测点小时浓度值均达标。
d、TSP
日均浓度范围为0.093-0.146mg/m3,标准指数范围为0.31-0.49,各监测点浓度值均达标。
e、PM10
日均浓度范围为0.044-0.095mg/m3,标准指数范围为0.29-0.63。各监测点日均浓度均能达标。
以上分析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中SO2、NO2、TSP、PM10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特种污染因子二甲苯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4.2.1纳污水体概况
起重园区废水经园区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天然九支进入天然渠,天然渠地表水规划区划为Ⅳ类,目前该渠水质能够满足Ⅳ类标准要求。为说明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封丘县近期(2009年1月~2009年12月)出境断面陶北排(市控断面)监测数据来进行分析,地表水监测数据见表2-6及图2.2、2.3。
表2-6 地表水监测数据(2009.1-2009.12)
监测时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COD (mg/L) |
17.0 | 11 | 21 | 23 | 18 | 19 | 24.0 | 23.0 | 17.0 | 23.0 | 25.0 | 21.0 |
NH3-N (mg/L) | 0.7 | 1.05 | 0.46 | 0.32 | 0.17 | 0.0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0.363 | 0.06 | 0.16 | 0.84 |
流 量 (m3/s) |
0.02 | 0.02 | 0.05 | 0.02 | 0.02 | 0.2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5 |
2.4.2.2本次评价地表水监测与评价
(一)监测断面布设起重园区生产、生活污水经拟建污水厂处理后排入天然九支渠,该渠向北流经约7.35km后汇入天然渠。为进一步说明纳污水体天然渠内水质现状,本次评价对地表水进行了重点监测,监测共设3个断面,详见表2-7及监测布点图。
表2-7 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布设
断面 编号 |
河流名称 | 断面位置 | 功 能 |
1# | 天然九支 |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100m | 背景断面 |
2# | 天然渠 | 天然九支与天然渠交汇处上游100m | 背景断面 |
3# | 天然渠 | 天然九支与天然渠交汇处下游500m | 混合断面 |
4# | 天然渠 | 陶北断面(封丘县出境断面,市控断面) | 控制断面 |
(二)监测项目及频率
根据工程排污特征及水质现状,确定地表水监测因子:PH、COD、NH3-N、BOD、硫化物,同时测定各断面流量。
(三)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单因子评价。计算公式为:
Si,j = Ci,j /Cs,i
式中:Si,j — 污染物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 — 污染物i在第j点浓度
Cs,i — 污染物i的地表水标准
pH标准指数为:
式中: — PH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 j点的PH值
—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四)评价标准
天然渠为农灌退水渠,规划功能为Ⅳ类,地表水执行Ⅳ类标准,详见表2-8。
表2-8 地表水评价标准
项目 | PH | COD | BOD | 氨氮 | 硫化物 |
标准值 | 6-9 | 30 | 6 | 1.5 | 0.5 |
2.4.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2-9。表2-9 地表水监测结果
断面 | 项目 | PH | COD | BOD | 氨氮 | 硫化物 |
1# | 监测范围 | / | / | / | / | / |
均 值 | / | / | / | / | /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 | / | / | / | |
超标率% | / | / | / | /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 | / | / | |
2# 0.08m3/s |
监测范围 | 7.41-7.50 | 10-21 | 3.1-4.5 | 0.07-1.09 | 0.01-0.02 |
均 值 | / | 15.5 | 3.8 | 0.58 | 0.015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0.52 | 0.63 | 0.39 | 0.03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
最大超标倍数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3# 0.11m3/s |
监测范围 | 7.45-7.49 | 13-22 | 3.6-5.3 | 0.09-1.10 | 0.01-0.03 |
均 值 | / | 17.5 | 4.5 | 0.60 | 0.02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0.58 | 0.75 | 0.4 | 0.04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
最大超标倍数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4# 0.20m3/s |
监测范围 | 7.42-7.50 | 11-25 | 3-5.1 | 0.06-1.05 | 0.02-0.04 |
均 值 | / | 18 | 3.5 | 0.56 | 0.03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0.6 | 0.58 | 0.37 | 0.06 | |
超标率% | 0 | 0 | 0 | 0 | 0 | |
最大超标倍数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标准 | Ⅳ类 | 6~9 | 30 | 6 | 1.5 | 0.5 |
2#断面(天然九支与天然渠交汇处上游100m),pH、COD、BOD、NH3-N、硫化物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要求。
3#断面(天然九支与天然渠交汇处下游500m),pH、COD、BOD、NH3-N、硫化物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要求。
4#天然渠陶北断面(封丘县出境断面,市控断面),pH、COD、BOD、NH3-N、硫化物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要求。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断面监测因子均能够满足Ⅳ类地表水环境要求,表明天然渠内水质较好。
2.4.3地下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2.4.3.1区域地下水概况
(1)监测点设置根据评价区域浅层地下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向,在评价区内设3个监测点,进行地下水质监测,布点情况见表2-10。
表2-10 地下水现状监测布点
监测点 | 名 称 | 方 位 | 距离m |
1 | 庄呼村 | 南(上游) | 580 |
2 | 魏寨村 | 区内 | / |
3 | 大山呼村 | 北(下游) | 800 |
监测因子为PH、NH3-N、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同时记录井深。
(3)监测时间及频率
地下水监测连续监测三天,每天采样一次,监测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新乡市环境监测站于2009.8.11~8.13对地下水进行了现状监测。
(4)分析方法
采用国标规定的分析方法,详见下表。
表2-11 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 监测项目 | 检出限(mg/L) | 分析方法 | 方法依据 |
1 | pH | / | 玻璃电极法 | GB6920-86 |
2 | 总硬度 | 1 | EDTA滴定法 | GB7477-87 |
3 | 氨氮 | 0.025 | 纳氏试剂比色法 | GB7479-87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0.5 | 酸性高锰酸钾法 | GB11892-89 |
根据地下水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地下水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单因子评价,计算公式为
Si,j = Ci,j /Csi
PH标准指数为:
式中: Si,j — 污染物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 — 污染物i在第j点浓度(mg/L)
Csi — 污染物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 PH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 j点的PH值
— 地下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 地下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6)评价标准
本次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评价标准见表2-12。
表2-12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
序号 | 评价因子 | 标准限值 |
1 | pH | 6.5~8.5 |
2 | 总硬度 | 450 |
3 | NH3-N | 0.2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3.0 |
2.4.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监测及评价结果统计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2-13。
表2-13 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点 | 监测结果 | PH | 总硬度 | 高锰酸盐指数 | NH3-N | 井深(m) |
1# 庄呼村 |
监测范围(mg/L) | 7.64-8.03 | 456-470 | 0.97-1.18 | 未检出 | 20 |
均值(mg/L) | / | 460 | 1.1 | /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1.02 | 0.4 | / | ||
超标率% | 0 | 100 | 0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达标 | 0.02 | 达标 | / | ||
2# 魏寨村 |
监测范围(mg/L) | 7.58-8.11 | 452-468 | 1.20-1.36 | 未检出 | 25 |
均值(mg/L) | / | 461 | 1.26 | /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1.02 | 0.42 | / | ||
超标率% | 0 | 100 | 0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达标 | 0.02 | 达标 | / | ||
3# 大山 呼村 |
监测范围(mg/L) | 8.1-8.22 | 381-402 | 0.95-1.10 | 未检出 | 70 |
均值(mg/L) | / | 390 | 1.03 | / | ||
均值标准指数 | / | 0.86 | 0.34 | / | ||
超标率% | 0 | 0 | 0 | / | ||
最大超标倍数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 |
1#庄呼村各监测因子总硬度、高锰酸钾指数的均值标准指数分别为1.02、0.4,氨氮均未检出,除总硬度外,其余各监测因子浓度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指标》(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总硬度略有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0.02。
2#魏寨各监测因子总硬度、高锰酸钾指数的均值标准指数分别为1.02、0.42,氨氮均未检出,除总硬度外,其余各监测因子浓度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指标》(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总硬度略有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0.02。
3#大山呼村各监测因子总硬度、高锰酸钾指数的均值标准指数分别为0.86、0.34,氨氮均未检出,各监测因子浓度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指标》(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评价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情况基本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指标》(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总硬度存在超标现象,原因主要是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造成的。
2.4.4声环境现状评价
2.4.4.1监测布点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采用定点监测法,共设能反映封丘县起重园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6个(见图2-4),每个点位进行昼间、夜间的噪声监测。2.4.4.2监测结果评价
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14。表2-14 评价区域噪声影响情况统计表 单位:dB(A)
监测点位 | 昼间 | 达标情况 | 标准值 | 夜间 | 达标情况 | 标准值 |
1# | 41.0-44.0 | 达标 | 60 | 40.0-42.0 | 达标 | 50 |
2# | 41.5-43.0 | 达标 | 40.2-41.8 | 达标 | ||
3# | 42.0-46.0 | 达标 | 41.7-43.6 | 达标 | ||
4# | 41.8-43.6 | 达标 | 40.5-41.9 | 达标 | ||
5# | 42.8-46.1 | 达标 | 41.0-45.0 | 达标 | ||
6# | 43.0-46.9 | 达标 | 41.1-43.8 | 达标 |
(2)道路交通噪声
根据调查,起重园区道路现状主要以封(封丘)-尹(尹岗乡)公路为主,园区内目前尚无成型的路网,现状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15。
表2-15 道路交通环境昼间监测统计表 单位:dB(A)
道路名称 |
车流量 (小时/辆) |
0m | 20m | 50m | 100m |
封尹路 | 121 | 65.0 | 63.9 | 61.1 | 53.7 |
李家寨 (规划中的经六路) |
10 | 63.9 | 60.9 | 55.8 | 54.8 |
杜新庄西界 (规划中的经十一路) |
12 | 62.1 | 60.5 | 59.2 | 56.6 |
2.4.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监测点布设为了解专业园区的现状土壤环境质量并为以后研究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提供基础数据,新乡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6月份对专业园区的土壤进行了补充监测。采样点位置见表2-16。
表2-16 土壤采样点及其功能一览表
序 号 | 采样点位置 | 功 能 | 备 注 |
1# | 魏寨 | 监测点 | 规划起重机械制造区 |
2# | 段寨 | 监测点 | 规划尹岗居住片区 |
选取pH、Pb、Cu、Cd、Cr共5项监测因子。
(3) 监测方法和频率
按照国家有关的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每点取有代表性耕层(1-20cm)土样一个,报一组有效数据。
(4)评价标准
本次土壤质量现状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评价标准见表2-17:
表2-17 土壤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 位:mg/kg(pH除外)
序 号 | 评价因子 | 标准限值 |
1 | pH | 6.5~7.5 |
2 | Pb | ≤300 |
3 | Cu | ≤100 |
4 | Cd | ≤0.3 |
5 | Cr | ≤200 |
监测数据统计见表2-18:
表2-18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
pH | Pb(mg/kg) | Cu(mg/kg) | Cd(mg/kg) | Cr(mg/kg) | |
1# | 7.12 | 35.3 | 20.6 | 0.09 | 45.1 |
2# | 7.06 | 32.6 | 19.5 | 0.05 | 42.3 |
标准 | 6.5~7.5 | ≤300 | ≤100 | ≤0.3 | ≤200 |
2.5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封丘县地处黄河流域,解决水环境污染现状是封丘县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是封丘县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章 起重园区开发现状及回顾性评价
3.1封丘县起重园区开发过程简介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精神,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促进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封丘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封丘县东部工业企业生产特点,提出了在现有起重机械制造基础上建设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的设想。3.1.1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
地理位置: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城东23km处,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所在区域行政隶属黄陵镇和尹岗乡两政府。园区东边界距黄河最近处为2.1km,区内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规划范围:起重园区沿封尹公路分布,东西长约4.8km,南北宽约2km,总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西起经一路,东至经十四路,北到纬一路,南至纬十一路。
3.2园区开发现状调查
3.2.1现状用地分析
本次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规划面积10km2,据评价现场调查,截止2010年底,园区内已建设用地分为以下两种。1、城市建设用地
园区现状建设用地105.4公顷,其中:居住用地6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5.5%;公共设施用地1.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工业用地25.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4.1%;仓储用地0.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5%;道路广场用地8.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3%。
2、非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及其它用地)
现状非城市建设用地894.6公顷,主要由水域、耕地和村镇建设用地构成。其中:水域3.1公顷,耕地841.1公顷,村镇建设用地50.4公顷。
目前,起重园区用地较为混杂,缺乏统一的布局和管理,多数企业与村庄沿街分布,部分企业建在居民区中,企业生产对周围村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恶化了居住环境。
3.2.2园区内现有工业企业概况
目前,规划区内已建成企业34家,总占地面积25.4hm2,初步形成了以起重机械、起重配件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集聚地。工业企业分布情况:现状主要工业企业分布图见3.1。
产业结构现状: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现已入住企业34家,其中12家位于黄陵镇境内,22家位于尹岗乡境内。34家企业中除一家为白酒勾兑,一家为工业制氧,一家为泡沫制品外,剩余31家全部为起重机械或起重配件的制造。园区目前已形成相对集中的起重机械制造、加工等相关产业。
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园区内现有的34家企业除3家生产其它制品外,剩余的全部为起重机械加工行业,该行业生产过程基本不用水,各企业消耗的新鲜水主要用于生活,且用水量不大,即便产生少量生活污水,也可以通过厂区洒水保湿、绿化等措施消纳,完全可以做到不外排。根据统计结果,园区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COD1.1t/a,氨氮0.1t/a。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据统计,园区工业企业锅炉现状废气排放量约为SO20.9t/a,烟粉尘1.26t/a。园区主要企业生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3-1。
固体废物产排情况:据现场调查,专业园区现状工业生产一般固废产生量约为68.4t/a,主要是锅炉灰渣和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产生的边角料等,处置方式为综合利用或收集后出售。危废主要为喷漆工段产生的废涂料包装物等,危废产生量约占总固体废弃物的0.5%,处置方式为交由有资质部门统一处理。目前园区内固废处置率100%。具体内容详见表3-2。
环评执行情况:据调查,园区内现有工业企业环评执行率为100%。
“三同时”情况:起重专业园区目前的工业企业“三同时”验收率为2.9%。
现有企业与专业园区产业定位及规划符合性分析:经调查发现,现已入驻的企业中,有三家企业与规划的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不相符,详见表3-3。
表3-1 起重专业园区现有工业企业情况
行政隶属 | 序列 | 企业名称 | 行业 | 产品及规模 |
投资规模 (万元) |
燃料及消耗(t/a) | 用水量 | 污染物排放(t/a) | 环评及“三同时”执行情况 | |||
SO2 | 烟尘 | COD | NH3-N | |||||||||
封丘县黄陵镇 | 1 | 河南省东升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1万吨起重设备 | 16000 | 3(煤) | 自备井3.6t/d | 0.13 | 0.11 | 0.1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2 | 通用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8000吨起重设备 | 8760 | 3(煤) | 自备井3t/d | 0.12 | 0.10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3 | 重矿起重机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设备 | 3934 | / | 自备井2.4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4 | 明恒金银花酒业有限公司 | 饮料 | 年勾兑白酒饮料100吨 | 2880 | / | 自备井1.3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5 | 新乡市矿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设备 | 2350 | / | 自备井2.4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6 | 宏升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设备 | 2656 | / | 自备井2.4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7 | 河南省中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设备 | 2250 | / | 自备井2.4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8 | 港口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9000吨起重设备 | 9756 | 3(煤) | 自备井3.5t/d | 0.13 | 0.11 | 0.1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9 | 文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设备 | 2000 | / | 自备井2.3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0 | 黄河工业制氧有限公司 |
气体 制造 |
工业用氧 | 1650 | / | 自备井0.9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1 | 新乡市大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1万吨起重设备 | 3000 | 3(煤) | 自备井3.9t/d | 0.13 | 0.11 | 0.1 | 0.01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2 | 河南省长丰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8000吨起重设备 | 1000 | 3(煤) | 自备井3.5t/d | 0.13 | 0.11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封丘县尹岗乡 |
1 | 河南省矿山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机、电动葫芦 | 3680 | / | 自备井2.4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2 | 河南省联创起重电器有限公司 | 机械 | 1000吨起重配件\制动器 | 500 | / | 自备井1.5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3 | 新乡市金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500吨制动器 | 108 | / | 自备井0.5t/d | / | / | / | / | 已验收 | |
4 | 新乡市现代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 机械 | 1000吨电动葫芦 | 300 | / | 自备井1.2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5 | 新乡市金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2000吨起重机械及配件 | 480 | / | 自备井1.6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6 | 河南省福鑫泡沫有限公司 | 塑料 | 泡沫制品 | 300 | 12(煤) | 自备井20t/d | 0.13 | 0.4 | 0.7 | 0.09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7 | 河南省黄河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5000吨起重机 | 1880 | 1.5(煤) | 自备井1.8t/d | 0.02 | 0.06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8 | 河南省升华矿山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机 | 1000 | 1.5(煤) | 自备井2.1t/d | 0.02 | 0.06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9 | 河南省安博起重机有限公司 | 机械 | 1500吨起重配件 | 516 | / | 自备井1.5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0 | 河南省时代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2000起重配件、悬臂吊 | 850 | 2.5(煤) | 自备井1.5t/d | 0.03 | 0.1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1 | 新乡市瑞星超重设备制造厂 | 机械 | 3000吨起重机及配件 | 1060 | / | 自备井2.2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2 | 河南省中原重型起重有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机及配件 | 1000 | / | 自备井3t/d | / | / | 0.1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3 | 新乡市黄河起重合金器材厂 | 机械 | 2000铝合金制品、液压制动器 | 880 | / | 自备井1.4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4 | 河南省远东起重升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2000吨重型作业车、液压平台 | 1000 | 2.5(煤) | 自备井2t/d | 0.03 | 0.1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5 | 河南省中科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机 | 1000 | / | 自备井1.8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6 | 新乡市矿山起重合金制修厂 | 机械 | 2000吨起重配件、铝合金制品 | 1000 | / | 自备井1.6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7 | 新乡市伟业矿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2000吨起重机 | 1000 | / | 自备井1.6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8 | 河南省天润矿山重型起重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机 | 1000 | / | 自备井2.1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19 | 河南省豫矿矿山起重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配件 | 100 | / | 自备井2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20 | 河南省玮华矿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3000吨起重配件、起重机 | 1000 | / | 自备井2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21 | 河南省通用矿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2000吨起重机及配件 | 1000 | / | 自备井1.3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
22 | 河南省顺兴中原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2000吨起重配件 | 500 | / | 自备井1.8t/d | / | / | / | / | 环评已批未验收 |
表3-2 专业园区主要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表3-3 产业区内与规划不相符的企业一览表
起重园区内人口、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现状见表3-4。
据估算,农民生活面源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5。
表3-4 起重园区内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现状
表3-5 起重园区农民生活面源污染情况
集聚区内尚未建设完整的道路交通体系,园区内道路目前均为乡等级公路,且道路的建设缺乏合理性。
(2)给排水工程现状
规划区内目前没有统一的供水系统,各用户采用分散打井、自备水源的供水形式,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水质难以保证。
规划区地势平坦,目前区内无统一的污、雨水排水系统,生产生活废水以及雨水就近排入路边沟或直接排入临近河渠,水污染现象普遍存在。
(3)供热现状
园区内现无统一供热规划,区内居民现自行分散采暖,少部分企业采用自备锅炉房供热,地区集中供热尚属空白,没有完善的供热设施和供热网络,热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4)燃气现状
规划区目前无燃气管网,区内居民所用燃料绝大多数为煤炭,少部分采用罐装液化石油气,这种状况不但造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由于零散用户居多,潜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5)电力现状
规划区内无变输电站,园区用电现依托黄陵镇变电所供给。
(6)电信现状
规划区内现无邮政、电信支局,有线电视线路网络通过黄陵镇区接入,但容量有待进一步扩充。
(7)环境卫生及绿地设施现状
环境卫生设施现状:环卫设施标准低,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且布局不合理;环卫专业人员不足,日常清扫得不到保证;环卫工作观念陈旧,缺乏经济意识,垃圾粪便综合利用率差;垃圾车运输时密封不好,使少量垃圾沿途飞扬、洒落,污染环境影响市容。
目前园区内绿地大部分为农田,基本无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
1、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已入驻企业几十家,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区内各类工业企业随意分布,不能成片发展,且规模大小不一,未能按园区规模发展。园区内现有企业除起重机械及其配件制造外,还涉及有白酒勾兑、泡沫塑料等其他行业的生产,与起重专业园区定位不符。
2、虽然园区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以传统项目、小项目为主,区内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3、专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缺乏,供水、排水、燃气等尚属空白,区内少量工业企业采用自备锅炉供热,区内村民取暖仍以燃煤为主,这是造成园区大气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现状给水均为自备水井,排水系统简陋,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急需建设完善。
4、起重园区环境管理不足,环评“三同时”验收率只有2.9%。
5、部分工业企业与村庄、学校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
6、根据现场调查,园区内大部分企业没有集中的喷漆房,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在厂区内建造简易喷漆房或直接进行露天喷漆,有机气体无组织排放对园区环境空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长远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坚持“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效益并重、统一的原则,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使规划能适应发展建设和现代新型工业发展的需要。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促进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和高效畅通,生态良性循环。营造最优的生态环境、创造最佳的区域景观,形成人与自然最完美的统一与和谐。
4.坚持区内生产布局与生活服务区域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立完善基础设施,为专业园区提供良好的服务。
5.注意开发时序,既要从长远着眼,形成完整的综合区,又要考虑招商引资的需要,为园区的开发提供充足合理的建设用地。
6.将专业园区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工作高效、生活舒适、适应能力超前,具有21世纪现代风范的工业园区,以提高封丘县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创新的示范区等。
(二)确定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内产业向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集约化布局,保障园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竞争力。
(三)提出保障未来发展的公共设施、交通、市政设施等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生活、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四)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园区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五)确定园区的发展时序和近期建设,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各阶段发展目标如下:
1、近期发展目标(2010-2012年):利用现有物流发展基础,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使其成为县域专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中期发展目标(2013-2015年):依托交通区位、环境优势,积累资金、聚集人气;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3、远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利用起步区与发展区的发展基础,依托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壮大主导产业,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度,形成现代专业园区。
2020年,预测规划区内就业人口约为5.9万人,居住人口4.8万人,至规划期末园区人口总规模为10.7万人。
二、经济总量
到2020年,预计产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
三、用地规模
规划至2020年,起重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000公顷,其中起步区213公顷,发展区550公顷,控制区237公顷。
四、主导产业
到2020年,形成以起重设备及配件为主,以仓储物流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区内产业向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
“三轴”:将起重大道这条东西向主干路和规划的两条南北向主干路作为三条轴线,实现镇区和工业园区之间紧密联通的交通发展轴和南北向功能联系轴。
“两区”:将规划范围内形成中部的工业区和东部的尹岗片区。
一、居住用地
规划确定园区用地形态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居住用地布局尽可能集中紧凑,使居住与就业岗位分布协调。规划期末,居住用地面积161.1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6.1%。
居住用地主要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平均容积率控制在1.1-1.5之间。
结合居住用地布局,规划设置中学2所,小学3所。中学用地控制在2--3公顷,小学用地控制在1.0-2.0公顷。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必须保证中小学校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执行《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规划面积定额》、《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等标准,不得减少学校的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3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3.5%。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结合现状商业和沿主要路两侧布置。
三、工业用地
(1)规划原则
①强化集约工业区的建设。
②充分考虑大型项目建设用地的可能性,为应对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
③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做到既发展工业又保护环境。限制污染工业项目建设。
(2)工业用地布局
规划期末,工业用地面积607.9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的60.8%。规划工业用地以无污染的一类、二类工业为主。
四、仓储用地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9%。
五、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1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1.5%。
六、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6%。
七、绿地系统
规划绿地面积6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6.5%。
园区各类用地详细指标见表4-1。土地利用规划详见图4.1。
表4-1 具体各类用地的详细指标见下表
(一)在区域总体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产出潜力大。
产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某种产业在较高层次区域该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地区某项指标占较高层次区域该项指标比重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当>1时,j地区的i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越大,则表明j地取得比较优势越显著。当=1时,说明j地区的i产业处于均势,或表明该产业的优势还不明显;当<1时,则表明j地区的i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或者尚未形成比较优势,或者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周边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专业园区发展基础进行定位: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将成为以起重设备及配件为主,以仓储物流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区。
优先发展的产业类型为:先进的起重机械科技研发、现代物流业。
择机发展的产业类型为:起重装备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其它生活性服务业等。
在总体布局结构下,充分考虑各产业的发展需求,将规划区划分为西部工业区、东部尹岗工业组团和尹岗居住片区。其中西部工业区主要由大型起重机械生产、起重机械配件加工、仓储物流和产业服务等行业构成;东部尹岗工业组团主要从事起重机械零部件的生产;尹岗居住片区位于东西两工业区之间,其间由园区道路和绿化带阻隔。产业布局规划详见图4.2。
二、发展时序
本次规划强调分期建设、滚动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建设发展时序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具体发展如下:
1、近期
规划期限:2010-2012年
发展目标:利用现有工业企业发展基础,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打造起重机械园区,使其成为专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建设重点: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驻地的改造,封尹路向北侧300米左右,向南220米左右,总面积311.8公顷。近期发展规划详见图4.3。
2、中期
规划期限:2013-2015年
发展目标:依托交通、区位、环境优势,做好专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建设重点:重点建设纬二路、纬三路、工业路和、经五路、经六路等之间的区域,总面积391.2公顷;同时完成封尹公路的北迁工作。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和起重机械园区建设及相应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远期
规划期限:2015-2020年
发展目标:利用近期与中期的发展基础,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增强园区投资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度,形成全县的示范工业园区。
建设重点:完成剩余区域的建设,尤其是起重机械园区和物流园区的建设,总面积297公顷。建设时序详见图4.4。
1、专业园区的对外交通要重点解决与周边大中城市包括开封、长垣、封丘的联系问题,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的交通网络形成快捷联系是专业园区大批量物流出入的重要保证。
2、加强封尹公路对外交通分流,随着园区的建设,封尹公路将作为城镇干道,更多地承担内部交通组织的功能,其本身的对外交通功能需要进行逐步分流,以避免对外交通对园区内部交通的干扰。
规划近期保留封尹公路其对外交通功能,以保证起步区发展的需要;远期将封尹公路北移。
3、在现状封尹公路入口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占地面积1公顷。
二、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网规划
专业园区与周围城市的通畅联系是推动“区”“城”协调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园区发展的规划目标,实现园区各要素在区域的循环顺畅,规划利用黄陵镇和尹岗乡总体规划形成的干道系统作为工业园区与周围联系的通道。
在规划园区内现有的主干道有封尹路、工业路、经一路、经六路等,原黄陵镇总体规划中规划的道路有南北向的经一路、工业路、经六路等,东西向的封尹路、起重大道、纬三路和纬五路等。本次规划在城镇总体道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园区的道路进行加密和调整,使各级道路构成完整的道路体系。
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组成。规划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50米,其中封尹路、起重大道和工业路是园区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兼作园区主干路;规划横向次干道两条,红线宽度均为20米;支路红线宽度12米。园区主要采用方格网系统。
规划主、次干道间距为500-800米,支路间距为200-300米。规划道路总长35.04公里,路网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园区详细道路规划情况详见表4-2。道路交通规划见图4.5。
表4-2 道路规划一览表
2、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城市广场是市民活动、人流集散和交通组织的重要场所,分公共游憩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结合镇区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规划,镇区主要公共游憩广场为行政中心市政广场和科技城广场;主要交通集散广场为长途汽车站站前广场。
至规划期末,园区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15平方万米,占建设用地的11.5%,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0.7平方米。
3、交通公共设施
停车设施:共设大型社会停车场2处,主要布置在商业区、出入口及汽车客运站等处。非机动车的停车宜分散布置(如加宽人行道),方便其使用。
加油站:公共加油站按服务半径0.9~1.2公里设置,选址应符合国家标准防火规范的要求,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规划结合过境交通流线,共规划、改造6处加油站,每处占地面积不小于0.2公顷。
规划区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及未预见用水等。
至规划期末园区总人口虽达到10.7万人,但其中约有5.9万人为就业人口,居住人口只有4.8万人,根据现行规范并参照现状制定生活用水量标准,平均后园区日生活用水量取80升/人·日。预测园区生活用水量为8560m3/日。
根据《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参考同类型可比性强的园区并结合本园区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每平方公里为0.5万吨/日。本区工业用地约为6.1平方公里,工业用水量为6.1×0.5=3万m3/日。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6%计算,即0.23万m3/日。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三项之和的5%计算,即0.2万m3/日。
因此,规划区总用水量为4.29万m3/日
2、水厂、水源规划
按照《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0)》,起重专业园区供水将依托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供给,其中黄陵镇水厂现有供水规模为4万m3/日,尹岗乡水厂现有供水规模为1.5万m3/日,水源均采用地下水。
3、给水管网规划
为了满足规划区近、远期发展对水量的需要以及供水的安全,供水管网布置成环状,在规划区主次干道上敷设DN400-DN700的供水管道,其余道路下敷设管径为DN250-DN300的配水管。给水工程规划详见图4.6。
4、节水措施
园区地处黄河流域,有必要大力保护和科学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确保需求。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新建建筑内必须安装节水型用水器具和设备,并逐步更换现有建筑内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和设备。
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新建大型公共设施建筑和小区,建筑排水采用污、废分流体制,废水处理达标中水回用,用以景观、绿化、冲厕、洗车等,同时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工业耗水量。
综合考虑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就近排入陶北排和九支排,污水经管网收集至园区拟建污水厂处理,经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方可回用或排放。
2.污水工程规划
①园区污水量预测:
根据有关规范规定,园区污水量按供水量预测值的平均日数值乘以分类污水排放系数(取值0.8)确定。
则:预测远期2020年污水量为:0.8×4.29=3.4万t/d;
② 污水厂规划
规划的污水处理厂位于专业园区西南200m处,设计总处理规模为5万m3/d,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污水厂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规划于2013年初投入运营,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m3/d,二期2.5万m3/d(包括深度处理)规划于2015年底投入运营。
处理后的污水应充分考虑污水回用以节约水资源,回用水必须达到相应回用水标准后方可使用。
③污水管网规划
完善污水管网,管道尽量沿规划城镇道路平行敷设,污水管道在城区道路下的埋设位置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规定。规划收水范围包括起重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黄陵镇区污水量详见4.2.9.4章节,尹岗乡政府所在地污水量详见4.2.8.4章节),至规划期末污水收集处理率将达到100%。
④污水排放标准
凡由城镇污水系统接纳的污水,必须按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中的规定执行,对超标的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必须经过企业自行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接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必须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当地地表水控断面要求后方可排放。
3、雨水工程规划:
园区雨水就近排入陶北排和九支渠等。
①、暴雨强度公式:
q=1102×(1+0.623LgP)÷(t+3.2)0.6(新乡市暴雨强度公式)
式中: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重现期,取1年;
t:降雨历时(分)
其中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此处取10分钟;t2为雨水累计在设计管(渠)段以上管(渠)内的流行时间;m为大于1折减系数,一般取1.7,主要是修正雨水按满流计算的逐渐过程和在管(渠)内流行的不连续过程。
Q=Ψ×q×F
式中:Q: 某一管(渠)段设计流量;升/秒
Ψ:径流系数,取0.5
F:该管(渠)段的上游总汇水面积
②、雨水管渠系统规划
规划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高北低,坡降在1/2000~1/4000。由于地形平坦,坡降小,雨水排放宜划分为多个排水区域,充分利用河渠、坑塘做为接纳点,实现就近排放。设计雨水管径为DN600~DN1000。排水工程规划详见图4.7。
根据国家城市燃气能源政策,“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推广液化石油气”的规定,结合封丘县城燃气工程规划,黄陵镇拟从封丘县城铺设供气管道,园区可从黄陵镇通入管道供气。
2、耗气量
①居民生活用气量:
参照有关城市并结合封丘县和黄陵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园区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为2000MJ/人年,则居民生活用气量为:
Q1远=10.7万人x2000MJ/人年/365x47=12475标准立方米/天
②公共建筑用气量:
按居民生活用气量的15%计算,则:
Q2远=12475x15%=1871标准立方米/天
③工业用气量:
工业用气量与居民生活用气量的比例按4:6计算,则:
Q3远=12475x4/6=8317标准立方米/天
④公共建筑用气量:
按总用气量的5%计算,则:
Q4远=(12475+1871+8317)x5% =1133标准立方米/天
故总用气量为:Q远=23796标准立方米/天
3、输配门站及储配站
城市门站是城市输配系统的门户,储配站对门站输出的天然气进行接收、储存和计量,并为城市管网配气,考虑到黄陵镇的供气量不大,因此将储配站和城市门站合二为一。输配门站规划设在园区北部,占地面积0.3公顷。门站周围规划设置20米防护绿地。
4、燃气系统输配规划
①输配系统的组成及供气方式
天然气输配系统由中压天然气管网、低压天然气管网、储配站、区域调压站、专用调压站及输配系统设施等组成。
用户煤气采用区域调压站和专用调压站低压供气,部分居住组团采用楼栋调压供气,远期增设楼栋调压供气。
②压力级别
中压管网进入区域调压站最低压力0.4MP,区域调压站出口即低压管网起点压力为0.005MP。
为确保供气安全可靠气压稳定,燃气管网的布置采用环状为主,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方式。燃气干管宜靠近用气大户,主干管应连成环状。
燃气管道尽量避免布置在快车道和繁华主干道下,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下,燃气工程规划详见图4.8。
(1)负荷预测
生活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取500Kwh/年,预测生活用电负荷为1.44万Kw。
其他用电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根据用电水平法进行校对,负荷密度取:
公共设施用电:0.8万Kw/Km2
工业用电:1.05万Kw/Km2
仓储用电:0.3万Kw/Km2
道路广场用电:0.05万Kw/Km2
经推算得出专业园区规划期末用电量约为9.1万KW;其中工业用电负荷为:3.91万KW。
(2)变电站规划
根据对园区的用电预测结果,现状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在园区南部新建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2x25MVA,占地面积0.4公顷。
(3)供电线路规划
园区35KV电力线路沿区内道路供给,规划供电线路设南北向道路的北侧或东西向道路的西侧,配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高压线路下边不允许建构筑物,且留一定宽度高压走廊、确定35KV线路走廊宽度18米。
1、邮政发展规划
根据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布局和邮政发展要求,园区规划期内邮政发展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邮政设施需求愈来愈高。现有的邮政设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布置邮政局所、更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行业服务水平,扩大邮政服务业务。
规划期内,新设邮政所1处,位于封尹路与工业路附近,占地1062平方米。另外,在园区主干道上每隔500米设信箱一个,住宅单元入口处设报箱。
邮政行业应加快分捡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运输车辆,积极拓宽业务,扩大经营规模。
2、电信发展规划
规划期内新建1处电信分局,占地0.3公顷。远期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万门,市话普及率达45部/百人。
园区内通信线路全部采用管道敷设于东西道路南侧,南北道路西侧,实现光缆到小区,光缆到大楼,提供高速宽带网服务,合理布局电信接入网点。主要街道每隔100米设一IC卡电话亭,方便居民生活,开通可视图文电话。
3、移动通信发展规划
到规划期末,园区需建移动通信基站。随着移动通信竞争的深入,未来的移动通信将形成中国电信、网通、联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格局,移动通信事业将出现高速发展局面。规划应充分考虑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建设和基站建设,所有移动通信线路应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电力、电信规划详见图4.9。
(1)环卫设施标准低,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且布局不合理。
(2)环卫专业人员不足,日常清扫得不到保证。
(3)环卫工作观念陈旧,缺乏经济意识,垃圾粪便综合利用率差。
(4)垃圾车运输时密封不好,使少量垃圾沿途飞扬、洒落,污染环境影响市容。
(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依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编号GJJ27—89)中的各项设施的要求,到2015年逐步实现垃圾收集容器化,清扫清运机械化,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市容环卫管理科学化的目标,按照突出重点、以建带改、量力而行、讲究实效的原则,根据城市今后发展规模、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逐步实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环境卫生体系。
(1)垃圾中转站
规划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1座,总占地面积1.1公顷。
(2)公共厕所
按照常住人口每2500—3000人设置一座,在主要繁华街道每300—500米设置一座,一般街道每750—1000米设置一座。共规划公厕32座,每座公厕占地面积30—50平方米。
(3)果皮箱
设置标准:A、商业大街间隔25—50米
B、交通干道间隔50—80米
C、一般道路间隔80—100米
(4)环卫车辆
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园区人口2辆/万人配备垃圾车的规定,共需22部环卫专用车。
(5)环卫工人休息点
每万人设置一个,每处占地面积20—30平方米,结合公厕,垃圾中转站设置共25个,总占地面积750平方米。
(6)环卫人员
按园区人口的3‰配备,到2020年共需环卫专业人员321人。
(7)垃圾收集器
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化,以袋装颜色区别分类收集,在居住区中心须设置垃圾箱,其位置、功能及造型应满足收集方便、运输无阻、位置合适、美观大方、卫生的原则。
1、按照“园区与自然共存”的原则,注重区内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大环境绿化,增加绿色空间。
2、依托园区自然环境条件,将生态绿化引入生活区,形成绿化、休闲网络,并形成“区内现绿地”的总体风貌特征。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园区绿色空间体系。
二、结构与布局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和景观风貌的规划布局,绿地系统形成“三轴加多点”的结构。
“三轴”:规划利用起重大道为东西向建筑景观绿化轴,利用对两条渠的改造,形成南北向的绿化景观轴,三轴在园区内形成双十字形的结构形态。
“多点”:依托园区中心设置园区和片区两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包括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
三、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根据其本身的自然资源潜力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以及其他城市的相应指标,确定主要绿地规划指标为:
园区绿地规划期末人均为6.1平方米,规划期末园区绿地率大于35%;绿化覆盖率大于45%。绿地系统规划详见图4.10。
1、消防站的选址
规划的消防站选择在责任区的适中位置,消防站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消防站边界距小学、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在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的地区,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上风或侧风方向,与危险品或易燃易爆品的生产储存设施或单位保持200米以上的间距。
根据规划要求,设小型消防站一处,面积3000平方米,位于园区中部。
2、对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要求
园区路网的道路宽度、正常流向和流量,应不影响紧急状态的消防通行。消防车最低时速不应低于35km/h-45km/h。街区内的消防通道中心线间距不得超过160米,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12米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15米。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要根据园区功能分区、建筑布局、车流和人流的数量等因素确定,力求达到短捷畅通;道路的走向、坡度、宽度、交叉、拐弯等,要根据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合理设计。具体要求是:建筑物的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其路边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5米,道路上空如有障碍物时,障碍物的静高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辆的压力。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米,如穿过门垛时,净宽不应小于3.5米。
3、消防用水规划
消防灭火用水总量可用下式计算:
W=3.6NQT(吨)
式中:W── 一次灭火用水总量(吨)
N──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
Q── 一次灭火用水量(L/S)
T──火灾延续时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和起重园区人口规模及性质,确定N 取2次,Q取50(L/S),T取2小时,则计算W为720吨。城市给水专业规划中生活用水量标准中已包含消防用水。
4、室外消防给水网规划
a、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b、环状管网的输入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干管仍能供水。
c、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5、室外消火栓规划
a、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并靠近十字路口,道路宽度超过60米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
b、消火栓距道边不应超过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米。
c、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120米。
封丘县属第四系地层,黄河冲积陆地,覆盖层较厚。西有原阳县齐街至本县山庄压性断层,经应举、王村乡境内,是一条北东向较大的断层。南有荆隆宫至清河集压扭性断层,经司庄、曹岗,是一条东西向断层。东南开封县到本县李庄乡有一条体系不明的构造断层,是一条北东向断层,和荆隆宫至清河集断层交叉于李庄乡。东北有潘店乡至长垣县恼里集压性断层,经油坊、留光乡境内,又是一条北东向断层。根据封丘县地质构造特点和《河南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封丘县地震基本烈度按七度设防。
2、抗震防灾规划的基本目标:
基于封丘县的潜在地震危险,规划区贯彻“预防为主,平震结合的方针”。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当遭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影响时,生命线工程能维持基本功能,重要工矿企业的生产基本不受影响,或能迅速恢复生产,不发生较大次生灾害,人民生活正常。当遭遇基本烈度九级地震影响时,不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城市机能不瘫痪,人民能维持低标准生活和生产条件,能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创造条件。
3、抗震防灾的主要措施:
a、建立健全抗震防灾机构,确保抗震防灾工作的有效实施,以达到统一指挥,及时疏散,转移物资,确保安全的目的。抗震防灾指挥部设在镇政府大楼。
急救医院设置两处,分别设在镇卫生院和规划的医院。同时,结合建筑组群设置诊所,负责地震灾害时救护工作。
b、防震疏散通道与场地
疏散通道应便捷安全,园区主干道及对外交通应达到遇震害不影响机动车通行,以完成人员救护、物资运转等工作,结合园区建设,在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均匀布置公共绿地、停车场等,以备紧急状态时居民能及时疏散到安全空间。
疏散道路:园区各主次干道。
避难场所:主要包括体育场、公园、广场、学校操场、机关厂矿的空地等。
c、加强工程抗震管理
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与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要做到“五同时”。对现有建筑物要按设防标准进行抗震加固,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要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新建工程要避开断层带。
d、做好抗震防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抗震科学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人民的抗震意识,使居民具备对未来震灾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做好地震预测和预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震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园区内堤弯北支、天然渠和天然九支渠为黄陵镇境内过境排涝渠道,园区还有陶北排等21条排涝支渠,这些排涝渠道由于年久失修,渠底淀淤,渠身堵塞,一遇大雨,水流不畅,往往水漫成灾。
老园区地势低洼,雨水排放系统不健全,泵站提排设备不配套,加之沿渠单位、居民侵占河道,造成各支排河道淤塞,排水标准下降。
2、防洪工程规划
为了确保汛期安全,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根据《城市防洪设计规范》,坚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防洪方针,规划对境内的黄河堤防(包括临河堤和防洪堤)进行加固整修,清除行洪障碍,加强河道维护管理,确保河道畅通无阻;把大堤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的水平。
天然渠采取清淤河道,加高加固堤防工程具体标准是两岸堤顶加高到0.8-1.2米,堤顶加宽到5米;内外坡为1:2.5。通过规划建设把天然渠防洪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天然渠九支和陶北排等排渠按5年一遇标准进行河道开挖疏浚,10年一遇标准设置堤防。
加强园区河道防洪排涝治理,建设完善的园区污雨水排放系统,并与河渠结合,形成通畅的排水体系。综合防灾规划详见图4.11。
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达到环境、社会、经济三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规划目标
重点加强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期末各项环境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其中:
一级标准区:公共绿地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区:包括园区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划
IV类水体控制区:专业园区地表水水质应达到IV类。
3、声环境功能区划
按照环境噪声区划的要求,规划区共分为四类噪声功能区。
一类控制区域:主要以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行政办公为主,控制指标为昼间55dB(A),夜间45dB(A);
二类控制区域:包括商业金融、集市贸易、商住工混杂的区域,控制指标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三类控制区域:主要为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等区域,控制指标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四类控制区域:包括交通道路两侧,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控制指标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
1、规划控制目标
近期(2012年)专业园区废气达标率应控制在100%。远期(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TSP)等各类大气因子年平均浓度均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保护措施
① 积极推广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根据可操作性原则,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推广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园区燃气。
② 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洁净生产工艺。
本次规划不设集中供热,入驻企业已建锅炉应强化脱硫除尘、节煤等新技术,烟尘治理率达到100%。拟入驻企业不得新建燃煤炉窑,已建燃煤炉窑企业应逐步淘汰燃料方式,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
③ 加强绿化建设,减少总悬浮微粒(TSP)污染。
从生态效应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楔形绿地、环城林带,改进规划区街道设计、建筑布局等方法对空气流动做适当调控,不断促使专业园区内部和郊区新鲜空气的自然交换。
二、水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控制目标
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园区的污水处理率2020年达到100%。地面水环境质量近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远期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要求。
至规划期末,园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2、保护措施
①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
发展污水处理资源化事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产污量,降低末端治理负担。按行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推行一水多用方式,此外改革用水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等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② 根据总体规划,完善污水收集和治理系统,提高生活污水治理率。
③ 从保护水源和节约用水入手,综合整治水源和水质。
三、噪声防治规划
1、规划控制目标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为100%,主要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为95%,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
2、保护措施
① 加强管理,控制新的噪声源产生,开发降噪新技术。
② 在主要交通干线及噪声源周围种植防噪林木,减轻噪声污染。
③ 根据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
1、规划控制目标
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力争使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生活垃圾收集后依托封丘县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对工业废物的管理,对具有危险性的喷涂废弃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堆放、储存,不得随意扔弃,应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2、保护措施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生态系统中没有绝对的废弃物,上一级工艺流程中的废弃物可能就是下一个流程中的原材料之一。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必须对垃圾进行适当处理,使之变废为宝,成为可以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
①建立固废综合利用系统。加强工业废渣、粉煤灰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采取源头管理的方法增加回收利用。
②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包装、分类存放、统一回收。
根据专业园区发展要求,规划工业用地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为主,主要发展起重机械制造、起重配件生产、仓储物流业等,对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专业园区总体规划要求的行业禁止进入。
规划》中明确提出了2010
年的建设目标为:基本建
成城北专业园区、县东
起重专业园区两大符合新
型工业化要求、各具特色、
极具增长潜力的全县产业
示范区。其中县东起重产
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和尹岗
乡之间,沿封尹公路分布,
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县域重点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酿酒等特色产业。
发展目标: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58.4亿元,年均增长6.5%;2020年达到122亿元,年均增长7.5%。
一、封丘县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1、实现区域经济振兴战略(规划文本第九条)
依托封丘县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和强化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商贸为主体”的主导产业,以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优势,推进县域经济的全面振兴。
2、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第十条)
按照我国城市化及《新乡市城市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强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把推进城市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和主要的发展机遇。努力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体系网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集聚力、辐射力和在大的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经济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第十一条)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化县域整体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合理安排发展时序,努力把封丘建设成为既体现文明又具有良好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城市。
4、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第十二条)
突出重点,突出优势,把发展重点放在与区域经济布局相一致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打破平衡状态,争取在一些点上率先发展起来,寻求最好的发展机会,以点带面的发展途径来带动整体发展。在经济发展上,突出重点区域发展,形成具有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城镇建设上优先发展县城,重点培育中心镇,合理建设建制镇,整合带动一般镇,促进有序发展。
5、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文本第十三条)
——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力争保持在8%以上,到2010年全县达到58.4亿元,人均达到7500元,到2020年全县达到122亿元,人均达到146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
——社会进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县域总人口到2010年控制在78万人以内,2020年控制在83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保持2个百分点的持续增长速度。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社会养老、失业及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人口素质:人口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在75岁以上,每千人医生数达到4人以上,形成完善的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
6、城市建设目标(规划文本第十四条)
(1)建设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中等城市,通过推进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聚集,不断完善城市的扩张,使之形成新乡、开封两城市群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和能够带动全县发展的中心城市。远期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
(2)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既要充分体现大片公共绿地和河渠水面协调映衬的自然景观特色,又要体现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特色。
(3)建设与之相应的道路交通、城市绿地、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总体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布局的不断调整,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城区工业发展,按照现代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工业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区。
7、县域综合经济分区(规划文本第十六条)
依据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现状及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全县分为三个经济区。
(1)北部高效农、副业经济区:包括黄德镇、陈固乡、居厢乡、戚城乡。全区土地面积200.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总人口12.2万人,其中驻镇人口1.39万人,占全县驻镇人口的10.1%。该区农业基础好,生产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交通优势。利用这些条件,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商品集散型城镇方向发展。
(2)中部综合城镇经济区:包括城关镇、黄陵镇、应举镇、赵岗镇、城关乡、獐鹿市乡、娄堤乡、回族乡、留光乡、王村乡、鲁岗乡、冯村乡、潘店乡、油坊乡、尹岗乡。全区土地面积617.19平方公里,总人口44.8万人,其中驻镇人口9.16万人,占全县驻镇人口总数的66.9%。该区城镇基础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全县工业的中心区,是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今后发展的重心区。应向以机械加工、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产业为主的综合型城镇方向发展。
(3)南部沿黄生态农牧业经济区:包括陈桥镇、孙庄乡、荆隆宫乡、曹岗乡、李庄乡、司庄乡。全区土地面积402.71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人,其中驻镇人口3.14万人,占全县驻镇人口总数的24.8%。该区所有乡镇均临黄河滩区,相对农业基础较差,土地后备资源较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发展缓慢。该区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形式构筑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无公害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限制在沿黄故道鸟类湿地保护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开发,向以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方向发展。
二、公用工程规划
1、供水工程规划:
水源选择地下水,规划修建一座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的封丘县第二水厂,占地2.0公顷。近期水厂设计建设规模为5万m3/d,远期为10万m3/d。以黄河水作为水源,加强给水管网建设;到2010年,中心城市供水普及率100%。
2、供气规划
完善天然气门站及管网建设;2010年,核心城区燃气普及率80%以上。
3、供热规划
集中供热起步阶段利用化肥厂余热和石油液化气局部供热,随着城市的发展并结合封丘实际,因地制宜利用秸秆为原料建造热电厂。热电厂选在火王庄附近,供热能力为780t/h。
热网工程封丘县城热网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供热范围为世纪大道以北地区, 二期工程供热范围为世纪大道以南地区。近期间可解决世纪大道以北区域用热。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70%。
4、污水处理工程
完善城市污水管网,逐渐实现雨污分流;规划在城区东南部,振兴路南侧、天然渠西侧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即近期污水量为4.8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1.27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近期为3.5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2万立方米/日,污水经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天然渠。2010年县城污水处理率80%。
5、垃圾处理
封丘县城区2020年日产生活垃圾将达312.5吨,规划垃圾处理场1座,位于城区西南部,占地面积5.08公顷。
三、封丘县环境保护规划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突出重点,推进工业清洁化生产,强化环境管理。
1、大气环境控制目标:规划期末大气环境质量稳定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2010年达到85%,2020年达到95%以上。烟尘控制区达到95%以上,以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无论长期或短期暴露均不致造成危害。
2、水环境控制目标:规划期末境内的天然渠、文岩渠等地面水应按照不同区域使用功能分别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严格控制废水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城区饮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3、噪声控制目标:加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商业噪声的管理,治理重点噪声污染源。至规划期末,城市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小于55db(A),声达标区达到城镇建成区的40%,远期达到55%以上。
4、固体废弃物控制目标: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落实鼓励开发综合利用产品的政策。近期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远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通过以上各个分项目标的实现,进而创造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人居环境,从而保持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分解耕地保护指标,强化耕地保护,从紧控制耕地占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新乡市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到2010年和2020年,封丘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3440公顷。强化基本农田管理,积极推进高产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间,封丘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6507公顷。
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
到201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9016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1560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3788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不低于130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3411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66平方米。
到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9546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1558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4468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不低于830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3961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55平方米。
合理安排全县非农业建设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省级专业园区、重点建制镇及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保障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合理保障一般乡(镇)用地。
三、落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确保占补平衡
优先复垦废弃土地,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行耕地占补平衡。
到2010年,全县建设占用农用地不超过44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不突破351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368公顷。
到2020年,全县建设占用农用地不超过1236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不突破948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995公顷。
土地利用规划“第三节 优化农用地布局”中提出:
将封丘县专业园区(含控制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357.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封丘起重专业园区为新乡市定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尹岗乡交界处,重点发展以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装备制造工业。总建设规模为1000公顷,其中起步区213公顷,发展区550公顷,控制区237公顷。
封丘作为一个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县,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将成为封丘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工业强县进程,重点搞好几个重点产业及相应的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秸秆发电厂建设,服装加工,配合金银花生产基地建设完善深加工项目,起重企业的改扩建项目等。
尹岗乡位于封丘县东部,黄河西岸,地处黄河下游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6′,北纬34°53′。东濒黄河,隔黄河与山东东明相望,南接李庄乡,西连黄陵镇,北跨封丘县界与长垣县恼里乡相邻。乡政府所在地大庄村距离封丘县城区28Km,距封丘县副中心城镇黄陵乡建成区10Km。
2、自然条件
尹岗乡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北半部,地势较平坦,黄河大堤在境内由南向北穿过,大堤以东是黄河河床和河滩地区,海拔高程在69—82.5米,大堤以西为平原地区,海拔高程在62—72.5米。总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坡降0.1%—0.2%。尹岗乡地质粘着,土壤属于菜园性湿潮土,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5℃--14.5℃,一月份平均气温-1℃,七月份平均气温27.2℃,无霜期为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15.1mm。
尹岗乡境内有黄河、红旗总干渠、东滩引水渠以及张庄排渠、尹岗排渠等河渠流过,并有鱼塘坑池等水体。
尹岗乡总面积为44.33平方公里(4432.6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360.78公顷,占总面积的75.8%,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90.36公顷,占总面积的11.1%,交通用地6.54公顷,占总面积的0.2%,水域320.89公顷,占总面积的7.2%,林地207.66亩,占总面积的4.7%,园地14.13公顷,占总面积的0.3%,未利用土地(含废置地、苇地等)32.27公顷,占总面积的0.7%,人均耕地1.76亩/人。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①、人口:尹岗乡辖29个村民委员会,1个自然村。
现状乡域内非农业人口1450人,主要集中在乡政府所在地大庄,随着乡政府所在地向专业园区的迁移,规划将刘岗、段寨、陈岗、张岗和李堂等村庄纳入镇建设范围,2010年规划镇区人口5000人,至2020年城镇人口将达到2.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2.3%。
②、经济总量:2007年,尹岗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265.2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400万元,占总值的66.2%,工业企业以机械制造(起重设备)最为突出,其他工业项目相对欠发达。农业总产值8865.22万元,占总值的33.8%,其中种植业6987.2万元,畜牧业产值1369.5万元,两者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8.8%和15.5%,而林业比重只占5.7%,反映了新城镇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补充的基本结构特征。全乡2007年粮食总产量13957吨,经济作物总产量5334吨,农民人均收入2853元。
第三产业以运输业和商业、餐饮业为主,其中运输业收入115.53万元,反映了尹岗乡第三产业以运输业为主的结构特征。
4、城镇建设
尹岗乡政府所在地大庄村地处乡域中心,工业区位于乡域南部,与黄陵镇工业区相邻,封尹公路直至大庄,距离封丘县城区28公里。作为尹岗乡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了全乡大部分的公建设施,并且拥有建材等乡镇企业。
根据新乡市委书记吴天君2007年底在封丘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加快专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其中包括黄尹之间的起重专业园区),并于2008年4月开展了尹岗乡总体规划工作。
2、规划范围
根据尹岗乡建设现状及远期发展需要,确定本次总体规划分为乡域与乡政府所在地两个规划层次。
乡域规划范围:尹岗乡行政辖区范围,面积44.33平方公里。
乡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南以封尹公路南400米为界,北至规划的起重大道,西接黄陵镇起重工业园区,东至和平大道以东500米,总面积约2.99平方公里。规划期间,尹岗乡共安排用地指标36.04公顷归封丘起重专业园区使用,该指标纳入尹岗乡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分两阶段实施,即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4、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优先发展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着力点,带动城镇化发展,优化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三化互动、工业优先”。在总体策略上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发挥产业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品牌,促使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方向为稳步发展起重机械、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依托地方特产,发展金银花加工业,为以后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下基础。加快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尹岗乡本次规划面积为44.33Km2,现状共有29个村民委员会,1个自然村。除碾庄外所有村庄均在黄河大堤以外,其中位于乡中部的大庄、前王、刘岗、李堂、张岗等村庄已经连成一片,艾村、孙岗、西赵岗、陈岗等村庄已经连成一片,张王庄、西蒿寨、东蒿寨等村庄已经连成一片,乡域南部和北部的几个村庄相对较为分散。原乡政府等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大庄,工业企业则沿封尹公路布置,已于西部黄陵镇工业用地连为一体,形成封丘县的起重工业园。
规划将乡政府所在地迁至段寨村北,和平大道与规划的起重大道交口附近。规划以此为中心,以和平大道为南北向发展轴,以封尹公路、起重大道为东西向发展轴,搭建“一中心、三轴带”的空间结构。沿封尹公路、起重大道向西与起重工业园连接。乡建成区将沿和平大道向两侧扩展,周围零散分布的村庄居民点将逐步集中到乡建成区。
在村镇的发展中,村庄已有迁移合并的趋势,通过规划,加速合并,不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加以引导。在乡建成区建设环境优美、服务设施便利的居住区,以吸引各村的居民。对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人口规模较小的自然村等,创造条件迁村并点,发展中心村。
对于工业聚集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鼓励各村居民打破村域的限制,将散落在各村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工业区内。
二、产业空间布局
尹岗乡是以工业为基础,工农业全面发展的乡镇,又因处于黄河南岸,受雇于新乡南部的黄河滩区,生物资源和牧草资源也很丰富,亦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因此经济目标的实现主要考虑工业、农业和生态观光三个方面。全乡可分为农业产区、旅游生态观光区、综合城镇经济区等三个经济分区。
1、农业产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城市、交通占地的不断增加,乡域内的耕地在逐年减少。规划中重点保护一、二级基本农田,依靠农作物与经济作物优化组合,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乡的农业产区可分为粮食蔬菜产区,园地、林地区及综合生态农业区。
粮食蔬菜产区:粮食蔬菜产区包括了《尹岗乡土地利用规划》(2007-201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及一般耕地,其中包括了部分村庄退宅还田的面积,总面积有所增加。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油料及各种蔬菜。规划中农田耕种要打破村、队的界限,由原来的分散种植转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大面积种植。农作物的品种力求多样,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园地林地区:结合现状建设果园及经济林地,果树主要树种有桃树、葡萄、苹果、梨等。在主要公路两侧、高压线下及河渠沿岸规划为防护林地。
2.旅游生态观光区
在黄河大堤东侧布置综合生态农业区,以观赏型,花园型作物为主,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促进作用,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挖掘农业的文化内涵,并且以生态农业园区为龙头,带动全乡的农业科技现代化。
3、综合城镇经济区
综合城镇经济区包括城镇建设区和工业区。尹岗乡的工业企业现状布局零乱,21家企业中仅有8家位于工业区中,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规划将乡域内的企业逐步向起重工业产业聚集区集中。起重工业产业聚集区布置在封尹公路及起重大道两侧,西与黄陵镇工业区连成一体,东至大庄、杜辛庄、东杨庄村西一带,同时在沿和平大道两侧布置城镇建设用地。
尹岗乡给水工程规划如下:
1、尹岗乡现有水厂一座,供水规模为1.5万m3/日,该水厂承担着乡建成区及附近村庄的联片供水。
2、设计乡域内供水管网不能到达的以及偏远的村庄仍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
3、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工程的村庄,选择手动泵的分散给水方式,但要确保给水水源安全。
4、各村庄应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村庄饮用水源地周围留有宽1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
5、用水量估算
本次用水量只考虑输水管网能够到达的乡政府所在地,用水量从人口、市政和未预见水量三方面考虑。
根据规范并参照县城居民制定的生活用水标准,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取100升/人·日,至2020年尹岗乡政府区域人口规模为2.1万人,则生活用水量为2100m3/日。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6%计算,即126m3/日。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二项之和的5%计算,即111m3/日。
尹岗乡规划建成区总用水量为2337m3/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尹岗乡目前无污水处理厂,乡域内生活污水大都就近排入坑渠河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规范乡域排水体系,规划尹岗乡排水工程如下:
1、规划乡建成区生活污水排入起重园区污水处理厂,自行完善污水管网。污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则污水排放量为0.19万m3/日。经起重专业园区拟建的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做到雨污分流。
2、较远村庄可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排水沟渠,逐步完善排水管网,以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为主,条件尚不具备的村庄,近期选择雨污合流,远期实现雨污分流。
3、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生物滤池、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等先进经验,建设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三、供电、通信工程规划
尹岗乡现状仅有10KV供电线路两条以及邮政所、电信所各一处。
供电规划将依托现有供电设施,理顺各高压线路。利用起重园区拟建的35KV变电所扩大尹岗乡政府区域内的供电范围。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和电网改造,全乡供电沿乡村公路进行架线,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可靠,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并在各中心村设配电台区。各村庄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变电站。
通信工程规划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充分满足社会信息化需求,与城镇布局相配套的,服务全乡的信息通信网络。大力提高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数、数据网用户数等。规划在起重工业园区设电信支局,电话装机容量近期为30门/百人;远期为40门/百人,在各中心村设电信营业厅和邮政代办点。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及路由组织的调整,使网络结构清晰,路由组织合理,为今后3G网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全面巩固和发展城乡广播电视覆盖,逐渐完善数字卫星接收设备,有条件的升级改造为小片广播电视网,使绝大多数村民能收看到多套电视节目。
规划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及发展水平,按实际需求分别设置邮政局所,居住小区开发建设时,应同步建设邮政所、信报箱群,建立零售报刊杂志、邮票等便民网点和信件收集系统。
四、燃气规划
以封丘县城通过的“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本乡规划气源,燃气输配系统由中压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等设施组成。燃气管道采用环状中压一级系统,管网的铺设方式主要采用地下沿道路敷设,从黄陵镇接入尹岗乡的燃气管道沿主干路布置,以支管输送至各用户,干管埋深不小于0.8米。中低压调压站主要起到连接中压燃气管网,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控制管网流量的作用。燃气管道无法铺设至较远的村庄可采取罐装液化气或煤炭方式自给。
五、道路交通:乡域之内现有公路6条,其中乡级公路有封尹路、尹獐路,封尹路是尹岗到封丘县城的公路,长度2200米,路面宽9米;尹獐路为彭庄至王李寨的公路,长度7000米,路面宽7米,其他为村村公路。
六、学校及卫生院:乡域内现有中学两所,分别为尹岗中学、建勋中学,有小学13所。有一所卫生院,为尹岗乡卫生院,占地5661平方米。
规划范围为尹岗乡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47.51平方公里。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二、土地利用结构及调整
规划期间,尹岗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见表4-3。
表4-3 尹岗乡近远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由尹岗乡土地利用及调整规划可知:
(1)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乡农用地面积为3656.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96%;规划到2010年增加到3682.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51%;到2020年增加到3687.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63%。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2020年农用地分别增加25.92公顷、31.40公顷。
(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乡建设用地面积653.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5%;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稳定在653.24公顷;到2020年,增加到717.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0%。与2005年相比,到2020年建设用地增加63.91公顷。
(3)其他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乡其他用地面积441.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9%;规划到2010年减少到415.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4%;到2020年,减少到345.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8%。与2005年相比,其他用地面积分别减少25.92公顷、95.31公顷,减少的其他用地转化为林地、园地和耕地。
三、农田保护调整及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2005年尹岗乡耕地面积为2958.84公顷,封丘县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为2878.84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乡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9.2公顷,耕地保有量为2958.04公顷;到2020年,全乡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5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34.68公顷,耕地保有量为2943.52公顷,能满足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尹岗乡2005年基本农田实有面积2852公顷,封丘县规划下达尹岗乡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2658.78公顷,两者相比,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减少193.22公顷。
规划期间尹岗乡将基本农田调整如下:
——调出的基本农田
全乡共调出基本农田面积为323.37公顷,调出比例为11.34%。其中一是将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6.67公顷基本农田调出;二是基本农田缓冲区所涉及的21.73公顷基本农田调出;三是将中心村所涉及的238.67公顷基本农田调出;四是将其他用地所涉及的56.30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调入的基本农田
全乡共调入基本农田面积130.15公顷,调入比例为4.56%。
在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过程中,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坚持选择高等别耕地进行补划,调出的基本农田与调入的一般耕地的质量等别相对应,在确保调入位置的一般耕地等别不低于调出的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农田的调出。从总体上看,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高于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优化调整后,做到了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但质量却有所提高。
黄陵镇位于封丘县城东部,镇政府驻地黄陵村距县城23公里。东北与长垣县恼里乡接壤,东邻尹岗乡,南邻李庄乡,西邻油坊乡,北邻留光乡。镇域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区域总面积52.9平方公里。
2、自然环境
该镇地形为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天然九支、九支三斗等,陶北排由南向北穿过镇域西部和中部汇入天然渠。地下水位埋深2米左右。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①、人口:黄陵镇全镇7850户,总人口34997人,辖30个自然村,其中镇区1.06万人,占总人口的30.3%,农业人口24397人,占总人口的69.7%。
随着封丘县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迁村并点(将人口少、规模小的村庄进行拆迁合并到规模较大村庄)工程的实施,以及县东起重园区和黄陵镇工业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务工,逐渐成为城镇居民,人口增长率将会很快提高。根据黄陵镇提供的近几年人口分析,近期年均人口增长为4250人,中远期(2013-2020年)年均人口增长为5600人,至规划期末,预测黄陵镇区人口约为3.37万人(包括工业园区人口数)。
②、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黄陵镇是封丘县较大的集市,其规模仅次于县城,是封丘、长垣、兰考、东明四县边界的贸易中心。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农业、畜牧养殖业等)稳定增产,第二产业(起重设备、金银花酒和饮料配置等工业企业)方兴未艾,第三产业(商业、餐饮业等)欣欣向荣。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7300万元,工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比2003年的1809元增长31%。
《封丘县总体发展规划(2004-2020)》中明确提出“封丘县要建两个工业园区,城北工业聚集区和县东起重专业园区”,其中县东起重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沿封尹公路分布,面积约3.6平方公里。根据封丘县总体发展思路,以及国家建设部《镇规划标准》(2007年1月颁布)的有关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黄陵镇的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使黄陵镇健康、有序的发展,特编制了《黄陵镇总体发展规划(2008-2020)》。
2、规划范围
根据黄陵镇建设现状及远期发展需要,确定本次总体规划分为镇域与镇城区两个规划层次。
镇域规划范围:黄陵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52.92平方公里。
镇城区规划范围:城区规划沿封尹公路以北和九支排以东以发展工业用地为主;居住用地沿九支排以西有序向南、北延伸发展为主,城市用地向北发展到过境公路,向西发展到经一路,向东发展到经十五路,向南发展到纬五路。规划镇城区用地规模近期为4.4平方公里,远期为8.5平方公里。
规划期间,黄陵镇共安排用地指标150.52公顷归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使用,该指标纳入黄陵镇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分两阶段实施,即近期:2008-2012年;远期2013-2020年。
4、产业发展规划
黄陵镇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封丘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高层次区域范围分析各种优劣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促进镇域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追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黄陵镇发展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②优化和集聚工业、乡镇企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为了加快黄陵镇的城镇发展步伐,根据镇区现状和发展趋势,黄陵镇的规划采用“北扩、东进、南联”的总体发展构想。
北扩:镇区北部村庄相对较少,开发成本较低,加之拟建的过境公路又选在从镇区北部穿过,镇区向北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东进:镇区东部是规划的县东起重专业园区,沿封尹公路南北两侧建设,园区内已建的几家起重企业已成为黄陵镇经济发展的支柱,规划拟建的工业、企业继续向东发展,保证镇区的有序健康发展。
南联:由于镇区的商业、工业等多集中于封尹路北侧,现状条件的局限使镇区向南发展动力不足,规划认为应采取“南联”战略,即该地区的建设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与镇中心区的联系,同时用足用好已开发建设地区,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进行控制。
2、功能分区
根据黄陵镇区现状和用地发展空间特点,规划按功能将镇区分为“两心、两轴、三组群”。
两心:商业生活中心:利用现有镇区中心商业密集、人口集中的传统优势,赋予镇区商业氛围,同时结合镇区的河渠改造和公共绿地,配建一定的娱乐设施,形成商业生活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位于封尹公路以北的现状政府附近区域,将各种行政服务中心迁与此附近,既有利于展示政府形象,又方便为居民的服务。
两轴:城镇景观控制轴线和城镇发展轴线:规划纬一路和封尹路为东西向城镇发展轴线;通过对九支渠的改造,经七路西侧留出30米绿化带,东侧留出80米绿化带,作为南北向景观控制轴线。两轴线在镇区形成“十”字型构架,构成镇区布局结构及形态发展的基本轴线。
三组群:规划结合镇区的主干路,将居住用地划分为三个居住组群,每个居住组群都有自己的中心。
3、黄陵镇规划建设时序
黄陵镇总规建设时序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实施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2008-2012年,依托建成区现状,填空补齐,由内向外紧凑发展。
第二阶段:2013-2020年,城镇建设发展应是有序的向北、东拓展。
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应结合镇东起重专业园区的建设,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城镇发展问题。
黄陵镇现有供水规模为4万m3/日水厂一座,地址位于油贯路与纬七路交叉口,水源全部为地下水。
黄陵镇给水工程规划如下:
1、规划镇建成区仍由黄陵镇水厂供水,较远的村庄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
2、目前尚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工程的村庄,选择手动泵的分散给水方式。确保给水水源安全。
3、划定水源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资源受到污染,村庄饮用水源地周围留有宽10米以上的防护绿带。
4、规划为起重专业园区提供水源,并通过输水管网向尹岗乡政府所在地延伸供水。
5、镇区用水量估算
本次用水规划只考虑供水管网能够到达的镇区,用水量从人口、市政和未预见水量三方面(供水范围内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位于起重园区内)考虑。
根据规范并参照县城居民制定的生活用水标准,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取100升/人·日,至规划期末(2020年)镇区人口约为3.37万人,则生活用水量为3370m3/日。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6%计算,即202m3/日。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二项之和的5%计算,即179m3/日。
黄陵镇区总用水量为3751m3/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黄陵镇目前无污水处理厂,镇域生活污水大都就近排入坑渠河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规范镇域排水体系,规划黄陵镇排水工程如下:
1、规划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排入起重园区污水处理厂,自行完善污水管网。污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则污水排放量为0.3万m3/日,经起重专业园区拟建的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做到雨污分流。
2、较远村庄可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排水沟渠,逐步完善排水管网,以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为主,条件尚不具备的村庄,近期选择雨污合流,远期实现雨污分流。
3、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生物滤池、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等先进经验,建设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三、供电工程规划
依托现有供电设施,理顺各高压线路,规划利用起重园区新建的35KV变电所来满足镇区及附近乡村供电需求,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和电网改造,供电沿乡村公路进行架线,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可靠,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并在各中心村设配电台区。各村庄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变电站。
四、燃气规划
以封丘县城通过的“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镇区气源,燃气输配系统由中压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等设施组成。燃气管道采用环状中压一级系统,管网的铺设方式主要采用地下沿道路敷设,干管埋深不小于0.8米。中低压调压站应起到连接中压燃气管网,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控制管网流量等作用。燃气管道无法铺设至较远的村庄可采取罐装液化气或煤炭自给方式。
五、通信工程规划
规划建立与城镇布局相配套的,服务全镇的信息通信网络。大力提高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数、数据网用户数等,在各中心村设电信营业厅和邮政代办点。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全面巩固和发展城乡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渐完善数字卫星接收设备,有条件的升级改造为小片广播电视网,使绝大多数村民能收看到多套电视节目。
六、邮政设施规划
规划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及发展水平,按实际需求分别设置邮政局所,居住小区开发建设时,应同步建设邮政所、信报箱群,建立零售报刊杂志、邮票等便民网点和信件收集系统。
规划范围为黄陵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52.92平方公里。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二、土地利用结构及调整
规划期间,尹岗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见表4-4。
表4-4 黄陵镇近远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由黄陵镇土地利用现状及调整规划可知:
(1)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4562.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22%;规划到2010年减少到4482.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70%;到2020年减少到4368.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4%。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2020年农用地分别减少80.00公顷、194.33公顷。
(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镇建设用地面积706.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35%;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786.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6%;到2020年,增加到90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02%。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2020年建设用地分别增加80.00公顷、194.33公顷。
(3)其他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镇其他用地面积22.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3%;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均保持在22.99公顷。
三、农田保护调整及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2005年黄陵镇耕地面积为3824.75公顷,而封丘县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为3324.75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50公顷以内,没有安排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耕地保有量为3774.75公顷。到2020年,全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0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5.80公顷,耕地保有量为3750.55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黄陵镇2005年基本农田实有面积3409公顷,封丘县规划下达黄陵镇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3036.26公顷,两者相比,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减少了372.74公顷。根据新增建设用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交通水利项目的空间布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的同时,在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重点将镇区(含扩展区)、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基本农田缓冲区、中心村、其他所涉及的基本农田调出;把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和新增的优质耕地调整为基本农田。
——调出的基本农田
全镇共调出基本农田面积为603.17公顷,调出比例为17.69%。
一是将镇区(含扩展区)所涉及的110.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二是将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71.6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三是将基本农田缓冲区所涉及的124.0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四是将中心村所涉及的188.56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五是将其他用地所涉及的108.65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调入的基本农田
全镇共调入基本农田面积230.43公顷,调入比例为6.76%。
在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过程中,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坚持选择高等别耕地进行补划、调出的基本农田与调入的一般耕地的质量等别相对应的原则,在确保调入位置的一般耕地等别不低于调出的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农田的调出。在调出的603.17公顷基本农田中,全部为5-8等地,其中5等地所占的比例为7.65%,6-7等地所占的比例为83.23%,8等地所占的比例为9.12%;调入的230.43公顷基本农田全部为8-9等地。从总体上看,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高于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
与各专项规划的相容情况详见表4-5~4-9。
表4-5 城市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表4-6 社会经济规划相符性分析
表4-7 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性分析
表4-8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相符性分析
表4-9 与封丘县环境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地表水资源:封丘县有黄河、文岩渠、天然渠,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为引黄水,可利用量0.3亿m3。地下水:封丘县地下水可利用量2.1108亿m3。总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4108亿m3。
封丘县区域水资源量汇总见下表。
表5-1 封丘县区域水资源量
表5-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由上表可知,区域现有水资源可以为起重园区的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表5-3 规划区内供水情况(2020年)
由上表可以看出,至规划期末(2020年)黄陵镇区需水量为0.3751万m3/d,尹岗乡政府区域需水量为0.2337万m3/d,尚有4.8912万m3/d的余量。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至规划期末总需水量为4.29万m3/d,黄陵镇和尹岗乡现有水厂可以满足园区需水要求,因此园区无需新建水厂。
5-4 封丘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由上表可知,至2020年,封丘县农用地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1508.54公顷,未利用地将减少2538.54公顷,减少的未利用地一部分被开发为耕地、林地等,一部分被建设占用。
表5-5 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
起重园区规划用地平衡见表5-6。
表5-6 起重专业园区各类用地指标
按照国家现行土地政策,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按照趋势外推法、绩效评价法原则,如果一个区域以往相关工作完成较好,说明该地方具备完成同类工作的基础和能力,而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丰富又是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重点分析以下二个方面内容:一是封丘县耕地占补平衡情况;二是封丘县耕地补充潜力。
表5-7 封丘县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潜力 单位:hm2
由上表可以看出封丘县补充耕地潜力较为丰富,专业园区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补充耕地总量为357.32hm2,约占全县补充耕地总潜力的8.9%,因此本项目补充耕地有充足的资源保证。
污染因子选取:根据评价区域大气污染现状特征、规划项目特点和国家有关的环境标准等,确定本次环评进行区域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SO2。
大气容量计算公式:采用A值法。依据GB/T 13201-91的规定,专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Qak:专业园区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Qaki:第i功能区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n:功能区总数。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为:
,,
式中: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
Si:第i功能区面积,km2;
Cki:第i功能区污染物年均浓度限值,mg/m3;
年均浓度限值的选取:以环境空气年均二级标准为目标并扣除背景浓度。
年均浓度背景值:根据HJ/T2.2-93的规定经计算将专业园区实测的日均浓度换算成年平均值。现状前景值即为实测值。
总量控制区总面积:本次大气容量计算的总量控制区总面积100km2。
A值确定:因为A值是一个范围,本次评价选用《全国重点城市大气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的一个确定值,即在最小值的基础上增加差值10%。a值和推荐的A值见表5-8。
表5-8 我国各地区容量控制系数A值
大气容量计算结果:经计算园区现有总环境容量见表5-9。
表5-9 SO2区域容量
由计算结果可知,园区大气中SO2尚有2100t/a的环境容量。本次规划不考虑集中供暖,因此不再新增SO2的排放,从区域环境容量来看,能够支撑该项目的实施。
考虑到2020年河流断面很可能按照功能区划控制,因此,本次评价直接以功能区划天然渠Ⅳ类水体(COD≤30mg/L)的目标值,计算其环境容量。
根据天然渠近年来的监测数据,现状水质均在标准范围之内,证明还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本次水环境容量测算主要考虑专业园区规划实施后,黄庄桥控制断面至陶北断面河段的最高允许排放量。
根据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远期新建污水处理厂位于起重园区西南200m处,天然九支渠西岸,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t/d。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废水通过污水厂处理后,部分回用,少量经天然九支渠最终进入天然渠。
(1)纳污水体概况
天然渠从原阳县祝楼乡王禄村北由黄河水引入,流经原阳、封丘、长垣,从濮阳市境内进入黄河,全长150.5km。天然渠由封丘县獐鹿市乡仝庄村进入封丘境内,从黄陵乡陶北村北出境进入长垣县境,封丘县境内流长42.2km,流域面积499km2。根据《新乡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报告》,天然渠封丘境内控制目标为Ⅳ类水体。
天然渠控制单元分布情况见图5.1。
(2)控制单元设计流量及流速
控制单元上游来水近几年来最枯月平均流量为0.02m3/s,最枯月平均流速为0.01m/s。根据《水环境容量核算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本次天然渠封丘县入境断面至陶北断面水环境容量核算,设计流量取0.02m3/s,设计流速取0.01m/s。
(3)控制因子和控制目标
根据《新乡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报告》,确定天然渠封丘县入境断面和陶北断面远期执行Ⅳ类水体控制目标(COD≤30mg/L)。根据国家主要污染物控制要求,评价选取COD为测算因子。测算河段水质目标值具体见表5-10。
表5-10 测算河段水质参数一览表
●计算模式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体的平流输移和横向混合作用,同时与水体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水体中污染物逐渐降低。为了客观描述水体发生物理降解的规律,可以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主要有零维模式、一维模式、二维模式等。天然渠属于小浅河流,污染物在短时间内能够混合均匀,且在断面横向方向变化不大,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不变,河道特征符合一维模式,因此选择一维模式进行计算。
式中:Ci—污染源排污口的浓度,mg/L
C目标—控制断面浓度,mg/L
K—综合削减系数,1/d
X0—污染源到控制断面的距离,m
U—河段断面平均流速,m/s
Q0—上游来水量,m3/s
Qi—污染源排水量,m3/s
●计算参数的选取
①自净系数的确定
水质模型污染物综合消减系数K值主要通过水团追踪实验、实验资料反推、分析借用等方法确定。本次水体自净系数采用实测资料反推法,在天然渠上选取没有排污口、直流口的河段作为计算河段,收集上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利用水质模型反推计算降解系数,同时结合《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提供的水质降解系数参考值,COD降解系数取值不大于0.2(l/d),河南省地表水体COD降解系数一般在0.05~0.17之间。因此最终确定天然渠COD自净系数K值为0.1(l/d)。
②上游来水水质水量
上游封丘县入境断面来水近几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为0.02m3/s,上游来水按照水体功能区划COD浓度按30mg/L考虑。
根据公式计算在上游背景断面来水到2020年能够保持规划的水体功能Ⅳ类目标时(COD≤30mg/L),封丘县入境断面至陶北断面环境容量为568t/a。
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到5万m3/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COD≤50mg/L)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排放总量为912.5t/a,超出环境容量要求。因此需要对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总量进行控制,总量控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上游来水为Ⅳ类(30mg/l)、出水水质按一级A、无回用措施。
由计算可知,如果污水厂出水全部进入地表水体天然渠,至陶北断面时水质为44.4mg/l,不能满足控制断面30mg/l的标准要求。若要使陶北断面达到地表水功能Ⅳ类要求,则必须使污水厂出水水质控制在33.4mg/L以下。
方案二:上游来水达到Ⅳ类(30mg/l)、出水水质按一级A、采用回用措施。
经计算,在上述假设前提下,将部分出水回用(出水水质仍按50mg/L),经计算回用水量37000m3/d方可满足断面要求,约占总水量的74%。在此基础上,陶北断面能满足Ⅳ类水体功能要求。此种情境下,起重园区COD排放总量为182.5t/a。
对比以上两种方案分析,方案一实现相对较难,规划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为一级A标准,如要对废水进一步处理,不仅投资较大,而且处理难度也较大,运行费用高,不易实现。
若要实现方案二,需要增加污水处理厂中水深度处理设施,同时要寻找废水的综合利用途径。评价提出,深度处理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工业区内企业,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的(含本园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系等公建用水。
规划中未提及具体的中水回用方案,考虑到项目所在地为水资源缺乏地区,生活、生产用水多数依靠地下水,为了节约水资源,保障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建议应组织相关部门尽快编制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规划,统一调配、合理利用中水,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应尽量多考虑、多利用中水,积极建设中水回用管网。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情况及规划内容,评价提出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到其他对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企业,以及规划区域内的景观、绿化、道路保湿等市政用水,远期可考虑回用到学校,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以及园区居民的二次生活用水上。园区中水回用详情见表5-11。
表5-11 集聚区中水回用情况表
从废水利用途径来看,方案二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污水处理厂增加投资,建设中水深度处理设施和完善相关管网的铺设。
近些年来,国家颁发了一系列有关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规定,力求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规定了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产业指导目录与专业园区主导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目录体见表6-1。
表6-1 专业园区主导行业的产业政策要求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近一段时期制订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专业园区主导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大的发展方向,但由于专业园区规划未进一步明确这些主导产业的具体产品和生产工艺,评价建议专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对入区企业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要求,确保入区企业符合国家和地方各级政策的要求。
《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第三节 优化农用地布局”中提出:将封丘县专业园区(含控制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357.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为新乡市定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尹岗乡交界处,重点发展以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装备制造工业。总建设规模为1000公顷,其中起步区213公顷,发展区550公顷,控制区237公顷。
专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起重机械制造、起重配件加工及仓储物流等。其产业定位符合封丘县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综上所述,专业园区内的土地利用、交通、地址、区位等优势明显,使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具有较大的优势。
根据监测数据,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水质目前能满足功能区划IV类水体(COD≤30mg/L)要求,区域纳污水体天然渠还有少量水环境容量,但余量较小,水环境容量是专业园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环境对策:加强区域河流综合整治和水污染源的管理,加快区域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污水集中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适度引入生态水。
●大气环境质量及容量
根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目前区域大气环境SO2虽然有较大的容量,但PM10日均监测值有超标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成为专业园区产业规划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环境对策: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地表裸露,控制无组织扬尘,专业园区周边建设防护绿化带。
●现有企业布局
专业园区现有3家企业不符合专业园区的产业定位。
环境对策:对不符合规划功能分区或不符合产业定位,但污染不大、影响较小的企业,限制发展,按照专业园区的发展时序逐步搬迁至相符的功能分区内。对不符合专业园区产业定位与用地规划的企业,限期搬迁。
(2)规划范围内的居住片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与工业区和主要交通干道之间设有生态、防护绿化带,用以保护这些敏感区域的环境质量。
(3)物流区布置在专业园区西北部,紧临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有利于物质资源的运输。
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看,各功能分区环境可行,但应注意环境敏感区与东西部工业区的防护距离,绿化带宽度应以确保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2)由于园区在开发初期未严格按照原有用地规划进行布局,造成现有企业分布较乱,为本次园区总体规划在产业布局的完整性、协调性方面造成一定影响。
(3)现有部分企业分布与园区规划的用地性质及功能定位不相符。
居住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2个,即自然生态指标(权重50%)和人文生态指标(权重50%)。二级指标5个,其中环境质量、绿化景观、地理位置三项指标属自然生态指标,建设布局设计、生活设施属人文生态指标。三级指标共15项。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6 -2。
表6-2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2)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2项,即自然生态指标(权重45%)和人文生态指标(55%)。二级指标4项,其中环境质量、自然地理两项属自然生态指标,基础设施和综合条件两项属人文生态指标。三级指标共12项。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6 -3。
表6-3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2)每个二级指标被划分为4类状态,每1类别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分值。
(3)4个类别的评分分值凡属等级类的分别为该级指标权重值的100%,75%,50%和25%计,凡属数值类的,按内插法计分。
(4)所有三级指标评分值的累计值即为该类型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分值。
表6-4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标准
表6-5 居住文教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表6-6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根据以上综合评分,评分结果见表6-7:
表6-7 园区居住和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知,规划的居住文教区和工业片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均为适宜。
黄陵镇、尹岗乡两水厂总供水规模为5.5万m3/d,至规划期末黄陵镇和尹岗乡区域总用水量为0.6088万m3/d(其中黄陵镇0.3751万m3/d,尹岗乡0.2337万m3/d),尚有4.8912万m3/d的余量。起重园区规划期末需水量为4.29万m3/d,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多余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园区需水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水厂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园区远期需水要求。
从处理规模看,拟建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m3/d(分两期实施,每期建设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m3/d),而起重专业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三项废水总计为3.9万m3/d,还有一定的容量留待以后发展利用。
从时间上看,拟建的污水处理厂与本园区一起规划,一起实施,远期产业园区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可行,目前产业园区已有企业入驻,近期污水处理途径及排放去向规划没有加以明确,规划时序上不能与基础设施有效地衔接。
评价建议园区管委会应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雨污分流制的建设,确保至规划中期(2013-2015年)完成污水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已入驻并有废水排放的企业,园区管委会应责令其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外排废水必须满足地表水体断面要求后方可排放。
起重专业园区供气规划拟由黄陵镇燃气管道接入,黄陵镇燃气管网将通过输配门站和管道由封丘县引入。
鉴于近年来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针对园区燃气规划,评价提出天然气供应对象应按照发改能源[2007]215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然气利用政策的通知》使天然气优先服务于居民生活和商业服务,工业生产可适当考虑其它清洁能源。
一、对外交通规划
1、专业园区的对外交通要重点解决与周边大中城市包括开封、长垣、封丘的联系问题,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的交通网络形成快捷联系是专业园区大批量物流出入的重要保证。
2、封尹公路的对外交通分流:随着园区的建设,封尹公路将作为城镇干道,更多地承担内部交通组织的功能,其本身的对外交通功能需要进行逐步分流,以避免对外交通对集聚区内部交通的干扰。规划近期保留封尹公路其对外交通功能,以保证起步区发展的需要;远期将封尹公路北移。
3、在现状封尹公路入口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以保障进出人员的便捷,客运站占地面积1公顷。
二、对内交通
规划是在总体道路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区和生活区道路进行加密和调整,规划形成以方格网状路网为主,自由式路网为辅的路网形式。道路系统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专业园区规划提出的交通道路布局,从实际出发,采用网格布设,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将专业园区各个区块及企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既保证了专业园区内部道路的畅通,物流传输的方便,又确保专业园区产品、物资出入对外通畅,体现了专业园区交通道路布局的合理性。
一、规划原则
1、按照“园区与自然共存”的原则,注重区内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大环境绿化,增加绿色空间。
2、依托园区自然环境条件,将生态绿化引入生活区,形成绿化、休闲网络,并形成“区内现绿地”的总体风貌特征。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园区绿色空间体系。
二、绿化布局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和景观风貌的规划布局,绿地系统形成“三轴加多点”的结构。
“三轴”:规划利用起重大道为东西向建筑景观绿化轴,利用对两条渠的改造,形成南北向的绿化景观轴,三轴在集聚区内形成双十字形的结构形态。
“多点”:依托集聚区中心设置集聚区和片区两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包括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
三、绿地规划指标
根据其本身的自然资源潜力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以及其他城市的相应指标,确定主要绿地规划指标为:园区绿地规划期末人均为6.1平方米,规划期末集聚区绿地率大于35%;绿化覆盖率大于45%。
四、绿化布局不合理方面
1、规划中只给出总绿化面积,未明确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详细指标。
评价建议细化各绿地系统占地指标,并按规划严格实施。
2、未明确对外交通道路两侧防护绿地范围。
评价建议对外交通主干道封尹公路两侧各控制21米的防护绿带。
3、规划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防护绿带,减少工业区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但未明确防护绿带的具体指标。
评价建议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15米的防护绿带。
序号 | 企业名称 | 固废种类 | 产生量t/a | 处置方式、利用等 |
1 | 河南省东升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10.8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 | 通用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9.6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3 | 重矿起重机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4 | 明恒金银花酒业有限公司(勾兑) | / | / | / |
5 | 新乡市矿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6 | 宏升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7 | 河南省中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8 | 港口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10.1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9 | 文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10 | 黄河工业制氧有限公司 | / | / | / |
11 | 新乡市大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4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12 | 河南省长丰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9.6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13 | 河南省矿山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14 | 河南省联创起重电器有限公司 | 边角料、下脚料 | 1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
15 | 新乡市金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0.5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16 | 新乡市现代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 边角料、下脚料 | 1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
17 | 新乡市金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2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18 | 河南省福鑫泡沫有限公司 | 灰渣、废泡沫塑料 | 4.5 | 一般固废:回用或收集后出售 |
19 | 河南省黄河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6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0 | 河南省升华矿山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7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1 | 河南省安博起重机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1.5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2 | 河南省时代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 废涂料包装物 |
2.8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3 | 新乡市瑞星超重设备制造厂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4 | 河南省中原重型起重有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1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5 | 新乡市黄河起重合金器材厂 | 边角料 | 2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
26 | 河南省远东起重升降设备有限公司 | 灰渣、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2.8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7 | 河南省中科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28 | 新乡市矿山起重合金制修厂 | 边角料 | 2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
29 | 新乡市伟业矿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2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30 | 河南省天润矿山重型起重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31 | 河南省豫矿矿山起重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32 | 河南省玮华矿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3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33 | 河南省通用矿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2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34 | 河南省顺兴中原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边角料、废涂料包装物 | 2 |
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 危废:交由有资质部门处置 |
合计 | / | 68.4 | / |
序号 |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现状位置 |
与规划的 相符性 |
1 | 明恒金银花酒业有限公司 | 饮料 | 起重机械加工区 | 不符合产业定位 |
2 | 黄河工业制氧有限公司 | 气体制造 | 起重机械加工区 | 不符合产业定位 |
3 | 河南省福鑫泡沫有限公司 | 塑料制品 | 起重机械加工区 | 不符合功能分区 |
3.3园区内居住人口及现有村庄概况
据初步调查,起重园区内现有村庄8个,其中行政隶属黄陵镇的村庄有4个,分别为王庄、魏寨、李家寨和闫庄,总人口2106人;行政隶属尹岗乡4个,分别为段寨村、刘岗村、东杨庄村和杜辛庄村,总人口3505人。园区内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起重园区内人口、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现状见表3-4。
据估算,农民生活面源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5。
表3-4 起重园区内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现状
村庄名称 | 段寨 | 刘岗 | 东杨庄 | 杜辛庄 | 王庄 | 魏寨 | 李家寨 | 闫庄 | |
人数 |
农村 人口 |
818 | 950 | 1203 | 534 | 434 | 349 | 689 | 634 |
户数 | 230 | 227 | 282 | 121 | 108 | 100 | 155 | 148 | |
人均耕地 (亩/人) |
1.2 | 1.1 | 0.9 | 1.0 | 1.8 | 1.6 | 1.6 | 1.23 | |
耕地 产量 (kg/亩) |
小麦 | 480 | 486 | 472 | 489 | 780 | 548 | 1150 | 873 |
玉米 | 510 | 500 | 510 | 515 | 488 | 345 | 844 | 469 | |
收入来源 | 种植业、养殖业、务工 | ||||||||
人均收入 (元/人/年) |
3700 | 3800 | 4100 | 3900 | 4443 | 4446 | 4440 | 4441 | |
吃水来源 | 自备井 | 自备井 | 自备井 | 自备井 | 自备井 | 自备井 | 自备井 | 自备井 | |
农田灌溉 | 能 | 能 | 能 | 能 | 能 | 能 | 能 | 能 | |
农药 施用 |
种类 | 氧化乐果、除草剂 | |||||||
用量 | 2-3kg/亩 | ||||||||
化肥 施用 |
种类 | 尿素、复合铵肥、磷肥 | |||||||
用量 | 114-130kg/亩 |
项 目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备 注 |
废水污染排放 |
生活污水量16.4万t/a, COD33.6t/a,氨氮8.2t/a。 农田径流污染物排放COD20.6t/a,氨氮0.69t/a。 合计:COD54.2t/a,氨氮8.89t/a |
按人均生活污水量80L/d,COD16.4g/d,氨氮4.0g/d计。 农田径流污染物排放源强系数COD3kg/亩年,氨氮0.1kg/亩年计。 |
废气污染排放 |
SO2排放量23t/a; 烟尘排放量75.6t/a。 |
经调查,每户年耗煤量约1.5t/a,按当地煤质硫含量0.7%,灰份21%。 |
生活垃圾产生量 | 2662.4t/a | 按经验系数1.3kg/(人d)计 |
3.3.1园区基础设施现状
(1)道路交通现状集聚区内尚未建设完整的道路交通体系,园区内道路目前均为乡等级公路,且道路的建设缺乏合理性。
(2)给排水工程现状
规划区内目前没有统一的供水系统,各用户采用分散打井、自备水源的供水形式,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水质难以保证。
规划区地势平坦,目前区内无统一的污、雨水排水系统,生产生活废水以及雨水就近排入路边沟或直接排入临近河渠,水污染现象普遍存在。
(3)供热现状
园区内现无统一供热规划,区内居民现自行分散采暖,少部分企业采用自备锅炉房供热,地区集中供热尚属空白,没有完善的供热设施和供热网络,热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4)燃气现状
规划区目前无燃气管网,区内居民所用燃料绝大多数为煤炭,少部分采用罐装液化石油气,这种状况不但造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由于零散用户居多,潜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5)电力现状
规划区内无变输电站,园区用电现依托黄陵镇变电所供给。
(6)电信现状
规划区内现无邮政、电信支局,有线电视线路网络通过黄陵镇区接入,但容量有待进一步扩充。
(7)环境卫生及绿地设施现状
环境卫生设施现状:环卫设施标准低,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且布局不合理;环卫专业人员不足,日常清扫得不到保证;环卫工作观念陈旧,缺乏经济意识,垃圾粪便综合利用率差;垃圾车运输时密封不好,使少量垃圾沿途飞扬、洒落,污染环境影响市容。
目前园区内绿地大部分为农田,基本无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
3.4起重园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经现场调查,评价认为集聚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已入驻企业几十家,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区内各类工业企业随意分布,不能成片发展,且规模大小不一,未能按园区规模发展。园区内现有企业除起重机械及其配件制造外,还涉及有白酒勾兑、泡沫塑料等其他行业的生产,与起重专业园区定位不符。
2、虽然园区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以传统项目、小项目为主,区内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3、专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缺乏,供水、排水、燃气等尚属空白,区内少量工业企业采用自备锅炉供热,区内村民取暖仍以燃煤为主,这是造成园区大气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现状给水均为自备水井,排水系统简陋,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急需建设完善。
4、起重园区环境管理不足,环评“三同时”验收率只有2.9%。
5、部分工业企业与村庄、学校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
6、根据现场调查,园区内大部分企业没有集中的喷漆房,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在厂区内建造简易喷漆房或直接进行露天喷漆,有机气体无组织排放对园区环境空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四章 规划概述及协调性分析
4.1规划概述
4.1.1规划原则、指导思想及目的
4.1.1.1规划原则
1.立足于实施封丘县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适应封丘县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利用园区有限的土地、水域、交通等宝贵资源,创造人气旺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专业园区。2.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长远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坚持“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效益并重、统一的原则,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使规划能适应发展建设和现代新型工业发展的需要。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促进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和高效畅通,生态良性循环。营造最优的生态环境、创造最佳的区域景观,形成人与自然最完美的统一与和谐。
4.坚持区内生产布局与生活服务区域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立完善基础设施,为专业园区提供良好的服务。
5.注意开发时序,既要从长远着眼,形成完整的综合区,又要考虑招商引资的需要,为园区的开发提供充足合理的建设用地。
6.将专业园区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工作高效、生活舒适、适应能力超前,具有21世纪现代风范的工业园区,以提高封丘县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创新的示范区等。
4.1.1.2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落实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功能,增强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落实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注重节能降耗和生态环保,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4.1.1.3规划目的
(一)明确园区未来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为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空间优化提供指引。(二)确定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内产业向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集约化布局,保障园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竞争力。
(三)提出保障未来发展的公共设施、交通、市政设施等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生活、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四)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园区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五)确定园区的发展时序和近期建设,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4.1.2规划指标
4.1.2.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2年;中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本次评价中涉及的数据近期以2010年计、远期以2020年计。各阶段发展目标如下:
1、近期发展目标(2010-2012年):利用现有物流发展基础,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使其成为县域专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中期发展目标(2013-2015年):依托交通区位、环境优势,积累资金、聚集人气;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3、远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利用起步区与发展区的发展基础,依托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壮大主导产业,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度,形成现代专业园区。
4.1.2.2规划用地范围及规模
起重专业园区规划范围西起经一路,东至经十四路,北到纬一路,南至纬十一路。园区东西长约4.8km,南北宽约2.1km,总规划规模10平方公里。4.1.2.3规划指标
一、人口总量2020年,预测规划区内就业人口约为5.9万人,居住人口4.8万人,至规划期末园区人口总规模为10.7万人。
二、经济总量
到2020年,预计产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
三、用地规模
规划至2020年,起重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000公顷,其中起步区213公顷,发展区550公顷,控制区237公顷。
四、主导产业
到2020年,形成以起重设备及配件为主,以仓储物流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区内产业向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
4.1.3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4.1.3.1总体布局
结合现状条件和用地发展空间特点,规划范围内形成“三轴、两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三轴”:将起重大道这条东西向主干路和规划的两条南北向主干路作为三条轴线,实现镇区和工业园区之间紧密联通的交通发展轴和南北向功能联系轴。
“两区”:将规划范围内形成中部的工业区和东部的尹岗片区。
4.1.3.2功能分区
本次专业园区规划范围内以工业用地为主,统筹考虑现状及周边情况,共涉及到城市用地分类里的八大类用地:工业用地(M)、公共设施用地(C)、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设施用地(U)、居住用地(R)、仓储用地(W)及绿地(G)。一、居住用地
规划确定园区用地形态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居住用地布局尽可能集中紧凑,使居住与就业岗位分布协调。规划期末,居住用地面积161.1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6.1%。
居住用地主要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平均容积率控制在1.1-1.5之间。
结合居住用地布局,规划设置中学2所,小学3所。中学用地控制在2--3公顷,小学用地控制在1.0-2.0公顷。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必须保证中小学校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执行《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规划面积定额》、《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等标准,不得减少学校的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3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3.5%。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结合现状商业和沿主要路两侧布置。
三、工业用地
(1)规划原则
①强化集约工业区的建设。
②充分考虑大型项目建设用地的可能性,为应对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
③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做到既发展工业又保护环境。限制污染工业项目建设。
(2)工业用地布局
规划期末,工业用地面积607.9万平方米,占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的60.8%。规划工业用地以无污染的一类、二类工业为主。
四、仓储用地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9%。
五、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1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1.5%。
六、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6%。
七、绿地系统
规划绿地面积6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6.5%。
园区各类用地详细指标见表4-1。土地利用规划详见图4.1。
表4-1 具体各类用地的详细指标见下表
类别 代号 |
用地 名称 |
面积 (hm2) |
比例 (%) |
R | 居住用地 | 161.1 | 16.1 |
C | 公共设施用地 | 35 | 3.5 |
M | 工业用地 | 607.9 | 60.8 |
W | 仓储用地 | 9.0 | 0.9 |
T | 对外交通用地 | 1 | 0.1 |
S | 道路广场用地 | 115 | 11.5 |
U | 工程设施用地 | 6 | 0.6 |
G | 绿地 | 65 | 6.5 |
合计 | 1000 | 100 |
4.1.4产业发展规划
4.1.4.1产业选择
4.1.4.1.1产业选择原则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较强技术进步能力,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是本区域国民经济中的“龙头”,是产业结构中的核心产业。一般说来,主导产业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区域总体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产出潜力大。
4.1.4.1.2主导产业选择
1、区位商与行业比重法分析产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某种产业在较高层次区域该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地区某项指标占较高层次区域该项指标比重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当>1时,j地区的i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越大,则表明j地取得比较优势越显著。当=1时,说明j地区的i产业处于均势,或表明该产业的优势还不明显;当<1时,则表明j地区的i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或者尚未形成比较优势,或者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周边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专业园区发展基础进行定位: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将成为以起重设备及配件为主,以仓储物流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区。
4.1.4.1.3产业项目准入标准
园区禁止发展的产业类型: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特别是水污染严重的产业门类。优先发展的产业类型为:先进的起重机械科技研发、现代物流业。
择机发展的产业类型为:起重装备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其它生活性服务业等。
4.1.4.2产业布局及发展时序
一、产业布局在总体布局结构下,充分考虑各产业的发展需求,将规划区划分为西部工业区、东部尹岗工业组团和尹岗居住片区。其中西部工业区主要由大型起重机械生产、起重机械配件加工、仓储物流和产业服务等行业构成;东部尹岗工业组团主要从事起重机械零部件的生产;尹岗居住片区位于东西两工业区之间,其间由园区道路和绿化带阻隔。产业布局规划详见图4.2。
二、发展时序
本次规划强调分期建设、滚动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建设发展时序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具体发展如下:
1、近期
规划期限:2010-2012年
发展目标:利用现有工业企业发展基础,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打造起重机械园区,使其成为专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建设重点: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驻地的改造,封尹路向北侧300米左右,向南220米左右,总面积311.8公顷。近期发展规划详见图4.3。
2、中期
规划期限:2013-2015年
发展目标:依托交通、区位、环境优势,做好专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建设重点:重点建设纬二路、纬三路、工业路和、经五路、经六路等之间的区域,总面积391.2公顷;同时完成封尹公路的北迁工作。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和起重机械园区建设及相应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远期
规划期限:2015-2020年
发展目标:利用近期与中期的发展基础,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增强园区投资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度,形成全县的示范工业园区。
建设重点:完成剩余区域的建设,尤其是起重机械园区和物流园区的建设,总面积297公顷。建设时序详见图4.4。
4.1.5市政工程规划
4.1.5.1道路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1、专业园区的对外交通要重点解决与周边大中城市包括开封、长垣、封丘的联系问题,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的交通网络形成快捷联系是专业园区大批量物流出入的重要保证。
2、加强封尹公路对外交通分流,随着园区的建设,封尹公路将作为城镇干道,更多地承担内部交通组织的功能,其本身的对外交通功能需要进行逐步分流,以避免对外交通对园区内部交通的干扰。
规划近期保留封尹公路其对外交通功能,以保证起步区发展的需要;远期将封尹公路北移。
3、在现状封尹公路入口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占地面积1公顷。
二、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网规划
专业园区与周围城市的通畅联系是推动“区”“城”协调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园区发展的规划目标,实现园区各要素在区域的循环顺畅,规划利用黄陵镇和尹岗乡总体规划形成的干道系统作为工业园区与周围联系的通道。
在规划园区内现有的主干道有封尹路、工业路、经一路、经六路等,原黄陵镇总体规划中规划的道路有南北向的经一路、工业路、经六路等,东西向的封尹路、起重大道、纬三路和纬五路等。本次规划在城镇总体道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园区的道路进行加密和调整,使各级道路构成完整的道路体系。
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组成。规划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50米,其中封尹路、起重大道和工业路是园区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兼作园区主干路;规划横向次干道两条,红线宽度均为20米;支路红线宽度12米。园区主要采用方格网系统。
规划主、次干道间距为500-800米,支路间距为200-300米。规划道路总长35.04公里,路网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园区详细道路规划情况详见表4-2。道路交通规划见图4.5。
表4-2 道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 | 路名 | 红线宽度 | 布置形式 | 备注 |
1 | 起重大道 | 55 | 10-3-4-3.5-14-3.5-4-3-10 | 主干路 |
2 | 纬三路 | 30 | 4-3.5-15-3.5-4 | 主干路 |
3 | 封尹路 | 50 | 4.5-7-2 -23-2-7-4.5 | 主干路 |
4 | 纬五路(东段) | 30 | 4-3.5-15-3.5-4 | 主干路 |
5 | 经一路 | 30 | 4-3.5-15-3.5-4 | 主干路 |
6 | 工业路 | 30 | 4-3.5-15-3.5-4 | 主干路 |
7 | 经六路 | 30 | 4-3.5-15-3.5-4 | 主干路 |
8 | 经十路 | 30 | 4-3.5-15-3.5-4 | 主干路 |
9 | 纬二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0 | 纬五路(西段)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1 | 纬八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2 | 纬九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3 | 经三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4 | 经四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5 | 经七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6 | 经七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7 | 经八路 | 20 | 3.0-14-3.0 | 次干路 |
18 | 纬一路 | 12 | 2.5-7-2.5 | 支路 |
19 | 纬四路 | 12 | 2.5-7-2.5 | 支路 |
20 | 纬六路 | 12 | 2.5-7-2.5 | 支路 |
21 | 纬七路 | 12 | 2.5-7-2.5 | 支路 |
22 | 经二路 | 12 | 2.5-7-2.5 | 支路 |
23 | 经九路 | 12 | 2.5-7-2.5 | 支路 |
24 | 经十一路 | 12 | 2.5-7-2.5 | 支路 |
城市广场是市民活动、人流集散和交通组织的重要场所,分公共游憩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结合镇区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规划,镇区主要公共游憩广场为行政中心市政广场和科技城广场;主要交通集散广场为长途汽车站站前广场。
至规划期末,园区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15平方万米,占建设用地的11.5%,人均道路广场用地10.7平方米。
3、交通公共设施
停车设施:共设大型社会停车场2处,主要布置在商业区、出入口及汽车客运站等处。非机动车的停车宜分散布置(如加宽人行道),方便其使用。
加油站:公共加油站按服务半径0.9~1.2公里设置,选址应符合国家标准防火规范的要求,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规划结合过境交通流线,共规划、改造6处加油站,每处占地面积不小于0.2公顷。
4.1.5.2给水工程规划
1、园区用水量规划区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及未预见用水等。
至规划期末园区总人口虽达到10.7万人,但其中约有5.9万人为就业人口,居住人口只有4.8万人,根据现行规范并参照现状制定生活用水量标准,平均后园区日生活用水量取80升/人·日。预测园区生活用水量为8560m3/日。
根据《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参考同类型可比性强的园区并结合本园区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每平方公里为0.5万吨/日。本区工业用地约为6.1平方公里,工业用水量为6.1×0.5=3万m3/日。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6%计算,即0.23万m3/日。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三项之和的5%计算,即0.2万m3/日。
因此,规划区总用水量为4.29万m3/日
2、水厂、水源规划
按照《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0)》,起重专业园区供水将依托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供给,其中黄陵镇水厂现有供水规模为4万m3/日,尹岗乡水厂现有供水规模为1.5万m3/日,水源均采用地下水。
3、给水管网规划
为了满足规划区近、远期发展对水量的需要以及供水的安全,供水管网布置成环状,在规划区主次干道上敷设DN400-DN700的供水管道,其余道路下敷设管径为DN250-DN300的配水管。给水工程规划详见图4.6。
4、节水措施
园区地处黄河流域,有必要大力保护和科学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确保需求。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新建建筑内必须安装节水型用水器具和设备,并逐步更换现有建筑内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和设备。
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新建大型公共设施建筑和小区,建筑排水采用污、废分流体制,废水处理达标中水回用,用以景观、绿化、冲厕、洗车等,同时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工业耗水量。
4.1.5.3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综合考虑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就近排入陶北排和九支排,污水经管网收集至园区拟建污水厂处理,经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方可回用或排放。
2.污水工程规划
①园区污水量预测:
根据有关规范规定,园区污水量按供水量预测值的平均日数值乘以分类污水排放系数(取值0.8)确定。
则:预测远期2020年污水量为:0.8×4.29=3.4万t/d;
② 污水厂规划
规划的污水处理厂位于专业园区西南200m处,设计总处理规模为5万m3/d,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污水厂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规划于2013年初投入运营,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m3/d,二期2.5万m3/d(包括深度处理)规划于2015年底投入运营。
处理后的污水应充分考虑污水回用以节约水资源,回用水必须达到相应回用水标准后方可使用。
③污水管网规划
完善污水管网,管道尽量沿规划城镇道路平行敷设,污水管道在城区道路下的埋设位置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规定。规划收水范围包括起重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黄陵镇区污水量详见4.2.9.4章节,尹岗乡政府所在地污水量详见4.2.8.4章节),至规划期末污水收集处理率将达到100%。
④污水排放标准
凡由城镇污水系统接纳的污水,必须按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中的规定执行,对超标的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必须经过企业自行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接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必须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当地地表水控断面要求后方可排放。
3、雨水工程规划:
园区雨水就近排入陶北排和九支渠等。
①、暴雨强度公式:
q=1102×(1+0.623LgP)÷(t+3.2)0.6(新乡市暴雨强度公式)
式中: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重现期,取1年;
t:降雨历时(分)
其中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此处取10分钟;t2为雨水累计在设计管(渠)段以上管(渠)内的流行时间;m为大于1折减系数,一般取1.7,主要是修正雨水按满流计算的逐渐过程和在管(渠)内流行的不连续过程。
Q=Ψ×q×F
式中:Q: 某一管(渠)段设计流量;升/秒
Ψ:径流系数,取0.5
F:该管(渠)段的上游总汇水面积
②、雨水管渠系统规划
规划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高北低,坡降在1/2000~1/4000。由于地形平坦,坡降小,雨水排放宜划分为多个排水区域,充分利用河渠、坑塘做为接纳点,实现就近排放。设计雨水管径为DN600~DN1000。排水工程规划详见图4.7。
4.1.5.4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气源根据国家城市燃气能源政策,“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推广液化石油气”的规定,结合封丘县城燃气工程规划,黄陵镇拟从封丘县城铺设供气管道,园区可从黄陵镇通入管道供气。
2、耗气量
①居民生活用气量:
参照有关城市并结合封丘县和黄陵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园区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为2000MJ/人年,则居民生活用气量为:
Q1远=10.7万人x2000MJ/人年/365x47=12475标准立方米/天
②公共建筑用气量:
按居民生活用气量的15%计算,则:
Q2远=12475x15%=1871标准立方米/天
③工业用气量:
工业用气量与居民生活用气量的比例按4:6计算,则:
Q3远=12475x4/6=8317标准立方米/天
④公共建筑用气量:
按总用气量的5%计算,则:
Q4远=(12475+1871+8317)x5% =1133标准立方米/天
故总用气量为:Q远=23796标准立方米/天
3、输配门站及储配站
城市门站是城市输配系统的门户,储配站对门站输出的天然气进行接收、储存和计量,并为城市管网配气,考虑到黄陵镇的供气量不大,因此将储配站和城市门站合二为一。输配门站规划设在园区北部,占地面积0.3公顷。门站周围规划设置20米防护绿地。
4、燃气系统输配规划
①输配系统的组成及供气方式
天然气输配系统由中压天然气管网、低压天然气管网、储配站、区域调压站、专用调压站及输配系统设施等组成。
用户煤气采用区域调压站和专用调压站低压供气,部分居住组团采用楼栋调压供气,远期增设楼栋调压供气。
②压力级别
中压管网进入区域调压站最低压力0.4MP,区域调压站出口即低压管网起点压力为0.005MP。
为确保供气安全可靠气压稳定,燃气管网的布置采用环状为主,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方式。燃气干管宜靠近用气大户,主干管应连成环状。
燃气管道尽量避免布置在快车道和繁华主干道下,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下,燃气工程规划详见图4.8。
4.1.5.5电力工程规划
一、电力负荷预测(1)负荷预测
生活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取500Kwh/年,预测生活用电负荷为1.44万Kw。
其他用电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根据用电水平法进行校对,负荷密度取:
公共设施用电:0.8万Kw/Km2
工业用电:1.05万Kw/Km2
仓储用电:0.3万Kw/Km2
道路广场用电:0.05万Kw/Km2
经推算得出专业园区规划期末用电量约为9.1万KW;其中工业用电负荷为:3.91万KW。
(2)变电站规划
根据对园区的用电预测结果,现状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在园区南部新建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2x25MVA,占地面积0.4公顷。
(3)供电线路规划
园区35KV电力线路沿区内道路供给,规划供电线路设南北向道路的北侧或东西向道路的西侧,配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高压线路下边不允许建构筑物,且留一定宽度高压走廊、确定35KV线路走廊宽度18米。
4.1.5.6信息工程规划
信息工程是当今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中,加快信息化建设过程,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建设具战备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工程规划应在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同时,更注重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起重专业园区信息工程发展规划如下:1、邮政发展规划
根据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布局和邮政发展要求,园区规划期内邮政发展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邮政设施需求愈来愈高。现有的邮政设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布置邮政局所、更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行业服务水平,扩大邮政服务业务。
规划期内,新设邮政所1处,位于封尹路与工业路附近,占地1062平方米。另外,在园区主干道上每隔500米设信箱一个,住宅单元入口处设报箱。
邮政行业应加快分捡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运输车辆,积极拓宽业务,扩大经营规模。
2、电信发展规划
规划期内新建1处电信分局,占地0.3公顷。远期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万门,市话普及率达45部/百人。
园区内通信线路全部采用管道敷设于东西道路南侧,南北道路西侧,实现光缆到小区,光缆到大楼,提供高速宽带网服务,合理布局电信接入网点。主要街道每隔100米设一IC卡电话亭,方便居民生活,开通可视图文电话。
3、移动通信发展规划
到规划期末,园区需建移动通信基站。随着移动通信竞争的深入,未来的移动通信将形成中国电信、网通、联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格局,移动通信事业将出现高速发展局面。规划应充分考虑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建设和基站建设,所有移动通信线路应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电力、电信规划详见图4.9。
4.1.5.7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一)、环境卫生设施现状(1)环卫设施标准低,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且布局不合理。
(2)环卫专业人员不足,日常清扫得不到保证。
(3)环卫工作观念陈旧,缺乏经济意识,垃圾粪便综合利用率差。
(4)垃圾车运输时密封不好,使少量垃圾沿途飞扬、洒落,污染环境影响市容。
(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依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编号GJJ27—89)中的各项设施的要求,到2015年逐步实现垃圾收集容器化,清扫清运机械化,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市容环卫管理科学化的目标,按照突出重点、以建带改、量力而行、讲究实效的原则,根据城市今后发展规模、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逐步实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环境卫生体系。
(1)垃圾中转站
规划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1座,总占地面积1.1公顷。
(2)公共厕所
按照常住人口每2500—3000人设置一座,在主要繁华街道每300—500米设置一座,一般街道每750—1000米设置一座。共规划公厕32座,每座公厕占地面积30—50平方米。
(3)果皮箱
设置标准:A、商业大街间隔25—50米
B、交通干道间隔50—80米
C、一般道路间隔80—100米
(4)环卫车辆
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园区人口2辆/万人配备垃圾车的规定,共需22部环卫专用车。
(5)环卫工人休息点
每万人设置一个,每处占地面积20—30平方米,结合公厕,垃圾中转站设置共25个,总占地面积750平方米。
(6)环卫人员
按园区人口的3‰配备,到2020年共需环卫专业人员321人。
(7)垃圾收集器
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化,以袋装颜色区别分类收集,在居住区中心须设置垃圾箱,其位置、功能及造型应满足收集方便、运输无阻、位置合适、美观大方、卫生的原则。
4.1.5.8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1、按照“园区与自然共存”的原则,注重区内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大环境绿化,增加绿色空间。
2、依托园区自然环境条件,将生态绿化引入生活区,形成绿化、休闲网络,并形成“区内现绿地”的总体风貌特征。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园区绿色空间体系。
二、结构与布局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和景观风貌的规划布局,绿地系统形成“三轴加多点”的结构。
“三轴”:规划利用起重大道为东西向建筑景观绿化轴,利用对两条渠的改造,形成南北向的绿化景观轴,三轴在园区内形成双十字形的结构形态。
“多点”:依托园区中心设置园区和片区两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包括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
三、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根据其本身的自然资源潜力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以及其他城市的相应指标,确定主要绿地规划指标为:
园区绿地规划期末人均为6.1平方米,规划期末园区绿地率大于35%;绿化覆盖率大于45%。绿地系统规划详见图4.10。
4.1.6综合防灾规划
4.1.6.1消防工程规划
消防站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设施,为了使消防站的设置适应迅速扑救火灾的需要,保护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消防队尽快到达火场,即从报警起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一般原则。1、消防站的选址
规划的消防站选择在责任区的适中位置,消防站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消防站边界距小学、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在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的地区,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上风或侧风方向,与危险品或易燃易爆品的生产储存设施或单位保持200米以上的间距。
根据规划要求,设小型消防站一处,面积3000平方米,位于园区中部。
2、对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要求
园区路网的道路宽度、正常流向和流量,应不影响紧急状态的消防通行。消防车最低时速不应低于35km/h-45km/h。街区内的消防通道中心线间距不得超过160米,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12米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15米。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要根据园区功能分区、建筑布局、车流和人流的数量等因素确定,力求达到短捷畅通;道路的走向、坡度、宽度、交叉、拐弯等,要根据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合理设计。具体要求是:建筑物的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其路边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5米,道路上空如有障碍物时,障碍物的静高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辆的压力。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米,如穿过门垛时,净宽不应小于3.5米。
3、消防用水规划
消防灭火用水总量可用下式计算:
W=3.6NQT(吨)
式中:W── 一次灭火用水总量(吨)
N──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
Q── 一次灭火用水量(L/S)
T──火灾延续时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和起重园区人口规模及性质,确定N 取2次,Q取50(L/S),T取2小时,则计算W为720吨。城市给水专业规划中生活用水量标准中已包含消防用水。
4、室外消防给水网规划
a、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b、环状管网的输入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干管仍能供水。
c、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5、室外消火栓规划
a、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并靠近十字路口,道路宽度超过60米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
b、消火栓距道边不应超过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米。
c、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120米。
4.1.6.2抗震防灾规划
1、地质状况封丘县属第四系地层,黄河冲积陆地,覆盖层较厚。西有原阳县齐街至本县山庄压性断层,经应举、王村乡境内,是一条北东向较大的断层。南有荆隆宫至清河集压扭性断层,经司庄、曹岗,是一条东西向断层。东南开封县到本县李庄乡有一条体系不明的构造断层,是一条北东向断层,和荆隆宫至清河集断层交叉于李庄乡。东北有潘店乡至长垣县恼里集压性断层,经油坊、留光乡境内,又是一条北东向断层。根据封丘县地质构造特点和《河南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封丘县地震基本烈度按七度设防。
2、抗震防灾规划的基本目标:
基于封丘县的潜在地震危险,规划区贯彻“预防为主,平震结合的方针”。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当遭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影响时,生命线工程能维持基本功能,重要工矿企业的生产基本不受影响,或能迅速恢复生产,不发生较大次生灾害,人民生活正常。当遭遇基本烈度九级地震影响时,不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城市机能不瘫痪,人民能维持低标准生活和生产条件,能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创造条件。
3、抗震防灾的主要措施:
a、建立健全抗震防灾机构,确保抗震防灾工作的有效实施,以达到统一指挥,及时疏散,转移物资,确保安全的目的。抗震防灾指挥部设在镇政府大楼。
急救医院设置两处,分别设在镇卫生院和规划的医院。同时,结合建筑组群设置诊所,负责地震灾害时救护工作。
b、防震疏散通道与场地
疏散通道应便捷安全,园区主干道及对外交通应达到遇震害不影响机动车通行,以完成人员救护、物资运转等工作,结合园区建设,在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均匀布置公共绿地、停车场等,以备紧急状态时居民能及时疏散到安全空间。
疏散道路:园区各主次干道。
避难场所:主要包括体育场、公园、广场、学校操场、机关厂矿的空地等。
c、加强工程抗震管理
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与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要做到“五同时”。对现有建筑物要按设防标准进行抗震加固,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要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新建工程要避开断层带。
d、做好抗震防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抗震科学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人民的抗震意识,使居民具备对未来震灾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做好地震预测和预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震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4.1.6.3防洪工程规划
1、现状:园区内堤弯北支、天然渠和天然九支渠为黄陵镇境内过境排涝渠道,园区还有陶北排等21条排涝支渠,这些排涝渠道由于年久失修,渠底淀淤,渠身堵塞,一遇大雨,水流不畅,往往水漫成灾。
老园区地势低洼,雨水排放系统不健全,泵站提排设备不配套,加之沿渠单位、居民侵占河道,造成各支排河道淤塞,排水标准下降。
2、防洪工程规划
为了确保汛期安全,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根据《城市防洪设计规范》,坚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防洪方针,规划对境内的黄河堤防(包括临河堤和防洪堤)进行加固整修,清除行洪障碍,加强河道维护管理,确保河道畅通无阻;把大堤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的水平。
天然渠采取清淤河道,加高加固堤防工程具体标准是两岸堤顶加高到0.8-1.2米,堤顶加宽到5米;内外坡为1:2.5。通过规划建设把天然渠防洪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天然渠九支和陶北排等排渠按5年一遇标准进行河道开挖疏浚,10年一遇标准设置堤防。
加强园区河道防洪排涝治理,建设完善的园区污雨水排放系统,并与河渠结合,形成通畅的排水体系。综合防灾规划详见图4.11。
4.1.7环境保护规划
4.1.7.1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达到环境、社会、经济三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规划目标
重点加强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期末各项环境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4.1.7.2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的划定,是针对专业园区发展建设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环境要求,使环境保护和园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其中:
一级标准区:公共绿地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区:包括园区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划
IV类水体控制区:专业园区地表水水质应达到IV类。
3、声环境功能区划
按照环境噪声区划的要求,规划区共分为四类噪声功能区。
一类控制区域:主要以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行政办公为主,控制指标为昼间55dB(A),夜间45dB(A);
二类控制区域:包括商业金融、集市贸易、商住工混杂的区域,控制指标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三类控制区域:主要为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等区域,控制指标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四类控制区域:包括交通道路两侧,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控制指标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
4.1.7.3环境保护规划
一、空气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控制目标
近期(2012年)专业园区废气达标率应控制在100%。远期(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TSP)等各类大气因子年平均浓度均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保护措施
① 积极推广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根据可操作性原则,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推广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园区燃气。
② 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洁净生产工艺。
本次规划不设集中供热,入驻企业已建锅炉应强化脱硫除尘、节煤等新技术,烟尘治理率达到100%。拟入驻企业不得新建燃煤炉窑,已建燃煤炉窑企业应逐步淘汰燃料方式,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
③ 加强绿化建设,减少总悬浮微粒(TSP)污染。
从生态效应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楔形绿地、环城林带,改进规划区街道设计、建筑布局等方法对空气流动做适当调控,不断促使专业园区内部和郊区新鲜空气的自然交换。
二、水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控制目标
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园区的污水处理率2020年达到100%。地面水环境质量近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远期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要求。
至规划期末,园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2、保护措施
①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
发展污水处理资源化事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产污量,降低末端治理负担。按行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推行一水多用方式,此外改革用水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等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② 根据总体规划,完善污水收集和治理系统,提高生活污水治理率。
③ 从保护水源和节约用水入手,综合整治水源和水质。
三、噪声防治规划
1、规划控制目标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为100%,主要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为95%,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
2、保护措施
① 加强管理,控制新的噪声源产生,开发降噪新技术。
② 在主要交通干线及噪声源周围种植防噪林木,减轻噪声污染。
③ 根据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
1、规划控制目标
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力争使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生活垃圾收集后依托封丘县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对工业废物的管理,对具有危险性的喷涂废弃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堆放、储存,不得随意扔弃,应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2、保护措施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生态系统中没有绝对的废弃物,上一级工艺流程中的废弃物可能就是下一个流程中的原材料之一。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必须对垃圾进行适当处理,使之变废为宝,成为可以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
①建立固废综合利用系统。加强工业废渣、粉煤灰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采取源头管理的方法增加回收利用。
②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包装、分类存放、统一回收。
4.1.7.4环境保护对策规划
按照环保设施先行的原则,优先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和完善污水管网,实现污水的100%集中处理。根据专业园区发展要求,规划工业用地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为主,主要发展起重机械制造、起重配件生产、仓储物流业等,对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专业园区总体规划要求的行业禁止进入。
4.2相关规划概述
4.2.1封丘县总体规划(2004-2020)
在《封丘县总体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2010
年的建设目标为:基本建
成城北专业园区、县东
起重专业园区两大符合新
型工业化要求、各具特色、
极具增长潜力的全县产业
示范区。其中县东起重产
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和尹岗
乡之间,沿封尹公路分布,
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县域重点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酿酒等特色产业。
发展目标: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58.4亿元,年均增长6.5%;2020年达到122亿元,年均增长7.5%。
一、封丘县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1、实现区域经济振兴战略(规划文本第九条)
依托封丘县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和强化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商贸为主体”的主导产业,以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优势,推进县域经济的全面振兴。
2、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第十条)
按照我国城市化及《新乡市城市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强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把推进城市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和主要的发展机遇。努力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体系网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集聚力、辐射力和在大的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经济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第十一条)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化县域整体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合理安排发展时序,努力把封丘建设成为既体现文明又具有良好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城市。
4、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第十二条)
突出重点,突出优势,把发展重点放在与区域经济布局相一致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打破平衡状态,争取在一些点上率先发展起来,寻求最好的发展机会,以点带面的发展途径来带动整体发展。在经济发展上,突出重点区域发展,形成具有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城镇建设上优先发展县城,重点培育中心镇,合理建设建制镇,整合带动一般镇,促进有序发展。
5、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文本第十三条)
——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力争保持在8%以上,到2010年全县达到58.4亿元,人均达到7500元,到2020年全县达到122亿元,人均达到146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
——社会进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县域总人口到2010年控制在78万人以内,2020年控制在83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保持2个百分点的持续增长速度。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社会养老、失业及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人口素质:人口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在75岁以上,每千人医生数达到4人以上,形成完善的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
6、城市建设目标(规划文本第十四条)
(1)建设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中等城市,通过推进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聚集,不断完善城市的扩张,使之形成新乡、开封两城市群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和能够带动全县发展的中心城市。远期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
(2)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既要充分体现大片公共绿地和河渠水面协调映衬的自然景观特色,又要体现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特色。
(3)建设与之相应的道路交通、城市绿地、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总体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布局的不断调整,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城区工业发展,按照现代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工业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区。
7、县域综合经济分区(规划文本第十六条)
依据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现状及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全县分为三个经济区。
(1)北部高效农、副业经济区:包括黄德镇、陈固乡、居厢乡、戚城乡。全区土地面积200.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总人口12.2万人,其中驻镇人口1.39万人,占全县驻镇人口的10.1%。该区农业基础好,生产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交通优势。利用这些条件,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商品集散型城镇方向发展。
(2)中部综合城镇经济区:包括城关镇、黄陵镇、应举镇、赵岗镇、城关乡、獐鹿市乡、娄堤乡、回族乡、留光乡、王村乡、鲁岗乡、冯村乡、潘店乡、油坊乡、尹岗乡。全区土地面积617.19平方公里,总人口44.8万人,其中驻镇人口9.16万人,占全县驻镇人口总数的66.9%。该区城镇基础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全县工业的中心区,是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今后发展的重心区。应向以机械加工、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产业为主的综合型城镇方向发展。
(3)南部沿黄生态农牧业经济区:包括陈桥镇、孙庄乡、荆隆宫乡、曹岗乡、李庄乡、司庄乡。全区土地面积402.71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人,其中驻镇人口3.14万人,占全县驻镇人口总数的24.8%。该区所有乡镇均临黄河滩区,相对农业基础较差,土地后备资源较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发展缓慢。该区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形式构筑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无公害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限制在沿黄故道鸟类湿地保护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开发,向以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方向发展。
二、公用工程规划
1、供水工程规划:
水源选择地下水,规划修建一座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的封丘县第二水厂,占地2.0公顷。近期水厂设计建设规模为5万m3/d,远期为10万m3/d。以黄河水作为水源,加强给水管网建设;到2010年,中心城市供水普及率100%。
2、供气规划
完善天然气门站及管网建设;2010年,核心城区燃气普及率80%以上。
3、供热规划
集中供热起步阶段利用化肥厂余热和石油液化气局部供热,随着城市的发展并结合封丘实际,因地制宜利用秸秆为原料建造热电厂。热电厂选在火王庄附近,供热能力为780t/h。
热网工程封丘县城热网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供热范围为世纪大道以北地区, 二期工程供热范围为世纪大道以南地区。近期间可解决世纪大道以北区域用热。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70%。
4、污水处理工程
完善城市污水管网,逐渐实现雨污分流;规划在城区东南部,振兴路南侧、天然渠西侧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即近期污水量为4.8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1.27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近期为3.5万立方米/日,远期为12万立方米/日,污水经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天然渠。2010年县城污水处理率80%。
5、垃圾处理
封丘县城区2020年日产生活垃圾将达312.5吨,规划垃圾处理场1座,位于城区西南部,占地面积5.08公顷。
三、封丘县环境保护规划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突出重点,推进工业清洁化生产,强化环境管理。
1、大气环境控制目标:规划期末大气环境质量稳定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2010年达到85%,2020年达到95%以上。烟尘控制区达到95%以上,以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无论长期或短期暴露均不致造成危害。
2、水环境控制目标:规划期末境内的天然渠、文岩渠等地面水应按照不同区域使用功能分别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严格控制废水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城区饮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3、噪声控制目标:加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商业噪声的管理,治理重点噪声污染源。至规划期末,城市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小于55db(A),声达标区达到城镇建成区的40%,远期达到55%以上。
4、固体废弃物控制目标: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落实鼓励开发综合利用产品的政策。近期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远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通过以上各个分项目标的实现,进而创造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人居环境,从而保持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2.2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根据《新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封丘县的各项规划指标,结合封丘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确定封丘县规划期间要努力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主要有:一、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分解耕地保护指标,强化耕地保护,从紧控制耕地占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新乡市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到2010年和2020年,封丘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3440公顷。强化基本农田管理,积极推进高产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间,封丘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6507公顷。
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
到201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9016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1560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3788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不低于130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3411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66平方米。
到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9546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1558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4468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不低于830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3961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55平方米。
合理安排全县非农业建设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省级专业园区、重点建制镇及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保障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合理保障一般乡(镇)用地。
三、落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确保占补平衡
优先复垦废弃土地,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行耕地占补平衡。
到2010年,全县建设占用农用地不超过44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不突破351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368公顷。
到2020年,全县建设占用农用地不超过1236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不突破948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995公顷。
土地利用规划“第三节 优化农用地布局”中提出:
将封丘县专业园区(含控制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357.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封丘起重专业园区为新乡市定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尹岗乡交界处,重点发展以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装备制造工业。总建设规模为1000公顷,其中起步区213公顷,发展区550公顷,控制区237公顷。
4.2.3封丘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以支柱产业和专业园区为依托,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注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工业增长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发挥特色工业集聚效应,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努力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封丘作为一个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县,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将成为封丘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工业强县进程,重点搞好几个重点产业及相应的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秸秆发电厂建设,服装加工,配合金银花生产基地建设完善深加工项目,起重企业的改扩建项目等。
4.2.4尹岗乡总体规划(2008-2020)
4.2.4.1尹岗乡城镇概况
1、地理位置尹岗乡位于封丘县东部,黄河西岸,地处黄河下游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6′,北纬34°53′。东濒黄河,隔黄河与山东东明相望,南接李庄乡,西连黄陵镇,北跨封丘县界与长垣县恼里乡相邻。乡政府所在地大庄村距离封丘县城区28Km,距封丘县副中心城镇黄陵乡建成区10Km。
2、自然条件
尹岗乡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北半部,地势较平坦,黄河大堤在境内由南向北穿过,大堤以东是黄河河床和河滩地区,海拔高程在69—82.5米,大堤以西为平原地区,海拔高程在62—72.5米。总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坡降0.1%—0.2%。尹岗乡地质粘着,土壤属于菜园性湿潮土,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5℃--14.5℃,一月份平均气温-1℃,七月份平均气温27.2℃,无霜期为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15.1mm。
尹岗乡境内有黄河、红旗总干渠、东滩引水渠以及张庄排渠、尹岗排渠等河渠流过,并有鱼塘坑池等水体。
尹岗乡总面积为44.33平方公里(4432.6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360.78公顷,占总面积的75.8%,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90.36公顷,占总面积的11.1%,交通用地6.54公顷,占总面积的0.2%,水域320.89公顷,占总面积的7.2%,林地207.66亩,占总面积的4.7%,园地14.13公顷,占总面积的0.3%,未利用土地(含废置地、苇地等)32.27公顷,占总面积的0.7%,人均耕地1.76亩/人。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①、人口:尹岗乡辖29个村民委员会,1个自然村。
现状乡域内非农业人口1450人,主要集中在乡政府所在地大庄,随着乡政府所在地向专业园区的迁移,规划将刘岗、段寨、陈岗、张岗和李堂等村庄纳入镇建设范围,2010年规划镇区人口5000人,至2020年城镇人口将达到2.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2.3%。
②、经济总量:2007年,尹岗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265.2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400万元,占总值的66.2%,工业企业以机械制造(起重设备)最为突出,其他工业项目相对欠发达。农业总产值8865.22万元,占总值的33.8%,其中种植业6987.2万元,畜牧业产值1369.5万元,两者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8.8%和15.5%,而林业比重只占5.7%,反映了新城镇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补充的基本结构特征。全乡2007年粮食总产量13957吨,经济作物总产量5334吨,农民人均收入2853元。
第三产业以运输业和商业、餐饮业为主,其中运输业收入115.53万元,反映了尹岗乡第三产业以运输业为主的结构特征。
4、城镇建设
尹岗乡政府所在地大庄村地处乡域中心,工业区位于乡域南部,与黄陵镇工业区相邻,封尹公路直至大庄,距离封丘县城区28公里。作为尹岗乡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了全乡大部分的公建设施,并且拥有建材等乡镇企业。
4.2.4.2规划背景、范围、期限及发展规划
1、规划背景根据新乡市委书记吴天君2007年底在封丘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加快专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其中包括黄尹之间的起重专业园区),并于2008年4月开展了尹岗乡总体规划工作。
2、规划范围
根据尹岗乡建设现状及远期发展需要,确定本次总体规划分为乡域与乡政府所在地两个规划层次。
乡域规划范围:尹岗乡行政辖区范围,面积44.33平方公里。
乡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南以封尹公路南400米为界,北至规划的起重大道,西接黄陵镇起重工业园区,东至和平大道以东500米,总面积约2.99平方公里。规划期间,尹岗乡共安排用地指标36.04公顷归封丘起重专业园区使用,该指标纳入尹岗乡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分两阶段实施,即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4、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优先发展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着力点,带动城镇化发展,优化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三化互动、工业优先”。在总体策略上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发挥产业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品牌,促使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方向为稳步发展起重机械、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依托地方特产,发展金银花加工业,为以后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下基础。加快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4.2.4.3空间发展战略及产业空间布局
一、空间发展战略尹岗乡本次规划面积为44.33Km2,现状共有29个村民委员会,1个自然村。除碾庄外所有村庄均在黄河大堤以外,其中位于乡中部的大庄、前王、刘岗、李堂、张岗等村庄已经连成一片,艾村、孙岗、西赵岗、陈岗等村庄已经连成一片,张王庄、西蒿寨、东蒿寨等村庄已经连成一片,乡域南部和北部的几个村庄相对较为分散。原乡政府等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大庄,工业企业则沿封尹公路布置,已于西部黄陵镇工业用地连为一体,形成封丘县的起重工业园。
规划将乡政府所在地迁至段寨村北,和平大道与规划的起重大道交口附近。规划以此为中心,以和平大道为南北向发展轴,以封尹公路、起重大道为东西向发展轴,搭建“一中心、三轴带”的空间结构。沿封尹公路、起重大道向西与起重工业园连接。乡建成区将沿和平大道向两侧扩展,周围零散分布的村庄居民点将逐步集中到乡建成区。
在村镇的发展中,村庄已有迁移合并的趋势,通过规划,加速合并,不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加以引导。在乡建成区建设环境优美、服务设施便利的居住区,以吸引各村的居民。对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人口规模较小的自然村等,创造条件迁村并点,发展中心村。
对于工业聚集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鼓励各村居民打破村域的限制,将散落在各村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工业区内。
二、产业空间布局
尹岗乡是以工业为基础,工农业全面发展的乡镇,又因处于黄河南岸,受雇于新乡南部的黄河滩区,生物资源和牧草资源也很丰富,亦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因此经济目标的实现主要考虑工业、农业和生态观光三个方面。全乡可分为农业产区、旅游生态观光区、综合城镇经济区等三个经济分区。
1、农业产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城市、交通占地的不断增加,乡域内的耕地在逐年减少。规划中重点保护一、二级基本农田,依靠农作物与经济作物优化组合,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乡的农业产区可分为粮食蔬菜产区,园地、林地区及综合生态农业区。
粮食蔬菜产区:粮食蔬菜产区包括了《尹岗乡土地利用规划》(2007-201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及一般耕地,其中包括了部分村庄退宅还田的面积,总面积有所增加。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油料及各种蔬菜。规划中农田耕种要打破村、队的界限,由原来的分散种植转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大面积种植。农作物的品种力求多样,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园地林地区:结合现状建设果园及经济林地,果树主要树种有桃树、葡萄、苹果、梨等。在主要公路两侧、高压线下及河渠沿岸规划为防护林地。
2.旅游生态观光区
在黄河大堤东侧布置综合生态农业区,以观赏型,花园型作物为主,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促进作用,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挖掘农业的文化内涵,并且以生态农业园区为龙头,带动全乡的农业科技现代化。
3、综合城镇经济区
综合城镇经济区包括城镇建设区和工业区。尹岗乡的工业企业现状布局零乱,21家企业中仅有8家位于工业区中,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规划将乡域内的企业逐步向起重工业产业聚集区集中。起重工业产业聚集区布置在封尹公路及起重大道两侧,西与黄陵镇工业区连成一体,东至大庄、杜辛庄、东杨庄村西一带,同时在沿和平大道两侧布置城镇建设用地。
4.2.4.4尹岗乡公用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尹岗乡给水工程规划如下:
1、尹岗乡现有水厂一座,供水规模为1.5万m3/日,该水厂承担着乡建成区及附近村庄的联片供水。
2、设计乡域内供水管网不能到达的以及偏远的村庄仍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
3、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工程的村庄,选择手动泵的分散给水方式,但要确保给水水源安全。
4、各村庄应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村庄饮用水源地周围留有宽1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
5、用水量估算
本次用水量只考虑输水管网能够到达的乡政府所在地,用水量从人口、市政和未预见水量三方面考虑。
根据规范并参照县城居民制定的生活用水标准,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取100升/人·日,至2020年尹岗乡政府区域人口规模为2.1万人,则生活用水量为2100m3/日。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6%计算,即126m3/日。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二项之和的5%计算,即111m3/日。
尹岗乡规划建成区总用水量为2337m3/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尹岗乡目前无污水处理厂,乡域内生活污水大都就近排入坑渠河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规范乡域排水体系,规划尹岗乡排水工程如下:
1、规划乡建成区生活污水排入起重园区污水处理厂,自行完善污水管网。污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则污水排放量为0.19万m3/日。经起重专业园区拟建的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做到雨污分流。
2、较远村庄可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排水沟渠,逐步完善排水管网,以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为主,条件尚不具备的村庄,近期选择雨污合流,远期实现雨污分流。
3、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生物滤池、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等先进经验,建设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三、供电、通信工程规划
尹岗乡现状仅有10KV供电线路两条以及邮政所、电信所各一处。
供电规划将依托现有供电设施,理顺各高压线路。利用起重园区拟建的35KV变电所扩大尹岗乡政府区域内的供电范围。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和电网改造,全乡供电沿乡村公路进行架线,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可靠,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并在各中心村设配电台区。各村庄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变电站。
通信工程规划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充分满足社会信息化需求,与城镇布局相配套的,服务全乡的信息通信网络。大力提高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数、数据网用户数等。规划在起重工业园区设电信支局,电话装机容量近期为30门/百人;远期为40门/百人,在各中心村设电信营业厅和邮政代办点。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及路由组织的调整,使网络结构清晰,路由组织合理,为今后3G网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全面巩固和发展城乡广播电视覆盖,逐渐完善数字卫星接收设备,有条件的升级改造为小片广播电视网,使绝大多数村民能收看到多套电视节目。
规划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及发展水平,按实际需求分别设置邮政局所,居住小区开发建设时,应同步建设邮政所、信报箱群,建立零售报刊杂志、邮票等便民网点和信件收集系统。
四、燃气规划
以封丘县城通过的“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本乡规划气源,燃气输配系统由中压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等设施组成。燃气管道采用环状中压一级系统,管网的铺设方式主要采用地下沿道路敷设,从黄陵镇接入尹岗乡的燃气管道沿主干路布置,以支管输送至各用户,干管埋深不小于0.8米。中低压调压站主要起到连接中压燃气管网,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控制管网流量的作用。燃气管道无法铺设至较远的村庄可采取罐装液化气或煤炭方式自给。
五、道路交通:乡域之内现有公路6条,其中乡级公路有封尹路、尹獐路,封尹路是尹岗到封丘县城的公路,长度2200米,路面宽9米;尹獐路为彭庄至王李寨的公路,长度7000米,路面宽7米,其他为村村公路。
六、学校及卫生院:乡域内现有中学两所,分别为尹岗中学、建勋中学,有小学13所。有一所卫生院,为尹岗乡卫生院,占地5661平方米。
4.2.4.5尹岗乡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范围为尹岗乡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47.51平方公里。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二、土地利用结构及调整
规划期间,尹岗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见表4-3。
表4-3 尹岗乡近远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地 类 | 2005年 | 近期增减2-1 | 近期(2010年) | 远期增减3-2 | 远期(2020年) | 规划期间增减3-1 | |||||
面积 (1) |
比重 | 面积(2) | 比重 | 面积(3) | 比重 | ||||||
土地总面积 | 4750.66 | 100 | 0 | 4750.66 | 100 | 0 | 4750.66 | 100 | 0 | ||
农用地 | 合计 | 3656.3 | 76.96 | 25.92 | 3682.22 | 77.51 | 5.48 | 3687.7 | 77.63 | 31.4 | |
耕地 | 2958.84 | 62.28 | -0.8 | 2958.04 | 62.27 | -14.52 | 2943.52 | 61.96 | -15.32 | ||
园地 | 54.87 | 1.15 | 20 | 74.87 | 1.58 | 20 | 94.87 | 2 | 40 | ||
林地 | 306.15 | 6.44 | 100 | 406.15 | 8.55 | 0 | 406.15 | 8.55 | 100 | ||
其他农用地 | 336.44 | 7.08 | -93.28 | 243.16 | 5.12 | 0 | 243.16 | 5.12 | -93.28 | ||
建设用地 | 合计 | 653.24 | 13.75 | 0.00 | 653.24 | 13.75 | 63.91 | 717.15 | 15.1 | 63.91 | |
城乡建设用地 | 小计 | 601.53 | 12.66 | -20 | 581.53 | 12.24 | 18.91 | 600.44 | 12.64 | -1.09 | |
农村居 民点 |
593.2 | 12.49 | -20 | 573.2 | 12.07 | -52.37 | 520.83 | 10.96 | -72.37 | ||
采矿用地 | 8.33 | 0.18 | 0 | 8.33 | 0.18 | 0 | 8.33 | 0.18 | 0 | ||
其他独立用地 | 0 | 0 | 0 | 0 | 0 | 71.28 | 71.28 | 1.5 | 71.28 | ||
交通水利地 | 51.71 | 1.09 | 20 | 71.71 | 1.51 | 45.00 | 116.71 | 2.46 | 65 | ||
其他用地 | 441.12 | 9.29 | -25.92 | 415.2 | 8.74 | -69.39 | 345.81 | 7.28 | -95.31 |
(1)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乡农用地面积为3656.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96%;规划到2010年增加到3682.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51%;到2020年增加到3687.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63%。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2020年农用地分别增加25.92公顷、31.40公顷。
(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乡建设用地面积653.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5%;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稳定在653.24公顷;到2020年,增加到717.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0%。与2005年相比,到2020年建设用地增加63.91公顷。
(3)其他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乡其他用地面积441.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9%;规划到2010年减少到415.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4%;到2020年,减少到345.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8%。与2005年相比,其他用地面积分别减少25.92公顷、95.31公顷,减少的其他用地转化为林地、园地和耕地。
三、农田保护调整及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2005年尹岗乡耕地面积为2958.84公顷,封丘县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为2878.84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乡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9.2公顷,耕地保有量为2958.04公顷;到2020年,全乡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5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34.68公顷,耕地保有量为2943.52公顷,能满足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尹岗乡2005年基本农田实有面积2852公顷,封丘县规划下达尹岗乡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2658.78公顷,两者相比,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减少193.22公顷。
规划期间尹岗乡将基本农田调整如下:
——调出的基本农田
全乡共调出基本农田面积为323.37公顷,调出比例为11.34%。其中一是将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6.67公顷基本农田调出;二是基本农田缓冲区所涉及的21.73公顷基本农田调出;三是将中心村所涉及的238.67公顷基本农田调出;四是将其他用地所涉及的56.30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调入的基本农田
全乡共调入基本农田面积130.15公顷,调入比例为4.56%。
在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过程中,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坚持选择高等别耕地进行补划,调出的基本农田与调入的一般耕地的质量等别相对应,在确保调入位置的一般耕地等别不低于调出的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农田的调出。从总体上看,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高于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优化调整后,做到了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但质量却有所提高。
4.2.5黄陵镇总体规划(2008-2020)
4.2.5.1黄陵镇规划概况
1、地理位置黄陵镇位于封丘县城东部,镇政府驻地黄陵村距县城23公里。东北与长垣县恼里乡接壤,东邻尹岗乡,南邻李庄乡,西邻油坊乡,北邻留光乡。镇域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区域总面积52.9平方公里。
2、自然环境
该镇地形为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天然九支、九支三斗等,陶北排由南向北穿过镇域西部和中部汇入天然渠。地下水位埋深2米左右。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①、人口:黄陵镇全镇7850户,总人口34997人,辖30个自然村,其中镇区1.06万人,占总人口的30.3%,农业人口24397人,占总人口的69.7%。
随着封丘县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迁村并点(将人口少、规模小的村庄进行拆迁合并到规模较大村庄)工程的实施,以及县东起重园区和黄陵镇工业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务工,逐渐成为城镇居民,人口增长率将会很快提高。根据黄陵镇提供的近几年人口分析,近期年均人口增长为4250人,中远期(2013-2020年)年均人口增长为5600人,至规划期末,预测黄陵镇区人口约为3.37万人(包括工业园区人口数)。
②、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黄陵镇是封丘县较大的集市,其规模仅次于县城,是封丘、长垣、兰考、东明四县边界的贸易中心。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农业、畜牧养殖业等)稳定增产,第二产业(起重设备、金银花酒和饮料配置等工业企业)方兴未艾,第三产业(商业、餐饮业等)欣欣向荣。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7300万元,工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比2003年的1809元增长31%。
4.2.5.2规划背景、范围、期限及发展规划
1、规划背景《封丘县总体发展规划(2004-2020)》中明确提出“封丘县要建两个工业园区,城北工业聚集区和县东起重专业园区”,其中县东起重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沿封尹公路分布,面积约3.6平方公里。根据封丘县总体发展思路,以及国家建设部《镇规划标准》(2007年1月颁布)的有关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黄陵镇的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使黄陵镇健康、有序的发展,特编制了《黄陵镇总体发展规划(2008-2020)》。
2、规划范围
根据黄陵镇建设现状及远期发展需要,确定本次总体规划分为镇域与镇城区两个规划层次。
镇域规划范围:黄陵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52.92平方公里。
镇城区规划范围:城区规划沿封尹公路以北和九支排以东以发展工业用地为主;居住用地沿九支排以西有序向南、北延伸发展为主,城市用地向北发展到过境公路,向西发展到经一路,向东发展到经十五路,向南发展到纬五路。规划镇城区用地规模近期为4.4平方公里,远期为8.5平方公里。
规划期间,黄陵镇共安排用地指标150.52公顷归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使用,该指标纳入黄陵镇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分两阶段实施,即近期:2008-2012年;远期2013-2020年。
4、产业发展规划
黄陵镇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封丘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高层次区域范围分析各种优劣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促进镇域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追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黄陵镇发展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②优化和集聚工业、乡镇企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4.2.5.3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及建设时序
1、总体规划布局为了加快黄陵镇的城镇发展步伐,根据镇区现状和发展趋势,黄陵镇的规划采用“北扩、东进、南联”的总体发展构想。
北扩:镇区北部村庄相对较少,开发成本较低,加之拟建的过境公路又选在从镇区北部穿过,镇区向北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东进:镇区东部是规划的县东起重专业园区,沿封尹公路南北两侧建设,园区内已建的几家起重企业已成为黄陵镇经济发展的支柱,规划拟建的工业、企业继续向东发展,保证镇区的有序健康发展。
南联:由于镇区的商业、工业等多集中于封尹路北侧,现状条件的局限使镇区向南发展动力不足,规划认为应采取“南联”战略,即该地区的建设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与镇中心区的联系,同时用足用好已开发建设地区,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进行控制。
2、功能分区
根据黄陵镇区现状和用地发展空间特点,规划按功能将镇区分为“两心、两轴、三组群”。
两心:商业生活中心:利用现有镇区中心商业密集、人口集中的传统优势,赋予镇区商业氛围,同时结合镇区的河渠改造和公共绿地,配建一定的娱乐设施,形成商业生活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位于封尹公路以北的现状政府附近区域,将各种行政服务中心迁与此附近,既有利于展示政府形象,又方便为居民的服务。
两轴:城镇景观控制轴线和城镇发展轴线:规划纬一路和封尹路为东西向城镇发展轴线;通过对九支渠的改造,经七路西侧留出30米绿化带,东侧留出80米绿化带,作为南北向景观控制轴线。两轴线在镇区形成“十”字型构架,构成镇区布局结构及形态发展的基本轴线。
三组群:规划结合镇区的主干路,将居住用地划分为三个居住组群,每个居住组群都有自己的中心。
3、黄陵镇规划建设时序
黄陵镇总规建设时序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实施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2008-2012年,依托建成区现状,填空补齐,由内向外紧凑发展。
第二阶段:2013-2020年,城镇建设发展应是有序的向北、东拓展。
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应结合镇东起重专业园区的建设,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城镇发展问题。
4.2.5.4黄陵镇公用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黄陵镇现有供水规模为4万m3/日水厂一座,地址位于油贯路与纬七路交叉口,水源全部为地下水。
黄陵镇给水工程规划如下:
1、规划镇建成区仍由黄陵镇水厂供水,较远的村庄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
2、目前尚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工程的村庄,选择手动泵的分散给水方式。确保给水水源安全。
3、划定水源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资源受到污染,村庄饮用水源地周围留有宽10米以上的防护绿带。
4、规划为起重专业园区提供水源,并通过输水管网向尹岗乡政府所在地延伸供水。
5、镇区用水量估算
本次用水规划只考虑供水管网能够到达的镇区,用水量从人口、市政和未预见水量三方面(供水范围内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位于起重园区内)考虑。
根据规范并参照县城居民制定的生活用水标准,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取100升/人·日,至规划期末(2020年)镇区人口约为3.37万人,则生活用水量为3370m3/日。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6%计算,即202m3/日。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二项之和的5%计算,即179m3/日。
黄陵镇区总用水量为3751m3/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黄陵镇目前无污水处理厂,镇域生活污水大都就近排入坑渠河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规范镇域排水体系,规划黄陵镇排水工程如下:
1、规划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排入起重园区污水处理厂,自行完善污水管网。污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则污水排放量为0.3万m3/日,经起重专业园区拟建的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做到雨污分流。
2、较远村庄可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排水沟渠,逐步完善排水管网,以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为主,条件尚不具备的村庄,近期选择雨污合流,远期实现雨污分流。
3、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生物滤池、氧化塘污水处理技术等先进经验,建设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三、供电工程规划
依托现有供电设施,理顺各高压线路,规划利用起重园区新建的35KV变电所来满足镇区及附近乡村供电需求,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和电网改造,供电沿乡村公路进行架线,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可靠,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并在各中心村设配电台区。各村庄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变电站。
四、燃气规划
以封丘县城通过的“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镇区气源,燃气输配系统由中压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等设施组成。燃气管道采用环状中压一级系统,管网的铺设方式主要采用地下沿道路敷设,干管埋深不小于0.8米。中低压调压站应起到连接中压燃气管网,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控制管网流量等作用。燃气管道无法铺设至较远的村庄可采取罐装液化气或煤炭自给方式。
五、通信工程规划
规划建立与城镇布局相配套的,服务全镇的信息通信网络。大力提高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数、数据网用户数等,在各中心村设电信营业厅和邮政代办点。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全面巩固和发展城乡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渐完善数字卫星接收设备,有条件的升级改造为小片广播电视网,使绝大多数村民能收看到多套电视节目。
六、邮政设施规划
规划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及发展水平,按实际需求分别设置邮政局所,居住小区开发建设时,应同步建设邮政所、信报箱群,建立零售报刊杂志、邮票等便民网点和信件收集系统。
4.2.5.5黄陵镇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范围为黄陵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52.92平方公里。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二、土地利用结构及调整
规划期间,尹岗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见表4-4。
表4-4 黄陵镇近远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地 类 | 2005年 | 近期增减2-1 | 近期(2010年) | 远期增减3-2 | 远期(2020年) | 规划期间增减3-1 | |||||
面积 (1) |
比重 | 面积(2) | 比重 | 面积(3) | 比重 | ||||||
土地总面积 | 5291.98 | 100 | 0 | 5291.98 | 100 | 0 | 5291.98 | 100 | 0 | ||
农用地 | 合计 | 4562.52 | 86.22 | -80 | 4482.52 | 84.7 | -114.33 | 4368.19 | 82.54 | -194.33 | |
耕地 | 3824.75 | 72.27 | -50 | 3774.75 | 71.33 | -24.2 | 3750.55 | 70.87 | -74.2 | ||
园地 | 85.59 | 1.62 | 0 | 85.59 | 1.62 | 0 | 85.59 | 1.62 | 0 | ||
林地 | 115.52 | 2.18 | 100 | 215.52 | 4.07 | 0 | 215.52 | 4.07 | 100 | ||
其他农用地 | 536.66 | 10.14 | -130 | 406.66 | 7.68 | -90.13 | 316.53 | 5.98 | -220.13 | ||
建设用地 | 合计 | 706.47 | 13.35 | 80.00 | 786.47 | 14.86 | 114.33 | 900.8 | 17.02 | 194.33 | |
城乡建设用地 | 小计 | 663.41 | 12.54 | 30.00 | 693.41 | 13.1 | 74.33 | 767.74 | 14.51 | 104.33 | |
建制镇 | 111.29 | 2.1 | 10.00 | 121.29 | 2.29 | 20.00 | 141.29 | 2.67 | 30.00 | ||
农村居 民点 |
551.00 | 10.41 | 0.00 | 551 | 10.41 | -91.1 | 459.9 | 8.69 | -91.1 | ||
采矿用地 | 1.12 | 0.02 | 0 | 1.12 | 0.02 | 0 | 1.12 | 0.02 | 0 | ||
其他独立用地 | 0 | 0 | 20 | 20 | 0.38 | 145.43 | 165.43 | 3.13 | 165.43 | ||
交通水利用地 | 43.06 | 0.81 | 50.00 | 93.06 | 1.76 | 40.00 | 133.06 | 2.51 | 90 | ||
其他用地 | 22.99 | 0.43 | 0 | 22.99 | 0.43 | 0 | 22.99 | 0.43 | 0 |
(1)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4562.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22%;规划到2010年减少到4482.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70%;到2020年减少到4368.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4%。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2020年农用地分别减少80.00公顷、194.33公顷。
(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镇建设用地面积706.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35%;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786.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86%;到2020年,增加到90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02%。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2020年建设用地分别增加80.00公顷、194.33公顷。
(3)其他用地结构调整
2005年全镇其他用地面积22.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3%;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均保持在22.99公顷。
三、农田保护调整及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2005年黄陵镇耕地面积为3824.75公顷,而封丘县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为3324.75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50公顷以内,没有安排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耕地保有量为3774.75公顷。到2020年,全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00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5.80公顷,耕地保有量为3750.55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黄陵镇2005年基本农田实有面积3409公顷,封丘县规划下达黄陵镇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3036.26公顷,两者相比,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减少了372.74公顷。根据新增建设用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交通水利项目的空间布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的同时,在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重点将镇区(含扩展区)、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基本农田缓冲区、中心村、其他所涉及的基本农田调出;把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和新增的优质耕地调整为基本农田。
——调出的基本农田
全镇共调出基本农田面积为603.17公顷,调出比例为17.69%。
一是将镇区(含扩展区)所涉及的110.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二是将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71.6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三是将基本农田缓冲区所涉及的124.0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四是将中心村所涉及的188.56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五是将其他用地所涉及的108.65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调入的基本农田
全镇共调入基本农田面积230.43公顷,调入比例为6.76%。
在基本农田布局调整过程中,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坚持选择高等别耕地进行补划、调出的基本农田与调入的一般耕地的质量等别相对应的原则,在确保调入位置的一般耕地等别不低于调出的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农田的调出。在调出的603.17公顷基本农田中,全部为5-8等地,其中5等地所占的比例为7.65%,6-7等地所占的比例为83.23%,8等地所占的比例为9.12%;调入的230.43公顷基本农田全部为8-9等地。从总体上看,调入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高于调出基本农田的平均质量。
4.3专业园区规划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与规划的相符性:本评价简介了与起重专业园区规划相关的总体规划,包括封丘县总体规划、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封丘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黄陵镇和尹岗乡总体规划等,与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对比分析可知,起重园区总体规划在战略定位、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选择、区域位置等方面,与相关上位规划有着较好的相符性。与各专项规划的相容情况详见表4-5~4-9。
表4-5 城市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规划 | 相关内容 | 本规划 | 相符性 |
封丘县 总体规划2004-2020 |
发展目标:《封丘县总体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2010年基本建成城北专业园区、县东起重专业园区两大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各具特色、极具增长潜力的全县产业示范区。 主导产业:县域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酿酒等特色产业。 发展内容:做大做强以“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商贸为主体”的主导产业。封丘县努力发展北部高效农副业、中部综合城镇和南部沿黄生态农牧业三个经济区的建设。 |
起重专业园区为封丘县重点发展的两个工业园区之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为起重机械制造及起重配件加工的专业园区。 本园区属于封丘县划定的三个经济区中的中部综合城镇经济区。 |
相符 |
尹岗乡 总体规划 2008-2020 |
规划范围:尹岗乡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47.5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位于乡政府所在地附近的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 产业定位:以起重机械、农畜产品生产为主。依托地方特产,发展金银花加工业,为以后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下基础。 发展方向:采用“北扩西延、近远结合”的主导原则。其中“北扩西延”通过向西发展与黄陵镇连为一体建成完整的起重专业园区,向北利用起重大道发展工业用地。 |
规划中的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尹岗乡西部,与尹岗乡总体规划中的“北扩西延”相符。 园区位于尹岗乡部分主要规划为居住片区和尹岗工业组团,工业组团主要从事起重机械及配件的生产等。 起重园区的建设与符合发展符合尹岗乡总体规划要求。 |
相符 |
黄陵镇 总体规划 2008-2020 |
规划范围:黄陵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52.9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位于城东的起重专业园区。 产业定位:保持镇域农业、畜牧养殖业稳定持续增长;依托现有工业企业,大力发展起重设备、金银花酒和饮料制造。特别是起重设备制造,目前已成为黄陵镇经济支柱。 发展方向:黄陵镇总规采取“北扩、东进、南联”的总体发展构想。其中“东进”是大力发展位于镇域东部的起重专业园区。 |
起重园区位于黄陵镇东部,园区规划与黄陵镇总规中“东进”相符。目前镇区内上规模起重企业基本位于园区内,园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园区位于黄陵镇部分主要规划为起重机械加工区、起重配件生产区和仓储物流区。 园区的建设符合黄陵镇总体规划要求。 |
相符 |
规划 | 相关内容 | 本规划 | 相符性 |
封丘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
以支柱产业和专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县域经济,发挥特色工业集聚效应,努力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的几个产业有农副产品深加工、金银花生产及深加工、起重机械等。 |
本规划是封丘县总体发展规划中的两个工业集聚区之一,规划的实施对封丘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相符 |
规划 | 相关内容 | 本规划 | 相符性 |
封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
至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9546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558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4468公顷,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不低于830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3961公顷。 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将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357.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东,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总建设规模1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13平方公里,发展区5.50平方公里,控制区2.37平方公里。规划期间,园区用地指标纳入封丘县用地总规模。 |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为新乡市定的15个三级产业聚集区之一,2020年规划范围建设用地规模为1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07.9公顷,居住用地161.1公顷,仓储用地9公顷,商业、公共设施及其他用地222公顷。 |
基本 一致 |
尹岗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
尹岗乡土地总面积47.51平方公里,乡域内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后到2020年,全乡农用地为3687.7公顷,建设用地717.15公顷,其他用地345.81公顷。 规划期间,尹岗乡共安排用地指标36.04公顷归起重园区使用,该指标纳入尹岗乡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 在确保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和置换土地质量一致的前提下,规划将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6.67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
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尹岗乡西部,规划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所占尹岗乡部分为337公顷。 |
基本 一致 |
黄陵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
黄陵镇土地总面积52.92平方公里,镇域内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后到2020年,全乡农用地为4368.19公顷,建设用地900.8公顷,其他用地22.99公顷。 规划期间,尹岗乡共安排用地指标150.52公顷归起重园区使用,该指标纳入尹岗乡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 在确保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和置换土地质量一致的前提下,规划将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71.6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 |
起重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东部,规划园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所占黄陵镇部分为663公顷。 |
基本 一致 |
类别 | 总体规划相关内容 | 本规划 | 相符性 |
供水 |
封丘县城供水:水源选择地下水,规划修建一座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的封丘县第二水厂,占地2.0公顷。近期水厂设计建设规模为5万m3/d,远期为10万m3/d。以黄河水作为水源,加强给水管网建设;到2010年,中心城市供水普及率100%。 黄陵镇供水:黄陵镇现有水厂位于油贯路与纬七路交叉口,供水规模4万m3/d,水源为地下水。至规划期末黄陵镇区用水量为0.3751万m3/d,镇域偏远村庄仍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 尹岗乡供水:尹岗乡现有规模1.5万m3/d水厂一座,该水厂承担着乡建成区和附近村庄供水任务,至规划期末,供水区域内用水量为0.2337万m3/d。乡偏远村庄仍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 |
起重专业园区距离封丘县城较远,县城水厂无法向园区供水。 本次起重专业园区规划依托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供给,至规划期末,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仍有4.8912万m3/d的余量,园区需水量为4.29万m3/d。因此,区域内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符合黄陵镇总规要求。 |
与黄陵镇总规一致 |
供气 |
封丘县城供气:完善天然气门站及管网建设;2010年,核心城区燃气普及率80%以上。 黄陵镇供气:以封丘县城通过的“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镇区气源,经中压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等设施输送至黄陵镇区和起重园区。较远的村庄仍采取罐装液化气或煤炭方式自给。 尹岗乡供气:以封丘县城通过的“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气源,经中压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等设施输送至乡域。较远的村庄仍采取罐装液化气或煤炭方式自给。 |
通过黄陵镇燃气管网经中低压调压站接入,输配门站规划设在园区北部,占地面积0.3公顷。远期园区需气量约23796m3/天,气化率达到80%。 | 基本相符 |
排水 |
封丘县城排水:完善城市污水管网,逐渐实现雨污分流;2010年县城污水处理率80%。 黄陵镇排水:规划镇区生活污水将依托起重园区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0.3万m3/日。较远村庄可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排水沟渠,尽量做到雨污分流。利用人工湿地、生物滤池、氧化塘等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尹岗乡排水:规划乡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依托起重园区拟建污水处理厂,污水量0.19万m3/日。较远村庄可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利用现状排水沟渠,尽量做到雨污分流。或利用人工湿地、生物滤池、氧化塘等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
起重专业园区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污水处理规模5万m3/d。 污水厂收水范围内污水总量为3.9万m3/日(其中起重园区3.4万m3/d,黄陵镇0.3万m3/日,尹岗乡0.19万m3/日)。至规划期末,园区污水收集处理率将达到100%。 |
基本相符 |
垃圾处理 |
封丘县城垃圾处理:封丘县城区2020年日产生活垃圾将达312.5吨,规划垃圾处理场1座,位于城区西南部,占地5.08公顷。 黄陵镇、尹岗乡垃圾处理:黄陵镇和尹岗乡境内无垃圾填埋场,区域内生活垃圾大都就近堆放或填坑掩埋。规划将来镇建成区和乡政府所在地生活垃圾依托封丘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
本规划不建垃圾填埋场,园区生活垃圾将依托封丘县垃圾填埋场处理。 园区新建垃圾转运站一座,占地面积1.1公顷。远期垃圾处理率将达到100%。 |
相符 |
序号 | 项 目 | 规划相关内容 | 本规划内容 | 相符性 |
1 | 环境空气 | 规划期末大气环境质量稳定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2010年达到85%,2020年达到95%以上。 | 近期(2012年)专业园区废气达标率控制在100%。远期(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 相符 |
2 | 地表水 | 规划期末境内的天然渠、文岩渠等地面水应按照不同区域使用功能分别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严格控制废水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城区饮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 至规划期末,专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地面水环境质量近期达到Ⅳ类标准,2020年稳定达到或优于Ⅳ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 | 相符 |
3 | 噪 声 | 加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和商业噪声的管理,治理重点噪声污染源。至规划期末声达标区达到城镇建成区的40%,远期达到55%以上。 |
规划期末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为100%,主要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为95%,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 |
相符 |
4 | 固体废物 | 近期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远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 至规划期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固废综合治理率分别达到90%和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 相符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目的就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5.1水资源
5.1.1水资源总量
封丘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地表水资源:封丘县有黄河、文岩渠、天然渠,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为引黄水,可利用量0.3亿m3。地下水:封丘县地下水可利用量2.1108亿m3。总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4108亿m3。
封丘县区域水资源量汇总见下表。
表5-1 封丘县区域水资源量
项 目 | 封丘县 | |
可供水资源量 (亿m3/a) |
地表水 | 0.3 |
地下水 | 2.1108 | |
合计 | / | 2.4108 |
5.1.2水资源需求
依据封丘县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封丘县总需水量约0.8亿m3/a。5.1.3水资源承载力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见表5-2。表5-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项 目 | 数据(亿m3/a) | 备注 |
水资源量 | 2.4108 | 含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量 |
2020年区域水资源需求量 | 0.8 | / |
水资源供需平衡 | +1.6108 | / |
起重专业园区规划需水量 | 0.156585 | / |
5.1.4供水能力承载力分析
根据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供水将依托黄陵镇水厂和尹岗乡水厂联合供给,黄陵镇水厂位于油贯路与纬七路交叉口,现有供水规模为4万m3/d,尹岗乡水厂现有供水规模1.5万m3/d。规划区域内供水情况见表5-3。表5-3 规划区内供水情况(2020年)
水厂名称 |
现有供水规模 (万m3/日) |
至规划期末各镇区需水量 (万m3/日) |
余量 (万m3/日) |
起重园区需水量(含黄陵镇和尹岗乡片区)(万m3/日) | 是否满足 |
黄陵镇水厂 | 4 | 0.3751 | 4.8912 | 4.29 | 是 |
尹岗乡水厂 | 1.5 | 0.2337 |
5.2土地资源
5.2.1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封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封丘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指标见表5-4。5-4 封丘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地类 | 2005年 | 2010年 | 2020年 |
规划期间面积增减 (3)-(1) |
|||
面积 (1) |
面积 (2) |
近期增减 (2)-(1) |
面积 (3) |
远期增减 (3)-(2) |
|||
农用地 | 耕地 | 73551.46 | 73440 | -111.46 | 73440 | 0 | -111.46 |
园地 | 1661.40 | 1721.40 | 60 | 1781.40 | 60 | 120 | |
林地 | 1870.21 | 2570.21 | 700 | 3970.21 | 1400 | 2100 | |
其他农用地 | 9942.50 | 9642.50 | -300 | 9342.50 | -300 | -600 | |
小 计 | 87025.57 | 87374.11 | 348.54 | 88534.11 | 1160 | 1508.54 | |
建设用地 | 建制镇 | 2067.66 | 2247.66 | 180 | 2843.66 | 596 | 776 |
农村居民点 | 11946.77 | 11816.77 | -130 | 11116.77 | -700 | -830 | |
采矿用地 | 490 | 490 | 0 | 490 | 0 | 0 | |
独立建设用地 | 1050.14 | 1050.14 | 0 | 1134.14 | 84 | 84 | |
其他建设用地 | 419.49 | 419.49 | 0 | 419.49 | 0 | 0 | |
小 计 | 15974.06 | 16024.06 | 50 | 16004.06 | -20 | 30 | |
交通水利用地 | 2541.93 | 2991.93 | 450 | 3541.93 | 550 | 1000 | |
未利用地 | 14662.41 | 13813.87 | -848.54 | 12123.87 | -1690 | -2538.54 | |
总面积 | 120203.97 | 120203.97 | 0 | 120203.97 | 0 | 0 |
5.2.2起重专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5.2.2.1土地利用现状
园区现状建设用地以居住、工业为主,另有少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集中分布在园区中部。非建设用地分布在园区南部和北部,主要包括水域、耕地和村镇其它用地。园区现状土地利用详见表5-5。表5-5 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
序号 | 用地名称 | 用地代码 | 面积(公顷) | 占规划总用地比例 | |
1 | 城市建设用地 | 105.4 | 10.54% | ||
其 中 |
居住用地 | R+E61 | 70.1 | 7.01% | |
公共设施用地 | C | 1.2 | 0.12% | ||
工业用地 | M | 24.3 | 2.43% | ||
仓储用地 | W | 0.6 | 0.06% | ||
道路广场用地 | S1 | 8.9 | 0.89% | ||
市政设施 | U | 0.3 | 0.03% | ||
2 | 非城市建设用地 | E | 894.6 | 89.46% | |
其 中 |
水域 | E1 | 3.1 | 0.31% | |
耕地 | E2 | 837.1 | 83.71% | ||
村镇其它用地 | E4 | 54.4 | 5.44% | ||
合 计 | 1000 | 100% |
5.2.2.2规划用地平衡
专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000公顷,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几大类用地构成。起重园区规划用地平衡见表5-6。
表5-6 起重专业园区各类用地指标
类别 代号 |
用地 名称 |
面积 (hm2) |
比例 (%) |
R | 居住用地 | 161.1 | 16.1 |
C | 公共设施用地 | 35 | 3.5 |
M | 工业用地 | 607.9 | 60.8 |
W | 仓储用地 | 9 | 0.9 |
T | 对外交通用地 | 1 | 0.1 |
S | 道路广场用地 | 115 | 11.5 |
U | 工程设施用地 | 6 | 0.6 |
G | 绿地 | 65 | 6.5 |
合计 | 1000 | 100 |
5.2.3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区域内各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而耕地作为一个区域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数量的变化及原来的存量均关系到当地的粮食安全与居民生存。按照国家现行土地政策,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按照趋势外推法、绩效评价法原则,如果一个区域以往相关工作完成较好,说明该地方具备完成同类工作的基础和能力,而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丰富又是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重点分析以下二个方面内容:一是封丘县耕地占补平衡情况;二是封丘县耕地补充潜力。
5.2.3.1封丘县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根据《封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997-2005年期间,全县建设占用耕地量为870.91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总量875.89公顷,补充耕地量略大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在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始终保持在65232.00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9.46%。由此可以说明封丘县有很好的机制保障境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总量的占补平衡。5.2.3.2封丘县耕地补充潜力
根据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将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封丘起重产业集聚区所涉及的357.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同时该规划指出,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潜力情况见表5-7。表5-7 封丘县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潜力 单位:hm2
农田整理 | 农村居民点整理 | 土地复垦 | 土地开发 | 合 计 |
409.74 | 626.37 | 437.42 | 2552.01 | 4025.54 |
5.3能源资源
能源承载力主要指区域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可供应量能否满足该区域的消耗量。本次园区不建集中供暖锅炉房,因此评价从电力、天然气这两项指标分析区域能源的承载力。5.3.1电力
封丘县现状电网系统单纯依靠网电供给,为满足县域发展需求,规划在县城西部西外环与北外环交叉口的东北角建秸秆热电厂一座,装机容量2×12MW,上网后为全县供电。根据《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拟在南部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装配主变容量达到2x25MVA,至2020年起重园区用电负荷为9.10万KW,县域电网能够满足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的用电需要。5.3.2燃气
依据《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园区内所需燃气将通过输配门站及管网由封丘县接入,输配门站规划设在园区北部,至2020年园区天然气用量23796m3/d,封丘县供气能力能够满足园区用气需要。5.4 环境容量
5.4.1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是指评价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是否能够承载规划控制年污染物排放量的要求,因此对于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该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和区域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两方面因素。污染因子选取:根据评价区域大气污染现状特征、规划项目特点和国家有关的环境标准等,确定本次环评进行区域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SO2。
大气容量计算公式:采用A值法。依据GB/T 13201-91的规定,专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Qak:专业园区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Qaki:第i功能区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n:功能区总数。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为:
,,
式中: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
Si:第i功能区面积,km2;
Cki:第i功能区污染物年均浓度限值,mg/m3;
年均浓度限值的选取:以环境空气年均二级标准为目标并扣除背景浓度。
年均浓度背景值:根据HJ/T2.2-93的规定经计算将专业园区实测的日均浓度换算成年平均值。现状前景值即为实测值。
总量控制区总面积:本次大气容量计算的总量控制区总面积100km2。
A值确定:因为A值是一个范围,本次评价选用《全国重点城市大气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的一个确定值,即在最小值的基础上增加差值10%。a值和推荐的A值见表5-8。
表5-8 我国各地区容量控制系数A值
地区编号 | 省(市)名 | A值 | a值 | 推荐A值 |
1 | 新疆、西藏、青海 | 7.0~8.4 | 0.15 | 7.14 |
2 |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阴山以北) | 5.6~7.0 | 0.25 | 5.74 |
3 |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 | 4.2~5.6 | 0.15 | 4.34 |
4 |
内蒙古(阴山以南)、山西、陕西(秦岭以北)、 宁夏、甘肃(渭河以北) |
3.5~4.9 | 0.2 | 3.64 |
5 |
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 安徽、海南、台湾、福建、江西 |
3.5~4.9 | 0.25 | 3.64 |
6 |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渭河以南)、陕西(秦岭以南) | 2.8~4.2 | 0.15 | 2.94 |
7 | 静风区(年平均风速小于1.0m/s) | 1.4~2.8 | 0.25 | 1.54 |
表5-9 SO2区域容量
年均浓度标准 (mg/m3) |
年均浓度 (mg/m3) |
园区现有容量 (t) |
0.06 | 0.01 | 2100 |
5.4.2水环境容量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起重园区污水厂排水经天然九支渠进入天然渠,由于天然九支渠无上游来水,故该渠已无环境容量可言。本次评价针对天然渠黄庄桥控制断面至陶北断面之间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考虑到2020年河流断面很可能按照功能区划控制,因此,本次评价直接以功能区划天然渠Ⅳ类水体(COD≤30mg/L)的目标值,计算其环境容量。
根据天然渠近年来的监测数据,现状水质均在标准范围之内,证明还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本次水环境容量测算主要考虑专业园区规划实施后,黄庄桥控制断面至陶北断面河段的最高允许排放量。
5.4.2.1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的划分
在水环境容量计算时,可以以整条河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将各水环境功能区作为水质约束的节点条件出现,将排入各功能区划河段的污染源作为输入条件,进行模拟演算,也可以以水环境功能区作为基本单元,以水环境功能区上、下界面或常规监测断面作为节点,进行计算。根据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远期新建污水处理厂位于起重园区西南200m处,天然九支渠西岸,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t/d。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废水通过污水厂处理后,部分回用,少量经天然九支渠最终进入天然渠。
(1)纳污水体概况
天然渠从原阳县祝楼乡王禄村北由黄河水引入,流经原阳、封丘、长垣,从濮阳市境内进入黄河,全长150.5km。天然渠由封丘县獐鹿市乡仝庄村进入封丘境内,从黄陵乡陶北村北出境进入长垣县境,封丘县境内流长42.2km,流域面积499km2。根据《新乡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报告》,天然渠封丘境内控制目标为Ⅳ类水体。
天然渠控制单元分布情况见图5.1。
(2)控制单元设计流量及流速
控制单元上游来水近几年来最枯月平均流量为0.02m3/s,最枯月平均流速为0.01m/s。根据《水环境容量核算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本次天然渠封丘县入境断面至陶北断面水环境容量核算,设计流量取0.02m3/s,设计流速取0.01m/s。
(3)控制因子和控制目标
根据《新乡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报告》,确定天然渠封丘县入境断面和陶北断面远期执行Ⅳ类水体控制目标(COD≤30mg/L)。根据国家主要污染物控制要求,评价选取COD为测算因子。测算河段水质目标值具体见表5-10。
表5-10 测算河段水质参数一览表
控制点 | 年份 |
COD水质目标值 (mg/L) |
封丘县入境断面 | 2020年 | 30 |
陶北断面 | 2020年 | 30 |
5.4.2.2水环境容量计算
根据规划目标,2020年执行功能区划目标值COD≤30mg/L,园区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5万m3/d,在上游入境断面达到功能区划Ⅳ类(COD≤30mg/L)要求,计算封丘县入境断面至陶北断面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体的平流输移和横向混合作用,同时与水体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水体中污染物逐渐降低。为了客观描述水体发生物理降解的规律,可以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主要有零维模式、一维模式、二维模式等。天然渠属于小浅河流,污染物在短时间内能够混合均匀,且在断面横向方向变化不大,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不变,河道特征符合一维模式,因此选择一维模式进行计算。
式中:Ci—污染源排污口的浓度,mg/L
C目标—控制断面浓度,mg/L
K—综合削减系数,1/d
X0—污染源到控制断面的距离,m
U—河段断面平均流速,m/s
Q0—上游来水量,m3/s
Qi—污染源排水量,m3/s
●计算参数的选取
①自净系数的确定
水质模型污染物综合消减系数K值主要通过水团追踪实验、实验资料反推、分析借用等方法确定。本次水体自净系数采用实测资料反推法,在天然渠上选取没有排污口、直流口的河段作为计算河段,收集上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利用水质模型反推计算降解系数,同时结合《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提供的水质降解系数参考值,COD降解系数取值不大于0.2(l/d),河南省地表水体COD降解系数一般在0.05~0.17之间。因此最终确定天然渠COD自净系数K值为0.1(l/d)。
②上游来水水质水量
上游封丘县入境断面来水近几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为0.02m3/s,上游来水按照水体功能区划COD浓度按30mg/L考虑。
根据公式计算在上游背景断面来水到2020年能够保持规划的水体功能Ⅳ类目标时(COD≤30mg/L),封丘县入境断面至陶北断面环境容量为568t/a。
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到5万m3/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COD≤50mg/L)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排放总量为912.5t/a,超出环境容量要求。因此需要对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总量进行控制,总量控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上游来水为Ⅳ类(30mg/l)、出水水质按一级A、无回用措施。
由计算可知,如果污水厂出水全部进入地表水体天然渠,至陶北断面时水质为44.4mg/l,不能满足控制断面30mg/l的标准要求。若要使陶北断面达到地表水功能Ⅳ类要求,则必须使污水厂出水水质控制在33.4mg/L以下。
方案二:上游来水达到Ⅳ类(30mg/l)、出水水质按一级A、采用回用措施。
经计算,在上述假设前提下,将部分出水回用(出水水质仍按50mg/L),经计算回用水量37000m3/d方可满足断面要求,约占总水量的74%。在此基础上,陶北断面能满足Ⅳ类水体功能要求。此种情境下,起重园区COD排放总量为182.5t/a。
对比以上两种方案分析,方案一实现相对较难,规划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为一级A标准,如要对废水进一步处理,不仅投资较大,而且处理难度也较大,运行费用高,不易实现。
若要实现方案二,需要增加污水处理厂中水深度处理设施,同时要寻找废水的综合利用途径。评价提出,深度处理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工业区内企业,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的(含本园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系等公建用水。
规划中未提及具体的中水回用方案,考虑到项目所在地为水资源缺乏地区,生活、生产用水多数依靠地下水,为了节约水资源,保障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建议应组织相关部门尽快编制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规划,统一调配、合理利用中水,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应尽量多考虑、多利用中水,积极建设中水回用管网。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情况及规划内容,评价提出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到其他对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企业,以及规划区域内的景观、绿化、道路保湿等市政用水,远期可考虑回用到学校,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以及园区居民的二次生活用水上。园区中水回用详情见表5-11。
表5-11 集聚区中水回用情况表
序号 | 用水项目 |
用水量 (万m3/d) |
备注 |
1 | 黄陵镇、尹岗乡 | 0.5 | 建成区景观及绿化用水 |
黄陵镇、尹岗乡规划建成区居民二次用水 | 0.4 | 规划远期 | |
2 | 园区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 | 0.8 | 绿化面积65公顷,道路及广场面积116公顷 |
3 | 园区内学校、居民及工矿企业二次冲洗用水 | 0.6 | 规划远期 |
4 | 园区市政及公共设施用水 | 0.9 | 包括园区景观用水 |
5 | 其它未预见工业用水 | 0.5 | 按总用水量的10%计 |
6 | 合 计 | 3.7 | 占总水量的74% |
第六章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
6.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定位于起重设备及起重器械配件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区,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和仓储物流业。近些年来,国家颁发了一系列有关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规定,力求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规定了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产业指导目录与专业园区主导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目录体见表6-1。
表6-1 专业园区主导行业的产业政策要求
类 别 | 分 类 | 项 目 |
鼓励类 | 机械 | 设施农业设备制造 |
新型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 | ||
2000万吨级/年及以上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制造 | ||
大型、精密、专用铸锻件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 ||
大型工程施工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制造 | ||
物流 | 第三方物流设施建设及服务 | |
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中转、装卸等物流设施建设 | ||
限制类 | 机械 | 直径2.5米及以下绞车制造项目 |
装岩机(立爪装岩机除外)制造项目 | ||
斗容3.5立方米及以下矿用挖掘机制造项目 | ||
直径3.5米及以下矿井提升机制造项目 | ||
淘汰类 | 机械 | TQ60、TQ80塔式起重机 |
QT16、QT20、QT25井架简易塔式起重机 | ||
KJ1600/1220单筒提升绞机 |
6.2产业定位合理性分析
6.2.1产业定位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封丘县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封丘县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城北产业集聚区、县东起重专业园区两大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各具特色、极具增长潜力的全县产业示范区。封丘县东起重专业园区为市批的15个三级产业聚集区之一,产业发展依托现状产业条件,对原有工业用地进行功能置换,产业整合。《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第三节 优化农用地布局”中提出:将封丘县专业园区(含控制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含控制区)所涉及的357.32公顷基本农田调出。封丘起重专业园区为新乡市定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尹岗乡交界处,重点发展以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装备制造工业。总建设规模为1000公顷,其中起步区213公顷,发展区550公顷,控制区237公顷。
专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起重机械制造、起重配件加工及仓储物流等。其产业定位符合封丘县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6.2.2产业定位环境可行性分析
根据专业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定位主要为一、二类工业,应结合专业园区所在区域的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及周边的环境敏感点的情况分析,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大气、水环境容量能够承载专业园区这些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区域水环境容量不容乐观,因此评价建议专业园区禁止引进水资源消耗量较大的项目,鼓励引进低耗水或能够实现废水“零”排放的项目。6.3专业园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6.3.1选址区域的优势条件
6.3.1.1区位交通优势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东依长垣,南与开封市隔河(黄河)相望,园区西距203省道5.6km,大广高速9.3km,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的交通网络形成了快捷的运输通道。6.3.1.2气象条件
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高温,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寡照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42.7℃,年均降雨量为617.8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2.4m/s。6.3.1.3周围无特殊环境敏感点
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及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等需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6.3.1.4地质优良、基础设施便利
专业园区用地属平原地区,地势高差小且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用地条件好,前期工程投资小,且紧邻城镇中心区,其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可与城镇共享。综上所述,专业园区内的土地利用、交通、地址、区位等优势明显,使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具有较大的优势。
6.3.2选址区域的不利因素及环境对策
●水环境容量的制约根据监测数据,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水质目前能满足功能区划IV类水体(COD≤30mg/L)要求,区域纳污水体天然渠还有少量水环境容量,但余量较小,水环境容量是专业园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环境对策:加强区域河流综合整治和水污染源的管理,加快区域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污水集中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适度引入生态水。
●大气环境质量及容量
根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目前区域大气环境SO2虽然有较大的容量,但PM10日均监测值有超标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成为专业园区产业规划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环境对策: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地表裸露,控制无组织扬尘,专业园区周边建设防护绿化带。
●现有企业布局
专业园区现有3家企业不符合专业园区的产业定位。
环境对策:对不符合规划功能分区或不符合产业定位,但污染不大、影响较小的企业,限制发展,按照专业园区的发展时序逐步搬迁至相符的功能分区内。对不符合专业园区产业定位与用地规划的企业,限期搬迁。
6.4专业园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6.4.1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性分析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将规划区划分为西部工业区、东部尹岗工业组团和尹岗居住片区。其中西部工业区主要由起重机械加工、起重机械配件加工、仓储物流和产业服务等行业构成。东部尹岗工业组团主要从事起重机械零部件的生产,尹岗居住片区位于东西两工业区之间,其间由道路和绿化带阻隔。6.4.1.1各功能分区布局的环境合理方面
(1)从当地气象条件看,全年主导风向为NE风,居住区不在主导风向下风向,布局基本合理。(2)规划范围内的居住片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与工业区和主要交通干道之间设有生态、防护绿化带,用以保护这些敏感区域的环境质量。
(3)物流区布置在专业园区西北部,紧临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有利于物质资源的运输。
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看,各功能分区环境可行,但应注意环境敏感区与东西部工业区的防护距离,绿化带宽度应以确保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6.4.1.2各功能分区布局潜在问题
(1)工业区中目前有三家企业与本项目定位不符,但由于企业在园区发展前期已经建成且均有环保手续,三家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评价建议本次规划仍保留,但应对其限制发展,今后不再扩大专业园区内其它行业的发展。(2)由于园区在开发初期未严格按照原有用地规划进行布局,造成现有企业分布较乱,为本次园区总体规划在产业布局的完整性、协调性方面造成一定影响。
(3)现有部分企业分布与园区规划的用地性质及功能定位不相符。
6.5专业园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从生态学角度,根据专业园区各项建设的生态要求,分析专业园区土地质量(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供给能否满足专业园区发展的需求,确定集聚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6.5.1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
6.5.1.1评价指标体系
(1)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居住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2个,即自然生态指标(权重50%)和人文生态指标(权重50%)。二级指标5个,其中环境质量、绿化景观、地理位置三项指标属自然生态指标,建设布局设计、生活设施属人文生态指标。三级指标共15项。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6 -2。
表6-2 居住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指 标 | |||||||
一 级 | 二 级 | 三 级 | 分值 | 类别 | |||
自然生态指标(50%) | 环境质量(30%) | 环境空气质量 | 10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劣三级 |
地表水质量 | 10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劣Ⅴ类 | ||
声环境质量 | 10 | 1类 | 2类 | 3类 | 4类 | ||
绿化景观(8%) | 绿地景观 | 8 | 好 | 较好 | 一般 | 不好 | |
地理位置(12%) | 与工业区位置 | 12 | 远 | 上风向 | 侧风向 | 下风向 | |
人文生态指标(50%) | 建设布局设计(10%) | 总体布局合理性 | 10 | 好 | 较好 | 一般 | 不好 |
生活设施(40%) | 学校距离 | 8 | 近 | 较近 | 一般 | 远 | |
医院距离 | 8 | 近 | 较近 | 一般 | 远 | ||
商业服务设施 | 8 | 完善 | 较完善 | 一般 | 不好 | ||
文化娱乐设施 | 8 | 完善 | 较完善 | 一般 | 不好 | ||
公建设施配套 | 8 | 完善 | 较完善 | 一般 | 不好 |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2项,即自然生态指标(权重45%)和人文生态指标(55%)。二级指标4项,其中环境质量、自然地理两项属自然生态指标,基础设施和综合条件两项属人文生态指标。三级指标共12项。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6 -3。
表6-3 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指 标 | |||||||
一 级 | 二 级 | 三 级 | 分值 | 类别 | |||
自然生态指标(45%) | 环境质量(15%) | 环境空气质量 | 5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劣三级 |
地表水质量 | 5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劣Ⅴ类 | ||
声环境质量 | 5 | 1类 | 2类 | 3类 | 4类 | ||
自然地理(30%) | 地质条件 | 15 | 好 | 较好 | 一般 | 不好 | |
与居住区关系 | 15 | 远 | 下风向 | 侧风向 | 上风向 | ||
人文生态指标(55%) | 基础设施(40%) | 集中供热 | 8 | 目前有 | 近期有 | 远期有 | 无 |
供水 | 8 | 目前有 | 近期有 | 远期有 | 无 | ||
排水管网 | 8 | 目前有 | 近期有 | 远期有 | 无 | ||
污水集中处理厂 | 8 | 目前有 | 近期有 | 远期有 | 无 | ||
交通便捷性 | 8 | 方便 | 较方便 | 一般 | 不方便 | ||
综合条件(15%) | 工业基础 | 15 | 好 | 较好 | 一般 | 不好 |
6.5.1.2评价方法
(1)对三级指标逐项确定权重,如绿地景观面积权重为8,环境空气质量权重为10等。(2)每个二级指标被划分为4类状态,每1类别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分值。
(3)4个类别的评分分值凡属等级类的分别为该级指标权重值的100%,75%,50%和25%计,凡属数值类的,按内插法计分。
(4)所有三级指标评分值的累计值即为该类型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分值。
6.5.1.3评价标准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分值分为4级,综合评分值在85分以上的为“很适宜”级,在75~85分间的为“适宜”级,在65~75分间的为“基本适宜”级,低于65分的区域为“不适宜”级。综合评价标准见表6 -4。表6-4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得分 | >85 | 75~85 | 75~65 | <65 |
生态适宜度 | 很适宜 | 适宜 | 基本适宜 | 不适宜 |
6.5.2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
6.5.2.1评价功能区选择
封丘起重专业园区用地主要以工业用地和居住文教用地为主,故本次生态适宜度评价主要从工业区和居住文教区两个区域进行详细分析。6.5.2.2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居住区和工业区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园区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特征,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起重专业园区规划的居住文教区和工业区生态适宜度评价分值见表6-5、表6-6:表6-5 居住文教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指 标 | 评价得分 | |||
一 级 | 二 级 | 三 级 | 分 值 | 居住文教区 |
自然生态指标(50%) | 环境质量(30%) | 环境空气质量 | 10 | 7 |
地表水质量 | 10 | 3 | ||
声环境质量 | 10 | 9 | ||
绿化景观(8%) | 绿地景观 | 8 | 8 | |
地理位置(12%) | 与工业区位置 | 12 | 8 | |
人文生态指标(50%) | 建设布局设计(10%) | 总体布局合理性 | 10 | 8 |
生活设施(40%) | 学校距离 | 8 | 6 | |
医院距离 | 8 | 7 | ||
商业服务设施 | 8 | 8 | ||
文化娱乐设施 | 8 | 6 | ||
公建设施配套 | 8 | 8 | ||
合 计 | 100 | 78 |
指 标 | 评价得分 | |||
一 级 | 二 级 | 三 级 | 分 值 | 工业区 |
自然生态指标(45%) | 环境质量(15%) | 环境空气质量 | 5 | 4 |
地表水质量 | 5 | 4 | ||
声环境质量 | 5 | 4 | ||
自然地理(30%) | 地质条件 | 15 | 12 | |
与居住区关系 | 15 | 12 | ||
人文生态指标(55%) | 基础设施(40%) | 集中供热 | 8 | 0 |
供 水 | 8 | 6 | ||
排水管网 | 8 | 6 | ||
污水集中处理厂 | 8 | 6 | ||
交通便捷性 | 8 | 8 | ||
综合条件(15%) | 工业基础 | 8 | 5 | |
周围敏感目标 | 7 | 5 | ||
合 计 | 100 | 72 |
表6-7 园区居住和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
用地类型 | 居住文教区 | 工业区 |
综合评分 | 78 | 72 |
评价结果 | 适 宜 | 基本适宜 |
6.6供水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6.6.1供水方案
根据供水工程规划,起重专业园区供水将依托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供给,黄陵镇水厂位于油贯路与纬七路交叉口,水厂现有供水规模4万m3/d,尹岗乡水厂现有供水规模为1.5万m3/d,水源均来自地下水。6.6.2合理性分析
专业园区规划预测至2020年园区总需水量约为4.29万m3/日。黄陵镇、尹岗乡两水厂总供水规模为5.5万m3/d,至规划期末黄陵镇和尹岗乡区域总用水量为0.6088万m3/d(其中黄陵镇0.3751万m3/d,尹岗乡0.2337万m3/d),尚有4.8912万m3/d的余量。起重园区规划期末需水量为4.29万m3/d,黄陵镇和尹岗乡水厂多余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园区需水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水厂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园区远期需水要求。
6.7排水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6.7.1规划排水方案
园区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陶北排和天然九支渠。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拟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天然九支渠,园区污水处理厂拟建在园区西南部,污水厂收水范围包括起重专业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远期污水收集量共计3.9万m3/日,其中起重园区3.4万m3/d,黄陵镇0.3万m3/日,尹岗乡0.19万m3/日。6.7.2排水方案可行性分析
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看,由于园区分别占用了黄陵镇和尹岗乡土地,因此收水范围内除园区外,同时还考虑了黄陵镇和尹岗乡建成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和治理。从处理规模看,拟建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m3/d(分两期实施,每期建设污水处理规模为2.5万m3/d),而起重专业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三项废水总计为3.9万m3/d,还有一定的容量留待以后发展利用。
从时间上看,拟建的污水处理厂与本园区一起规划,一起实施,远期产业园区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可行,目前产业园区已有企业入驻,近期污水处理途径及排放去向规划没有加以明确,规划时序上不能与基础设施有效地衔接。
评价建议园区管委会应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雨污分流制的建设,确保至规划中期(2013-2015年)完成污水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已入驻并有废水排放的企业,园区管委会应责令其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外排废水必须满足地表水体断面要求后方可排放。
6.8中水回用规划分析
规划中未提及具体的中水回用方案,考虑到项目所在地为水资源缺乏地区,生活、生产用水多数依靠地下水,为了节约水资源,保障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建议应组织相关部门尽快编制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规划,统一调配、合理利用中水,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应尽量多考虑、多利用中水,积极建设中水回用管网。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情况及规划内容,评价提出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到其他对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企业,规划区域内的景观、绿化、道路保湿等市政用水,远期可考虑回用到学校,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以及园区居民的二次生活用水上。建议园区远期中水回用率为≥74%。6.9燃气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6.9.1气源
结合封丘县燃气工程规划,黄陵镇从封丘县城铺设管道供气,起重园区从黄陵镇通入管网供气。6.9.2用气负荷
规划起重园区工业、生活总用气规模远期为23796m3/d。6.9.3燃气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封丘县城燃气起步晚,水平较低,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封丘县燃气工程规划,国家“西气东输”工程输气管线途经封丘县,为封丘提供了可靠的天然气能源。根据封丘实际情况,瓶装液化石油气短时期可作为天然气的补充用气,随着城市燃气的不断发展,远期将逐步淘汰瓶装液化石油气,气源改为天然气。起重专业园区供气规划拟由黄陵镇燃气管道接入,黄陵镇燃气管网将通过输配门站和管道由封丘县引入。
鉴于近年来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针对园区燃气规划,评价提出天然气供应对象应按照发改能源[2007]215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然气利用政策的通知》使天然气优先服务于居民生活和商业服务,工业生产可适当考虑其它清洁能源。
6.10公共设施布局合理性分析
6.10.1交通布局合理性
专业园区交通运输承担着内外联系与交往的功能。 规划提出的交通道路布局,从实际出发,采用网格布设,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将专业园区各个区块及企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对外交通规划
1、专业园区的对外交通要重点解决与周边大中城市包括开封、长垣、封丘的联系问题,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的交通网络形成快捷联系是专业园区大批量物流出入的重要保证。
2、封尹公路的对外交通分流:随着园区的建设,封尹公路将作为城镇干道,更多地承担内部交通组织的功能,其本身的对外交通功能需要进行逐步分流,以避免对外交通对集聚区内部交通的干扰。规划近期保留封尹公路其对外交通功能,以保证起步区发展的需要;远期将封尹公路北移。
3、在现状封尹公路入口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以保障进出人员的便捷,客运站占地面积1公顷。
二、对内交通
规划是在总体道路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区和生活区道路进行加密和调整,规划形成以方格网状路网为主,自由式路网为辅的路网形式。道路系统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专业园区规划提出的交通道路布局,从实际出发,采用网格布设,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将专业园区各个区块及企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既保证了专业园区内部道路的畅通,物流传输的方便,又确保专业园区产品、物资出入对外通畅,体现了专业园区交通道路布局的合理性。
6.10.2绿化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将起重专业园区建成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道路绿化以及大环境绿化等各类绿地分布合理,总量适宜、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地系统,使生态环境建设得以加强,提高人民群众居住生活质量,促进专业园区内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一、规划原则
1、按照“园区与自然共存”的原则,注重区内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大环境绿化,增加绿色空间。
2、依托园区自然环境条件,将生态绿化引入生活区,形成绿化、休闲网络,并形成“区内现绿地”的总体风貌特征。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园区绿色空间体系。
二、绿化布局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和景观风貌的规划布局,绿地系统形成“三轴加多点”的结构。
“三轴”:规划利用起重大道为东西向建筑景观绿化轴,利用对两条渠的改造,形成南北向的绿化景观轴,三轴在集聚区内形成双十字形的结构形态。
“多点”:依托集聚区中心设置集聚区和片区两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包括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
三、绿地规划指标
根据其本身的自然资源潜力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以及其他城市的相应指标,确定主要绿地规划指标为:园区绿地规划期末人均为6.1平方米,规划期末集聚区绿地率大于35%;绿化覆盖率大于45%。
四、绿化布局不合理方面
1、规划中只给出总绿化面积,未明确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详细指标。
评价建议细化各绿地系统占地指标,并按规划严格实施。
2、未明确对外交通道路两侧防护绿地范围。
评价建议对外交通主干道封尹公路两侧各控制21米的防护绿带。
3、规划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防护绿带,减少工业区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但未明确防护绿带的具体指标。
评价建议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15米的防护绿带。
6.11规划方案调整建议汇总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与工业区发展的有关标准、政策,评价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及调整原因见表6-9。
表6-9 规划调整建议汇总表
项 目 | 规划方案 | 存在问题 | 调整建议 | 调整效果 |
产业 规划 |
规划的产业类别为起重机械制造、起重配件加工和仓储物流 | 园区内现有3家企业不符合产业定位,且在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 建议限制其发展,不再扩大规模。对起重设备类别进行明确,建议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要求进行控制 | 优化了园区产业结构,使产业规划更符合区域环境保护要求 |
布局 规划 |
现有企业分布 | 现有部分企业与规划的用地性质和功能分区不相符 | 对于不符合用地性质的现有企业实施搬迁;对于不符合功能定位、污染较轻企业,维持现状限制发展,待企业升级改造时候逐步搬入与规划相符的区域 | 使园区布局更加合理,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 |
给水 规划 |
由黄陵镇水厂和尹岗乡水厂供水,至规划期末园区总需水量为4.29万m3/d | 单一水厂不能满足园区需水要求,必须同时供给 | 园区管委会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建设供水管网,以满足区域发展需水要求 | 保证了园区及附近乡镇的发展用水量 |
中水 回用 |
/ | 规划未提及中水回用方案 | 明确中水回用方案。建议园区中水回用率远期不小于74%。中水回用到区内及附近乡镇的景观、绿化、道路保湿等市政用水和对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项目,远期可考虑回用到学校、居民的生活二次用水上 | 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
排水规划 | 雨污分流制。远期污水量为3.9万m3/d,水量包括黄陵镇区和尹岗乡政府所在地。园区拟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m3/d | 园区目前为雨污混流,对地表水体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专业园区已经有企业入驻,近期污水处理途径及排放去向规划没有加以明确 | 建议加快雨污分流制的建设。明确已入住企业污水处理及排放途径,确定满足地表水体断面要求后方可排放 | 确定园区近期废水达标排放,最大限度的减轻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
燃气规划 | 规划园区天然气由黄陵镇燃气管网接入,黄陵镇燃气则通过输配门站及燃气管网由封丘县接入。至规划期末园区燃气量为23796m3/d | 规划中未明确输配门站及管网的铺设路线,以及管网铺设过程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补偿方案 | 园区管委会应加强与封丘县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加快输配门站和输气管网的建设。并对施工中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详细规划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其它能源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物的排放 |
第七章 规划方案污染源预测
7.1规划专业园区污染源分析
专业园区规划主导产业为:起重机械及配件制造业和仓储物流。结合专业园区近、远期规划发展的核心项目及专业园区的主导产业情况分析,综合确定规划专业园区污染源见表7-1。表7-1 规划专业园区污染综合分析
环境要素 | 主要产污环节 | 排污去向 | |
废 水 | 点 源 |
专业园区企业职工生活污水 专业园区生产废水 |
起重园区污水处理 |
非点源 |
·仓储及公建设施用水产生的部分冲洗水 ·前期雨水 |
下渗或随降雨径流入河 | |
废 气 | 点 源 | ·企业生产工艺废气(抛丸清理粉尘、喷漆废气、焊接烟尘等) | 原料采用水溶性树脂漆,各企业应建设单独的喷漆房对喷漆废气进行治理。其它废气排放应有单独的处理措施,确保外排废气达标排放 |
非点源 |
·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废气 ·居民生活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 |
无组织排放或治理后排放 | |
固 废 | 危险废物 |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涂料包装物 | 有资质单位处置 |
一般废物 |
·工业废渣、边角料等一般工业固废 ·企业职工和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 |
综合利用或卫生填埋处置 | |
噪声 | 点 源 | ·部分企业设备噪声 | / |
线 源 | ·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交通噪声 | / |
工业污染源主要为: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
生活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7.2水污染源预测
专业园区废水污染源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7.2.1水量分析
(1)居民生活污水根据《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生活用水量平均按80L/人·d,规划期末园区人口10.7万人计,用水量为8560m3/d。排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量约为 6848m3/d。
(2)工业生产废水
根据专业园区的规划,工业用水量以每平方公里0.5万吨/日计,排水按用水量的80%计,本区工业用地为6.1km2,则工业用水量为3万m3/d,工业废水排水量为:3×0.8= 2.4万m3/d。
(3)其他废水
市政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6%计算,即2314m3/日。废水排水量1851m3/d。
未预测用水量按上述三项之和的5%计算,即2035m3/日。排水量1628m3/d。
综上所述,本区(只限起重专业园区)总需水量为4.29万m3/d,总排水量约为3.4万m3/d。
(4)总废水量
由于起重专业园区所处地理位置分别占用了黄陵镇和尹岗乡土地,根据封丘县政府要求,规划园区污水处理厂还将考虑黄陵镇和尹岗乡建成区生活污水,经计算,黄陵镇生活污水量为0.3万m3/日,尹岗乡为0.19万m3/日。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污水总量为3.9万m3/日。
7.2.2水质分析
(1)居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和动植物油,类比相关资料,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350mg/L、BOD5≤240mg/L、SS≤250mg/L、NH3-N≤25mg/L、pH为6~9。
(2)工业生产废水
根据规划项目的特点,专业园区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NH3-N和石油类,类比相关资料,其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300mg/L、NH3-N≤20mg/L、SS≤200mg/L、石油类≤50mg/L。
7.2.3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根据规划,专业园区工业、生活废水经区内各企业预处理后,再进入园区拟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污水厂设计出水标准按一级A 控制。园区污水回用及排放情况详见表7-2。表7-2 专业园区废水排放情况
规划期 |
废水量 (万m3/d) |
排放浓度(mg/L) | 排放量(t/a) | ||
COD | NH3-N | COD | NH3-N | ||
产生量 | 3.9 | 50 | 5 | 711.8 | 71.2 |
回用量 | 2.9 | 50 | 5 | 529.3 | 52.9 |
排放量 | 1 | 50 | 5 | 182.5 | 18.3 |
7.3大气污染源预测
专业园区大气污染主要有两类:燃料燃烧废气和工艺废气。7.3.1燃料燃烧废气
根据《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专业园区不建设集中供暖设施,规划期间,区内工业、居住将逐步淘汰燃料煤,至规划期末,园区内将全部采用洁净的能源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系数为TSP0.2864kg/km3,SO25.71×10-3kg/ km3。
根据专业园区规划 ,工业、居民及公共设施用气量约869万m3/a。 规划期燃料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7-3。
表7-3 专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结果
燃料名称 | 2020年(t /a) | |
SO2 | TSP | |
天然气 (869万m3/a) |
0.05 | 2.5 |
7.3.2工艺废气
根据园区产业规划,专业园区工业区主要设置有起重机械制造及起重机械配件加工、仓储物流。起重机械制造及起重配件加工业,生产过程工艺废气主要有、喷漆工序、抛丸工序和焊接工序,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二甲苯、粉尘和电焊烟等。
由于专业园区拟建项目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品种、规模、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的不同,生产过程中工艺废气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这些废气,评价提出相应措施如下:
1、凡入区企业生产用漆应采用水溶性树脂漆,以从源头控制有机废气的产生。
2、所有喷漆企业应建设单独的喷漆房进行喷漆作业,严禁露天喷漆。
3、喷漆房应建设废气收集装置,收集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4、废气治理措施可采用吸附法、催化然绕法等,具体处理工艺应根据项目环评进行。
对于无组织排放的特征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所在单元与环境敏感点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而污染物的源强直接影响卫生防护距离的大小。一般卫生防护距离为生产区与环境敏感点之间的距离,包括生产区与厂界、绿化隔离带、公路以及其他非生产性用地宽度距离之和。专业园区特征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因此本评价将工业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计算在卫生防护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整个区域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最大允许排放量。这种计算方法将不考虑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如确有个别企业对生产环境有较高要求,在企业引进时应从总体布局角度加以考虑,本次环评不再单独计算)。
根据专业园区总规中的功能区布局,工业区距最近的居住区有80m,因此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是合适的。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50m卫生防护距离对应的特殊污染物无组织允许排放量计算式为: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取标准中一次最高浓度,若没有一次最高浓度,可取日均值的三倍,但对可致癌或有毒性积累的物质,则可直接取日均值;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本次环评将工业区作为一个整体生产单元考虑,根据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此处取S=2682200m2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取470、0.021、1.85、0.84;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允许无组织排放量,kg/h。
结果见表7-4。
表7-4 特殊污染物无组织废气允许排放量
序号 | 污染因子 | Cm(mg/Nm3) | L=50m最大允许排放量(kg/h) |
1 | 二甲苯 | 0.30 | 7.89 |
2 | PM10 | 0.5 | 13.15 |
7.4噪声污染源分析
专业园区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7.4.1工业噪声
根据专业园区规划,主要的入区工业为: 机械设备制造,这些工业项目噪声强度与具体产品和设备有关。通过类比调查,机械加工行业噪声设备经减振、隔音后,源强一般在65~75dB(A)之间。7.4.2交通噪声
根据规划,专业园区将沿着现有的封尹公路向两侧发展,随着专业园区的不断建设,将使得建成后车流量增多,交通噪声和物流运输噪声将对邻近道路的区域产生影响。7.5固废产生量预测
根据现状调查和规划分析,专业园区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7.5.1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根据规划文本,规划期内该居民生活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城市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有机含量将逐步增加,无机含量日趋减少,纸张、塑料等高热值废弃物含量将增加。根据规划,结合经济发展的变化,园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取0.8kg/人·天。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
W生=S1×N×365/103
式中:W生 ——预测年生活垃圾产生量 万吨/年
S1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kg/人·天
N ——总人口数
预测规划期生活垃圾产生量见表7-5。
表7-5 规划期末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表
年 份 | 人口(万人) | 生活垃圾产生量(万t/a) |
2020 | 10.7 | 3.12 |
7.5.2一般固废产生量预测
根据规划,区内产业项目主要以一、二类工业为主,工业用地总占地面积为6.1km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计算公式:W=S2×M
式中:W——预测年工业固废产生量,万吨/年;
S2——固废估算系数,万吨/公顷,按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给出;
M——用地面积,公顷。
根据调查,国内工业单位面积工业一般固体废物为1.5~4.0t/hm2·a,结合本专业园区规划的项目特征,评价按照3t/hm2·a计算,则一般固废产生量为1830t/a。
7.5.3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根据调查我国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一般占工业固废总产生量的0.24%~6.33%,考虑到专业园区内危废主要为喷涂后产生的各类包装物,危废量按总体固废量的0.5%计,则危废产生量为9.15t/a。7.6规划专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汇总
根据污染源分析内容,起重专业园区规划期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表7-6 起重园区污染物汇总表
污染因素 | 污染物 | 远期(2020年) |
废水 | 水量(万m3/a) | 365 |
COD(t/a) | 182.5 | |
NH3-N(t/a) | 18.3 | |
固废 | 生活垃圾(t/a) | 31200 |
一般工业固废(t/a) | 1830 | |
危险废物(t/a) | 9.15 |
7.7规划总量控制指标
7.7.1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规划区废水污染源分析可知,经回用措施后,园区废水排放量为COD182.5t/a;NH3-N18.3/a,规划园区废水总量指标建议按排放量控制,即:COD182.5t/a;NH3-N18.3t/a,园区总量指标由封丘县通过区域协调解决。7.7.2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规划区大气环境容量分析建议加快雨污分流制的建设。明确已入住企业污水处理及排放途径,确定满足地表水体断面要求后方可排放结果,目前区域SO2容量为2100t/a。本次规划不考虑集中供暖和新建燃煤炉窑,考虑到规划期间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次评价仍给出专业园区SO2总量控制指标,建议以计算的环境容量为控制指标,即SO2:2100t/a。第八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8.1.1园区内企业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分析
专业园区在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工艺废气两大类。根据起重专业园区规划,区内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能源主要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属于清洁能源,经计算,至规划远期2020年,SO2排放量约0.05t/a ,烟尘排放量约2.5t /a。由于园区燃料废气产生量较小,因此本次规划环评不再对其进行定量预测,只进行定性的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专业园区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果,区内环境空气中SO2、NO2污染物标准指数均远小于1,说明现状两种污染因子的容量比较大。
专业园区特征工艺废气影响分析。专业园区在确定特征大气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时,就已经考虑到周围环境敏感点及其卫生防护距离的因素,因此只要专业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参照本次环评提出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对入区企业进行审核,在正常情况下,专业园区对四周的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预计不会超过环境质量标准。
另外,据评价调研,该类行业特征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不大,多数只影响车间和厂区范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废气排放与企业技术水平和行业有密切关系,因此,专业园区应严格按照本环评所提出的要求对拟引进企业进行审查,将环境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8.1.2区外大气污染源对规划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经调查,规划区外大部为农田和村庄,基本无以废气排放为主的工业企业,区外大气污染源对规划区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8.1.3小结
至规划远期2020年,园区燃料燃烧废气SO2排放量约0.05t/a ,烟尘排放量约2.5t/a,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工艺废气(喷涂废气:二甲苯)影响多数在车间和厂区范围。综合规划区工业布局、能源结构变化分析,区域气象特征分析,区外影响源分布情况分析,评价认为专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实施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8.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8.2.1天然渠水质目标要求
园区所辖范围内主要的地表水体为天然渠,其天然径流量较小。规划水体功能为Ⅳ类,水质要求见下表。表8-1 天然渠水质目标要求
河流名称 | 出境断面 | 规划功能 |
COD (mg/L) |
天然渠 | 陶北 | Ⅳ类 | 30 |
8.2.2影响预测
园区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规模为5万m3/d,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主要收集和处理起重园区内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另外,由于园区所处地理位置分别占用了黄陵镇和尹岗乡土地,因此规划中还考虑将以上两乡建成区生活污水包括在内。原则上园区内不会出现企业单独排污现象,因此规划实施后,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将会对地表水体天然渠产生的一定的影响。评价根据本园区的污水排放情况,对预测年2020年陶北断面的水质情况进行预测分析。8.2.2.1预测断面
选取市控断面陶北作为预测断面。8.2.2.2预测因子
本次地表水影响预测与评价因子选取COD,预测时段为 2020年。8.2.2.3预测模式
式中:C — 预测断面水质浓度,mg/L
Q1 — 工程废水排放量,m3/s
C1 — 工程废水排放浓度,mg/L
qi — 河流流量,m3/s
Ci — 河流背景断面水质浓度,mg/L
k — 河流综合削减系数(取0.1)
8.2.2.4预测参数
园区污水厂收水范围内污水总量为3.9万t/d,经污水厂处理后外排废水量为10000t/d,剩余废水达到回用水标准后,分别回用于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建成区等,废水排放情况见表8-2,天然渠上游来水水质水量见表8-3。表8-2 污水排放水质水量
项目 |
废水排放量 (t/d) |
COD排放量 (t/a) |
COD排放浓度 (mg/L) |
污水处理厂排水 | 10000 | 182.5 | 50 |
项目 |
流量 (m3/s) |
COD (mg/L) |
天然渠 (枯水期) |
0.02 | 30 |
8.2.2.5预测结果
预测情景一:上游来水在满足水质断面(COD:30mg/l)要求情况下,污水厂出水(按设计能力5万m3/d计)全部排入天然渠,水质按一级A计,陶北断面水质预测结果见下表。表8-4 地表水水质预测结果
预测断面 | 预测因子 |
预测值 (mg/L) |
功能水质目标 (mg/L) |
陶北 | COD | 44.4 | 30 |
根据计算,若使陶北断面满足Ⅳ类地表水功能的要求(前提是污水厂废水全部排入天然渠),就必须得将污水厂出水浓度控制在≤33.4mg/L。
预测情景二:上游来水达到Ⅳ类(现状实际为COD25mg/l),污水厂出水水质按一级A,采用回用措施(回用率74%)。
表8-5 中水回用后地表水水质预测结果
预测断面 | 预测因子 |
预测值 mg/L |
功能水质目标 mg/L |
陶北 | COD | 28.1 | 30 |
8.2.3地表水环境保护及减缓措施
为保证天然渠水质能够满足规划责任目标及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天然渠沿线的原阳、封丘应严格按照《河南省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强化工业污染防治,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建设,最大程度的降低工业、生活污染源对天然渠的影响。针对地表水体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对园区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1)废水水质必须达到污水处理厂收水要求
对于专业园区内的各个工业企业,环保部门应加强监管,保证工业废水预处理达标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入园区污水厂的废水必须达到收水标准要求。同时各企业应本着“节能降耗减排”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物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执行一级A标准,即COD50mg/L、BOD10mg/L、SS10mg/L、NH3-N5mg/L。
(2)中水回用、节约用水
根据园区现状企业调查,区内大部分企业中水回用率较低。本次规划实施后建议园区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节水意识,尽量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使用水资源。
8.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8.3.1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专业园区可能污染地下水的主要途径有: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跑冒滴漏等问题,污染地下水水质;未经治理的生产或生活污水排入边沟坑渠通过下渗污染地下水;一些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规范的堆存,通过降雨渗入污染地下水。按照规划,专业园区建成后将逐步取消现有自备井,统一使用黄陵镇水厂供水,这样可以使多年来地下水超采的现象得到好转。同时规划区内绿化面积和景观水域面积增加,也对区域地下水的补充起到积极作用。
由地下水现状监测资料可以看出,各监测点各监测因子均可以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随着规划区的规范建设,现状居民生活污水和少量的企业废水均经完善的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减少了现状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对专业园区地下水的污染。
污水经处理厂处理后按照严格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8918-2002 〉中一级 A 标准排放,采用中水回用措施后,不会加重区域地表水污染,同时也不会加重对区域地下水的污染。
8.3.2地下水影响减缓措施
(1)加强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专业园区地下水监测网。(2)取消已有自备井,严禁新增自备井。规划园区和封丘县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决不允许企业私自开挖自备井开采地下水。
(3)提高区内生态绿化,生态绿化可以起到改善小区气候的效果,同时增加地下水资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植树造林有一定的促进做用,植树造林同时又可以起到一定的涵养水源的做用。
(4)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减少专业园区环境污染和保护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对于那些容易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企业,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尽可能限制其入区。
(5)完善排水管道系统,注意其封闭性。若工业或生活污水采用无防渗处理的沟渠输送,将会影响区域地下水水质,导致功能的降低,应该杜绝这类现象发生。
(6)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临时堆存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堆存场所应进行硬化,做防渗处理。
(7)加强对入区企业的监管,防止其生产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污染地下水。
(8)规划区建成后,地面硬化率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将会有所减少,需采取多种途径补充地下水。建议尽可能增加区内绿化面积,减少硬化面积;在人行道、公园、公共广场、露天停车场等需承受一定重量的地方及绿化带周边使用透水路面砖等措施。
8.4声环境影响分析
8.4.1声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区现状噪声源主要为工业企业噪声、道路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规划实施后,将对区内村庄进行搬迁,规划区规划功能和性质将变为建设用地,区内规划有工业区和物流区。因此,虽然工业企业和物流运输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区域的总体噪声级,但由于噪声敏感点的减少和规划分布的合理性以及区域噪声功能区的从新划分,区内声环境总体上可以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本评价将根据专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8.4.2工业企业噪声预测分析
按照专业园区规划,专业园区主导产业以起重机械制造、起重机械配件加工及仓储物流为主,规划要求入区企业规格较高,生产技术装备精良,因此大部分企业在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后,工业噪声在65~75dB(A)之间。由于专业园区属规划环评,无法进行精确的预测,本次评价以类比的工业噪声最高值作为源强,计算得出的干扰半径(r65表示噪声级衰减为65dB(A)所需距离,亦称干扰半径,其余类推)。专业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噪声影响范围见表8-6。
表8-6 专业园区内工业企业噪声影响范围一览表
行业 | 噪声源强度 | r65 | r60 | r55 | r50 |
起重机械制造 | 75dB(A) | 12 | 16 | 27 | 49 |
8.4.2.1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规划污染源分析,专业园区内环境敏感点所受噪声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道路交通噪声和物流运输噪声。因此规划道路的两侧应设置防护带,同时种植相对较高的植物,起到遮挡噪声、防风沙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并尽量将生活小区、医院和学校等环境敏感点设置在噪声防护距离之外。8.4.2.2区域噪声预测与评价
根据专业园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等有关数据,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和预测。人口密度与区域噪声关系的预测模式如下:Lp =7.9lgM +22.1
式中:LP——评价区的等效声级,dB(A)
M——人口密度,人/km2, 2020年人口密度10700人/km2计算。
经计算,规划区域环境噪声将达到53.3dB(A)。根据这个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规划的人口密度偏大,会造成工业区的人口集中区夜间噪声存在超标现象,建议适当减低规划区人口数量,以减少人群活动造成的区域夜间噪声超标。
8.4.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4.3.1区域环境噪声防治措施与建议
1、专业园区在引进企业时,必须在规划、选址上把好关,尽量将噪声企业布局在工业区西部和东部,四周布置噪声污染较轻的企业,同时企业内部的平面布局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使声源与敏感点保持适当距离。2、入区企业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及工艺,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安装减振装置、吸声(消声)设备,设置隔声罩等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噪声。
3、加强企业与周围敏感点的绿化工作,设置绿化带。
4、充分发挥专业园区管委会的管理作用,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对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规定音响设备最大音量和营业时间。
8.4.3.2交通噪声防治措施与建议
为避免区域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提出以下减噪降噪措施及建议。1、规划区内未来道路建设优先选用减噪路面,从源头减小车辆经过时的噪声值。
2、加强路面保养,减少车辆颠簸振动噪声。
3、在道路交通干线两侧以及居住区和道路之间加强绿化带的建设,根据噪声防治要求选择降噪作用较强的树种,合理配置植被。
4、设置禁行路线,避免噪声值较大的车辆穿越环境敏感点附近。区内汽车应减速限速行驶,必要时设置禁鸣区。
8.5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8.5.1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根据规划污染源分析,专业园区固体废弃物预测产生情况见表8-7。表8-7 专业园区固体废物种类和产生量预测
年 份 |
城市生活垃圾 (t/a) |
一般工业固废(t/a) |
工业危废 (t/a) |
合 计 (t/a) |
2020 | 31200 | 1830 | 9.15 | 33039.15 |
危险废物预计产生量9.15t/a,主要为喷涂油漆后产生的废包装桶等,可收集后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部门统一处置,不得作为一般固体废物或生活垃圾随意处置,并由专业园区环境管理单位监督执行。
生活垃圾预计产生量约为3.12万t/a,送封丘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专业园区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经垃圾中转站运往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8.5.2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8.5.2.1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1)大力推进集中控制,实行全过程控制对于规划区的项目应进行废物的安全处置与风险评价,明确提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去向及安全处置方式;建立管理制度,对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2)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固废产生量
在开发过程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废物的生产工艺,发展无废工艺,尽可能少产生或不产生固体废物。
(3)加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进程,提高综合利用率
充分挖掘各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和废物再利用的联系,建立各企业之间的生态工业链,变废物为资源,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尽最大可能减少固废的产生量,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4)加强危险废物的收集和集中处理
企业应严格危险废物的收集、存放和运输,不得随意堆放,达到一定数量后及时送到危废处置中心进行合理处置,避免其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8.5.2.2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1)生活垃圾推行分类收集、综合利用、集中处置建立垃圾分选中心,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对于能够回用的应充分利用,不可回用的垃圾送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2)强化管理,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与排放
对于生活垃圾,不仅要对它进行安全的处置,更重要的是要对它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对此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①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实现垃圾分类回收;
②及时清除生活垃圾,送往垃圾分选中心,进行分选回用和合理处置;
③发展垃圾综合利用产业;
④限制使用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
8.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在封丘县起重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涉及土壤利用性质的改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为尽量减少区域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必须制定相应措施,从保护、恢复、补偿等方面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实施保护。8.6.1生态环境现状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城东23km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主要是人工影响下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人工生态环境,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区域内多为村庄、耕地;同时,区域内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工业企业分布较多,且具有一定规模,因此,该区域兼有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8.6.1.1地形地貌
起重专业园区用地主要由黄河大冲扇形平原构成,全区最高点海拔高程74.5米,最低点海拔高程70.1米,区内地势平坦,海拔高程一般在71.5-72.5米之间,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4000。8.6.1.2地质、土壤
封丘县境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华北拗陷,处于华北拗陷次一级构造单元内黄凸起。东明断陷济源——开封凹陷的复活部位。新生界深度达3000-5000m。地层层序分以下部分,顺序由老到新,由下而上。封丘县土壤,母质均属第四纪全新统地层。其来源为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富含碳酸钙,呈中性至微碱性。比较均一,土体深厚,疏松易于耕作,通透性较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
根据《新乡市生态功能区划》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划分结果,封丘县及园区土壤抗蚀力属于轻度敏感,抗蚀力较强,水土流失量较小,规划的实施不会对水土流失产生大的影响。
8.6.1.3生物资源
专业园区所在区域为平原地区,植被以农业植被为主,无大面积的自然植被群落。植被覆盖率受农作物生产状况的影响呈季节性变化,区内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该区域自然木本植物十分少见,多为人工经济林和农田林,自然植被多为草本植物,田间杂草,常见的有狗尾草、马齿菜等。区域生物以单一的农业经济物种为主,野生动物已很难寻觅。专业园区内无珍稀及濒危动植物物种,亦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8.6.1.4水资源
评价区域基本无地表水源,主要水源为引黄水和地下水。根据《新乡市生态功能区划》,封丘县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保护区位于:黄河以北,由黄河滩地和黄河背堤洼地组成,包括封丘的孙庄、荆隆宫、司庄、陈桥、伊岗、獐鹿市、娄堤、鲁岗、李庄、曹岗、黄陵等11个乡镇。本项目位于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规划区域地下水为中等富水区,降深5米,单井出水1000-3000m3/d。根据《新乡市生态功能区划》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水源涵养重要性分级结果为不重要。
8.6.1.5生态功能区划分
根据《新乡市生态功能区划》,封丘县境内划分有两类功能区:(1)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保护区(封丘)
该生态区位于:黄河以北,由黄河滩地和黄河背堤洼地组成,包括封丘的孙庄、荆隆宫、司庄、陈桥、伊岗、獐鹿市、娄堤、鲁岗、李庄、曹岗、黄陵等11个乡镇。
(2)黄河冲积平原(延津、封丘、长垣)土壤保持农田功能区
该生态区位于:位于黄河冲积平原,由原延封长低洼平原及黄河决口扇组成,包括封丘的城关镇、城关乡、荆乡回族乡、戚城、冯村、赵岗、居厢、潘店、油坊、王村、黄德、应举、留光、陈固等乡镇。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位于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区域地理位置基本处于一类功能区边界,一类功能区范围主要指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及缓冲区。根据《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黄陵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尹岗乡土地利用规划》可知,县、镇政府拟对园区内土地性质进行调整,调整后园区内无农耕地。
8.6.1.6区域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评价区生态环境目前已受到较大程度的人工干预,生态系统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自然生态系统比例较小。区域内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对水资源无序开采以及排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8.6.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随着起重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将逐步改变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由原来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并存转变为纯城市生态系统,区域的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存在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8.6.2.1有利影响
(1)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采取集中、成片开发建设专业园区是土地集约式开发利用的一种最新模式。将企业和居民分别聚集在一起,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2)专业园区内设置完善的污水管网,可将入区的单位的工业、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提高污水的处理率,可较好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工业企业的集中设置,便于环保部门的监管,从而可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环境违规事件的发生,降低发生环境风险的概率。
(4)集中供水减轻了专业园区工业、民用对地下水无序开采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地下水环境的改善。
(5)规划实施后将对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无环保手续、污染较重的企业进行淘汰,有利于减少区内有组织、无组织的污染物排放,改善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8.6.2.2不利影响
(1)施工期生态影响进行区域的开发、道路施工等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是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和水土流失,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明显的、局部的。
专业园区开发过程中例如筑路、管网敷设、厂房建造等使原有的地表自然植被全部被破坏,原有的农田生态也全部消失,使专业园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挖方、填方及临时堆土等工程活动,可能会局部增大土壤的侵蚀程度,易增大土壤的水土流失;开发活动本身进行的建筑开发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干扰,对生态系统中的人及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总之,专业园区的施工开发建设,因占用农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加之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
土地利用性质的变化:专业园区建成后,原有的农村生态系统不复存在,原有的景观格局被打破,耕地变为工业化的厂房、建筑、仓储物流和居住区,原有的农田景观将被完全改变为多功能的城市化的景观系统。
土壤性质的变化:原有的农业耕作土壤将被专业园区、交通设施及工矿企业覆盖,砂砾、建筑残留材料混入土壤,土壤的成分和性质将发生改变,大量的土地表面硬化使得原有的可渗透的耕地变为渗透性差的人工地面,由于地表覆盖层的变化,将会增加降雨的地表径流量,减少该地区的地下水的补给量;交通设施及道路的建设由于水泥灰浆等碱性物质的渗入,使土壤的pH值增加,车辆尾气的排放会使得道路周边土壤的铅含量显著增高,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会加剧对植物根系的损害;由于大量建筑物及道路的修建以及车辆和行人的增加,区域土壤的紧实度将加剧。
植被及生物量的变化:专业园区目前多数区域属于农村地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类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原有的大量植物种群发生很大改变,区域的生物量将有大幅度的减少,农田菜地将全部消失,人工栽培的花草树木将取而代之,其虽然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局部气候的作用,但数量将大大减少。
植被、生物量是评价区原有自然体系的核心,是维持原有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园区的建设将改变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性质,原有的的植被将消失或被替代。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专业园区的开发在占用土地,改变地表结构的同时,其大量人口的进入以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会对本地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增加该地区的污染负荷。
总的说来,专业园区的建设对涉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形式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和变化,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按生态规律办事,协调处理好专业园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8.6.3对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根据规划产业定位分析,规划实施后,园区内废气主要为少数企业锅炉运行过程产生的烟尘、SO2以及工艺废气二甲苯,由于废气排放量较小,故不会对区外环境造成影响。废水收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部分废水回用,部分排入天然渠,经调查园区距离黄河故道湿地鸟类保护区最近直线距离约2.1km,距离相对较远。评价认为园区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不会对该自然保护区产生大的影响。8.6.4生态保护措施
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林地、水域及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多,园地、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其次,而其他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极小。位于封丘县东部的起重专业园区原有生态系统主要为农业生态系统,园区实施后产生的主要生态影响是工业企业占地和污染物排放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为此,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需要通过采取优化布局、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进行生态绿化建设等补偿性措施,把园区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区域开发的生态保护措施有4个方面:保护、恢复、补偿和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开发过程保护、绿地系统补偿、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布局降低开发强度。
(1)开发过程中进行生态保护
在区域开发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原质原貌,尽量减少干扰和破坏,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尽量保留原有土地和原有生态环境的可能性,将较大规模的开发活动规划在原有地表植被、生物量较少的区域进行。
应限制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项目和资源消耗量大的重型工业项目进入开发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在区内建设的工业项目应推广采用清洁生产和高效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而降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控制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植被和上层土壤的破坏,防止有毒有害生产原料和工业废弃物任意堆放,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2)绿地系统补偿措施
工业用地、城市道路等产生的土地侵占,使区内生物量大幅减少,通过区内绿地系统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程度,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或环境功能得到修复。 采取的补偿措施一般有:
在区内建立公园、防护绿地及生态绿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改善局地气候,增加区域的绿化率。同时,在绿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宜性,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尽可能多种植养护相对容易、需水量较小的乔木。同时,对入区项目提出植被补偿要求,规定各类开发活动建设项目完成后厂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如工业用地不低于20%,文化娱乐用地不低于35%,科研学校用地不低于40%等。
建设生态廊道,包括河流绿色廊道与交通绿色廊道。绿色廊道建设是提高经济区绿化率的重要途径。
(3)配套设施建设
专业园区实行集中供气、供水和治污,可以改变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无序排放,也可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4)优化布局和适度开发
专业园区的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切合容量的原则,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实施合理的开发。按照生态适宜度的分析结果,结合环境容量的要求,对规划区布局、规模及开发强度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8.7专业园区的建设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园区调查,园区内无已知的地上和地下文物古迹,从园区所处地理位置来看,起重园区东距黄河4.3km,东南距黄河故道湿地鸟类保护区2.1km。从产业布局和气象条件看,园区生产不在以上两处敏感点的上风向,且距离较远,加之规划提出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园区与外边界之间均设置绿化隔离防护带(防护带宽度不低于50m),因此评价认为本园区的建设不会对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大的影响。8.8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的建设从总体上讲,将给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占用、居民搬迁及社会结构功能的改变,必然会对居民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社会经济领域产生影响。8.8.1搬迁方案及分析
结合现状和产业区的发展需要,对本次规划区内的现有村庄采取“整体搬迁、分期实施”的策略,未列入近期改造计划的村庄应限制发展,严格控制建设活动。结合封丘县、黄陵镇和尹岗乡总体规划安排,为保障园区内的产业集中,建议本次规划范围内村庄的住宅安置由黄陵镇和尹岗乡用地统筹解决,物业安置可结合工业用地的开发吸引搬迁村民参股的方式进行补偿,以调动村民搬迁的积极性,积极融入城市的发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改造。
根据黄陵镇、尹岗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内容,黄陵镇、尹岗乡将对辖区内所有村庄进行整合,涉及到起重园区内现有村庄8个需要整体搬迁,其中行政隶属黄陵镇的村庄有王庄、魏寨、李家寨和闫庄;行政隶属尹岗乡的有段寨、刘岗、东杨庄和杜辛庄村。本次搬迁共牵涉1371户,5611人(其中黄陵镇2106人、尹岗乡3505人),分别迁入5个社区内。具体社区名称、建设内容及实施年限详见表8-7。
因专业园区规划中未给出明确的搬迁居民补偿方案,仅提到了村庄整合数量和实施年限,评价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一套详尽、具体的《搬迁和居民补偿方案》,明确补偿措施等,以便专业园区的建设顺利进行。
另外,园区内现有学校3处,其中实验小学位于规划中的起重机械加工区,尹岗乡建勋学校和中心小学均处于尹岗工业组团内,规划不合理。对于3所学校,园区规划中同样未明确搬迁和安置方案,评价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以上3所学校进行搬迁和安置,以免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对学校的正常教学产生影响。
表8-7 黄陵镇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规划表 单位:公顷
新型农村住宅社区 | 整合旧村 | 拆旧面积 | 节约土地面积 | 实施年限 | 行政隶属 | ||||||
序号 | 社区名称 | 建设类型 |
总 面 积 |
原农村居民点面积 |
建 新 区 |
个数 | 名称 | ||||
1 | 大山呼社区 | 整体搬迁型 | 15.15 | 15.15 | 0 | 5 | 李家寨* | 0 | 0 | 2006-2010 |
黄 陵 镇 |
王庄村* | 0 | ||||||||||
魏寨村* | 0 | ||||||||||
大山呼 | 0 | ||||||||||
闫庄村* | 0 | ||||||||||
2 | 玉兰苑社区 | 村庄合并型 | 53.78 | 27.52 | 26.26 | 7 | 艾村 | 12.88 | 37.87 | 2006-2010 |
尹 岗 乡 |
陈岗村 | 0.73 | ||||||||||
刘岗村* | 19.42 | ||||||||||
孙岗村 | 10.22 | ||||||||||
西赵岗 | 14.59 | ||||||||||
李堂村 | 0.21 | ||||||||||
张岗村 | 6.08 | ||||||||||
3 | 金菊苑社区 | 村庄合并型 | 67.2 | 32.5 | 34.7 | 5 | 东蒿寨 | 19.26 | 16.53 | 2011-2020 | |
段寨村* | 0 | ||||||||||
西蒿寨 | 7.23 | ||||||||||
于寨村 | 24.74 | ||||||||||
张王庄 | 0 | ||||||||||
4 | 牡丹苑社区 | 村庄合并型 | 92.12 | 64.06 | 28.06 | 4 | 店集村 | 14.41 | 6.29 | 2006-2010 | |
杜辛庄* | 14.52 | ||||||||||
大庄村 | 0 | ||||||||||
前王村 | 5.42 | ||||||||||
5 | 红梅苑社区 | 村庄合并型 | 65.28 | 37.34 | 27.94 | 6 | 东杨庄* | 27.02 | 53.23 | 2011-2020 | |
苗占村 | 2.79 | ||||||||||
彭庄村 | 21.4 | ||||||||||
双王村 | 8.97 | ||||||||||
苏庄村 | 14.65 | ||||||||||
吴堂村 | 6.34 |
8.8.2主要社会影响
据调查,规划实施将导致园区内村庄农民失去耕地,村庄需整体搬迁。因此,本次规划实施主要涉及耕地被占和搬迁社会影响。(1)搬迁工程本身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失地农民进行土地补偿和拆迁补偿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远看,搬迁的顺利实施后,园区稳定快速的发展将会极大的推动地方经济,它对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地方GDP总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2)移民安置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进一步实现居民区与工业区的分离,避免了长期以来工业区居住区混杂交错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从根本上避免工业企业对近距离周边居民带来的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噪声影响等问题。
(3)农业居民经过拆迁安置后,失去了赖以依靠的农田,因此必须寻找其他职业维持生活,虽然园区的建设和企业的增加给区内的原住居民带来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但随着经济技术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对就业的人员素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原住农民很难满足许多新行业的就业条件。地方政府应加大门槛较低的第三产业的开发力度,发展饮食、娱乐、服务等产业,同时注重对年龄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引导居民外出务工,从多方面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降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的待业人口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压力,搬迁群众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会产生一定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原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对于发展地方第三产业,丰富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作用。为引导搬迁居民及时就业,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搬迁实施后,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搬迁移民的安置工作,按照搬迁方案中的提出的各项措施,妥善解决由于搬迁带来的各种问题。
(4)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并专人监督,保证落实。
8.8.3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分析
区内居民搬迁后,原有耕地被全部占用,使农村居民丧失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生活方式由原先的独家独户改变为小区集中居住,居民在初期会产生对生活习惯的不适应性。但从长远考虑,集聚区内安置小区的建设,具有良好的住房、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系统,配套设施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当地经济发展速度会不断提高,搬迁居民将逐步融入到新的社会生活当中,逐步完成由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同时,搬迁人口将更多的介入到服务、物流、租赁等行业,导致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8.8.4拟采取措施
(1)制定详细的搬迁和补偿方案,充分考虑安置居民的就业及生活,确定了专业园区居民搬迁时序,核算了搬迁所需的资金,并安排专人监督,保证落实。(2)待搬迁的村庄不再新批宅基地,加大土地调整力度,最大程度减少占用耕地;
(3)在规划区商业用地上预留土地,作为被占用土地居民商业用地,鼓励被占用居民自主创业;
(4)鼓励工业区企业积极雇佣被占地居民,提高被占地居民收入。
第九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9.1清洁生产
9.1.1专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
(1)专业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由于专业园区内企业均没有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虽然园区现有企业均做过环评,但基本上都是登记表或报告表,一般没有涉及清洁生产的内容编写;企业自身亦没有专职清洁生产管理人员,企业没有对清洁生产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存档,因此有关区内企业清洁生产现状的资料非常少。因此只有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收集企业运行记录数据并简单分析,对该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得出粗略判断。
目前专业园区内生产规模较大、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清洁生产意识比较强的企业,该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就相对较高;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能力提高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经营和管理者对清洁生产又没有给予重视,其资源、能源管理散乱、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废物产生量大,回收利用率低,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实施。因此评价建议对于这类企业就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其能耗、物耗指标必须达到国际或国内同类行业企业的先进水平,并且必须同时配套完善的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不超过专业园区的环境容量;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包括企业生产工艺、原材料、产品等 。
(2)专业园区清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园区内现有各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方面现存主要问题如下:
1)专业园区总体清洁生产水平不高,在清洁生产方面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奖惩措施,促进企业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2)大多数企业经营领导者和生产组织者对清洁生产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有些企业甚至没有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管理制度,更谈不上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
3)重点企业还存在较多清洁生产的机会,需要进一步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9.1.2专业园区工业选择的清洁生产原则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是:以起重设备及配件为主,以仓储物流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区内产业向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专业园区是以起重设备制造业为主体。清洁生产就应突出这方面的要求,从制造业清洁生产入手。在选择工业项目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减量化原则: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和能量消耗,是工业发达国家的一种发展趋势,同时,这一原则要与经济增长模式相结合,即摒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采用高效的集约式增长方式。
循环利用原则:产品及物料,甚至是废物的循环利用。
多级利用化原则:能源力求多次、多级利用,力求其高效益。
“食物网”原则:生产工艺中最大限度的利用再循环材料,高效利用原料所蕴含的能量,最大限度减少“废物生产”,以及重新确定“废物”价值,使其作为其它生产过程的原料。总之,要在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个体(企业)间形成一种高效的“食物网”供给关系,该系统中不存在“废物”,应将所有“废物”作为产品来认识和利用。
清洁生产原则:将产业活动和环保一体化,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包括选用清洁原料,降低生产能耗,减少或不排污,废旧产品便于回收利用等。入区企业需要采用清洁的工艺和技术。已获得产品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可获得优先进入区的权利。
9.1.3专业园区内工业清洁生产建议
(1)企业应高度重视清洁生产专业园区拟建企业和现有企业应高度重视清洁生产,贯彻清洁生产理念,大力宣传清洁生产,设置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2)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计
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计,摸清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的具体部位、产生的原因及产生量,制定消除或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方案。作为一种环境战略,清洁生产的实施要依靠各种工具,如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这些清洁生产工具,要求在实施时深入组织的生产、营销、财务和环保等各个领域。清洁生产审计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和操作性很强的环境诊断程序,这套程序反复从八条途径着手开展工作,即原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废物。从这八条途径入手,有助于克服传统上生产、环保两张皮的现象,将污染物消灭在产生之前。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各个方面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一种思路,因此,区内各生产企业在工程设计时始终都要贯彻清洁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选用“无废”、“少废”的工艺、技术、设备,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行国家推荐的各行业最新清洁生产技术。
(4)加强环境管理
评价建议企业在以下方面加强环境管理:
①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②设置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③制定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管理条例及岗位操作规程。
④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及可持续清洁生产计划,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⑤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物处置方法处置废物;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废物转移制度。
⑥每个生产工序有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易造成污染的设备和废物产生部位要有警示牌;生产工序能分级考核,建立环境管理制度。
⑦对相关方实施相应的环境管理,如原材料供应方的管理等。
⑧加强对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制定清洁生产的奖励及惩罚措施,提高员工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⑨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及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5)学习和借鉴国内先进经验
参照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方法,在提高产品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吨产品污染物的产生量,降低吨产品的能耗、物耗与资源消耗。在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过程中尽可能考虑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以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吨产品的耗水量。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潜在价值,将原本废弃的资源加以利用,在进一步强化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扩展可用资源总量,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6)持续清洁生产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清洁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要保持一个较高的清洁生产水平,需要不间断的清洁生产审计过程,对新发展阶段产生的新问题给予发现和解决,以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表9-1 制造业清洁生产方案
生产工段 | 废物类型 | 清洁生产方案 |
金属切割或机加工 |
废切削液 废油 |
改革各种需要使用润滑油的加工工艺,如有可能,用气体冷却代替液体冷却,规范机器制造、运转驱动器、车床等用油型号,执行定期更换润滑油和切削液净化循环制度,撇去浮渣、旋流、离心、净化、沉降、过滤、溶解气泡,采用超滤系统除去水中溶解的油 在冷加工或其它加工中,当油只是作润滑用时可采用热碱液或硼砂皂液替代油使用 按类型分离金属渣或屑,改进管理技术,防止切削油污染溶剂,回收废切削油或机加工用油 离心分离油渣混合物以回收油,采用固定槽和组合装置回收金属加工液 |
工件去油 |
易燃物 溶剂 残渣 |
用机械法或热处理法代替溶剂清洗 用水溶性碱液或表面清洗剂代替溶剂 采用低毒性油剂(如石油溶剂、萜烯等替代含氯烃溶剂) 采用逆流溶剂清洗(二级清洗、第一级是用已用过的脏溶剂,第二级是用新鲜溶剂) 厂内或厂外再生回收使用废溶剂(采用比重分离、过滤、蒸镏法再生或作燃料使用) |
磨抛光、 打光 |
磨料 |
预先清洗工件 采用低油性或水基性胶粘结磨料 采用自动喷砂系统 采用组合磨、抛光法去掉表面氧化层 采用可重复使用的砂丸 |
热处理 |
酸/碱废水 氰化物 废油 |
在加热的金属表面浸以饱和的氯化物蒸汽凝聚液代替热处理 用渗氮液和金刚砂代替三聚氰酸盐硬化工艺 过滤金属渣循环利用淬火液 撇去油以延长碱洗液寿命 |
金属涂覆和喷漆 |
废漆料 易燃物 废溶剂 残渣 挥发性有机物(VOC) |
必须采用合适的喷涂技术,改气枪喷涂为静电喷涂,原料采用水溶性树脂漆。防止喷枪泄漏,厂内回收溶剂。 研究减少材料流失的输送方法如浸渍、流水作业涂覆、静电喷涂和电沉积采用交替法涂覆,如多颗粒涂层、水基涂层和粉末涂层等。 用脏溶剂擦洗设备再用新鲜溶剂清洗,以及作为涂料稀释剂利用。 使用塑流性介质作涂层退除。 采用溶剂回收装置减少烘烤中有机挥发物的排放。 采用活性炭回收退除液中的溶剂以及蒸镏法回收水和溶剂混合物中的溶剂。 |
设备 清洗 |
溶剂 残渣 |
在设备下面安装一托盘接收润滑油以回收油 使用吸油性好的布擦洗 |
9.2循环经济
9.2.1概念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使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自然资本论、系统论等理论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它是一种生态经济。从工业化的角度讲,它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是是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加剧,发展循环经济己成为21世纪的时代要求。9.2.2循环经济总体框架
9.2.2.1循环经济建立的基础
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专业园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并建立政策法规支持体系,依法对生态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保证。制定了各种类废物、废水申报和回用管理办法,制定废物废水回用监督奖励办法,起到监督管理作用。9.2.2.2循环经济建立原则
立足于现有资源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加速产业链的延长,加速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加速产业布局的优化,引导优势资源向专业园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源开展由单向开发向综合开发、由粗放开发、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力争在资源赋存与特色产业的结合上有新发展,在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换上有新突破。9.2.2.3循环经济建立层次
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专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一条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有效解决现存环境问题的唯一方法和途径。循环经济的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和企业与社会层次。
(1)在企业层次上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审核专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要求企业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从生产优先转变为服务优先,强化产品的使用价值,使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达到最优,从而推动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的过渡。
(2)在企业群落层次上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在区域内企业之间形式一种共生系统,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艺流程、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耦合、横向共生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
(3)企业与社会层次上
在区域内,根据各企业最终进入社会废弃物的特点,实施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例如废水资源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废气资源化等等,使所有的废物经过资源化后,最终进入社会的废物达到微量化和无害化。
这样当资源进入区域后,在它的生命周期里通过企业内部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和企业与社会的循环,完成了最有效的利用后,最终得到妥善处置。
9.2.2.4循环经济建立的目的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得到国家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步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工业集中区建立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9.2.2.5专业园区循环经济分析及发展建议
评价结合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规划特点,评价提出如下循环经济建议,供专业园区发展参考:(1)按照专业园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应加强起重设备制造业与配件生产业的联系,并发展相关产业,适当延长产业链。
(2)专业园区安排企业用地,应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内企业项目布局。尽可能把相关企业、项目规划在同一区域,实行能源的统一供应和废弃物的集中处理,使各企业、厂家相互“零距离”配套,形成“一条龙”产出模式。
(3)循环经济建设应立足于各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体系建设。
(4)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和专业园区管理部门应制订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在用地、供电、运力保障、信贷担保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要通过加强环保监督,促进企业通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使其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要求。
(5)加强督促检查机制和企业循环经济考核指标,对考核指标高的企业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并进行示范推广。
(6)宣传教育——人才培训: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启蒙阶段,需要加大生态产业以及绿色消费的宣传和培训的力度,通过召开生态产业研讨会,利用国内外相关网站、报刊、电视媒体等各种手段,宣传、交流生态工业及专业园区建设的思想,有关知识和最新动态,扩大生态工业理论、绿色消费的影响。加强对在职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以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切实开展。
(7)绿色招商
专业园区在项目选择上,应利用循环经济的尺度来选项目,加强对园区关键补链项目的招商引资。凡是与“上下游”企业能形成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和优先进区,这样,可以在投资项目安家落户之始,就与“上下游”企业自动形成循环链,使得各类资源在精心组织的产业链中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8)实施节能减排计划
①充分认识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②切实做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各项工作。
③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形成区域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的工作合力。
(9)建设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资源共享、信息查询提供便利的通道,包括相关政策、入园项目指南、各主要行业关键先进技术、专业园区环境管理手段、专业园区工业网络设计、物质集成设计、清洁生产技术等主要内容。
(10)推进专业园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专业园区内各企业进行ISO14001认证,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专业园区管理成本,提升专业园区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第十章 公众参与
10.1公众参与方式
本次评价将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本着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通过两次信息公开,让公众及社会团体充分了解情况后采取管理部门访谈、咨询专家意见、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公众及社会团体对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0.2信息公开
2010年11月15日、11月30日分别在黄陵镇镇政府、魏寨村和尹岗乡的段寨村等村庄张贴公告,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及第二次公示,公示了规划及规划环评的主要情况。图片见插图10-1~10-2。公示内容如下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是封丘县重点发展的两个园区之一,该园区的建设能够改变封丘农业大县的经济结构,由粗放型初级农副产品产业经济向集约化、高效、高附加值产业工业经济发展。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新乡市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承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环发2006〔28〕号)要求,现将规划情况公示如下。规划区范围为:西到经一路,东到经十四路,北到纬一路,南到纬十一路,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专业园区战略定位:以起重设备制造作为专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同时推动与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起重机械配件及仓储物流等。
现就该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如下。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对专业园区规划的态度,专业园区选址是否合理,当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敏感区域,对搬迁的主要意见,规划目标、产业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专业园区建设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等。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请于公示后10日内给出意见,可打电话、发传真、信件、电子邮件等,最好以书面形式并尽可能提供自身联系方式,以便意见采纳与否的及时反馈。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通信地址:封丘县城北干道东段路北; 联系人:柴祖勇;联系电话:13598643238
环评单位:新乡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电话:0373-3670605,通信地址:新乡市人民东路甲2号国贸大厦,电子信箱:wangxiao102006@126.com
插图10-1 首次信息公示 插图10-2 二次信息公示
插图10-3 座谈会实景 插图10-4 参会代表填写调查表
10.2.1公众参与方式及结果
本次公众意见的征求拟采取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会的方式进行。10.2.2专家咨询
本次环评专家咨询主要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家技术评估,专家技术评估以会议形式进行,下一步将进行报告书的专家技术评估。在专家技术评估中,环保、规划等方面专家将全面审查本次规划环评的内容、结论,并就规划的环境影响给出咨询意见,评价也将认真对待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完善,从环境保护角度为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更加的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技术支持。10.2.3座谈会
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公众对规划及规划环评的意见,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完成后,专业园区管委会、评价单位召开了公众参与座谈会。会议实景见插图10-3~10-4。时间:2010年12月10日。
地点:专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会议室。
会议代表:新乡市环保局、封丘县环保局、封丘县规划局、封丘县土地局等政府部门代表及园区内现有黄陵镇的李家寨村、闫庄村,和尹岗乡的段寨村、杨庄村居民代表共计18人,座谈会签到名单见附件。
会议议程:评价单位首先介绍了规划环评开展情况,规划环评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评价结论,与会代表就规划及规划环评发表意见,评价单位认真记录各代表意见,形成并通过座谈会会议纪要。
政府部门意见:
①环保局部门
要求园区企业要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保部门会加强环境管理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等。
②规划部门意见
要求专业园区按总体规划要求实施,与其保持一致。
公众意见:
①入园区企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
②规划环评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今后专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发挥作用;
③规划环评应高标准地提出专业园区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认真考虑搬迁前现有村庄的环保问题。
10.2.4问卷调查
评价单位在进行公众告知的基础上,印制公众意见调查表,统一发放给参与对象,待参与者认真填写后收集返回归类整理,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公众对专业园区建设以及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对象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为政府部门问卷调查,一部分为受专业园区影响的村庄公众意见问卷调查。问卷份数: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回收率95.5%。
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1日。
问卷格式及内容: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卷调查表见表10-1,居民搬迁境影响公众意见调查表见表10-2。
表10-1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公众参与问卷调查表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
职业 | 文化程度 | 经济来源 | |||
住址 | |||||
一、规划概况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是封丘县重点发展的两个园区之一,该园区的建设能够推进全县经济较快的增长,对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位置: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沿封尹线分布,包括尹岗乡政府驻地和黄陵镇政府驻地两个组成部分。规划范围:西到经一路,东到经十四路,北到纬一路,南到纬十一路,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体布局结构:“三轴、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三轴:将起重大道这条东西向主干路和规划的两条南北向主干路作为三条轴线,实现镇区和工业园区之间紧密联通的交通发展轴和南北向功能联系轴。两区:将规划范围内形成中部的工业区和东部的尹岗片区。主导产业:以发展起重设备为主,起重机械配件及仓储物流为辅助产业。 二、规划实施后主要环境污染因素 废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就近排入陶北排和九支排。污水经排污管道系统收集至园区南部的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或回收利用。 废气:专业园区不新建燃煤锅炉,主要废气污染物为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各入园企业针对其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固废:专业园区排放的固废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部分危险废物。一般废物和生活垃圾送封丘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噪声:包括生活、工业、和交通噪声源。专业园区在规划企业选址上考虑了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企业与居住区进行了绿化隔离,主要高噪声建设项目周边无居民、学校、医院等声环境敏感点。 现就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开展公众意见调查,希望您能如实地给出您的意见,我们将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共同为保护当地环境尽力(请就后面问题赞同的选项处打√)。 |
|||||
您认为当地主要环保问题是: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 □垃圾 | |||||
您认为近年来当地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是: □变好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变差 | |||||
您认为近年来地表水体水质变化情况是: □变好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变差 | |||||
当地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是: □变好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变差 | |||||
您是如何知道专业园区规划情况的: □公告 □网络 □周围人群 | |||||
您认为专业园区的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否有利:□是 □否 □不知道 | |||||
您认为专业园区规划的实施将对您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很好的影响 □好的影响 □无影响 □不好的影响 |
|||||
您是否同意专业园区的建设: □同意 □不同意 □无意见 | |||||
如反对集聚区规划,请给出原因: | |||||
其它意见、建议或要求: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
职业 | 文化程度 | 经济来源 | |||
村庄名称 | |||||
按国家规定落实补偿后,您对搬迁的态度: □同意 □基本同意 □不同意 |
|||||
您对专业园区规划的安置小区的意见: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如不满意,请说明原因: |
|||||
搬迁后,您认为您的居住环境将: □变好 □不变 □变差 |
|||||
搬迁后,您认为您的收入及生活水平: □提高 □不变 □降低 |
|||||
您最关注的搬迁问题是: □经济补偿 □就业机会 □养老保险 □就医就学 |
|||||
对搬迁的其它意见、建议或要求: |
表 10-3 公众参与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项 目 | 调查对象情况 | 比例(%) | |
发放表格份数 | 200 | - | |
回收表格份数 | 191 | 95.5 | |
性别构成 | 男 | 133 | 69.6 |
女 | 58 | 30.4 | |
年龄构成 | 60岁以上 | 13 | 6.8 |
36~60之间 | 134 | 70.2 | |
21~35之间 | 36 | 18.8 | |
20岁以下 | 8 | 4.2 | |
文化程度 | 初中及以下 | 23 | 12 |
高中及中专 | 116 | 60.7 | |
大专及以上 | 52 | 27.2 | |
职业构成 | 干部 | 35 | 18.3 |
工人 | 82 | 42.9 | |
农民 | 67 | 35.1 | |
其它 | 7 | 3.7 |
调查项目 | 统计结果 | 人数 | 比例(%) |
您认为当地 主要环保问题 |
空气污染 | 61 | 31.9 |
水污染 | 103 | 53.9 | |
噪声 | 15 | 7.9 | |
垃圾 | 12 | 6.3 | |
你认为近年来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 变好 | 28 | 14.7 |
略有好转 | 21 | 11 | |
基本不变 | 103 | 53.9 | |
变差 | 39 | 20.4 | |
你认为近年来地表水体水质变化情况 | 变好 | 22 | 11.5 |
略有好转 | 15 | 7.9 | |
基本不变 | 98 | 51.3 | |
变差 | 56 | 29.3 | |
当地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 变好 | 23 | 12 |
略有好转 | 20 | 10.5 | |
基本不变 | 137 | 71.7 | |
变差 | 11 | 5.8 | |
您是如何知道产业园规划情况的 | 公告 | 30 | 15.7 |
网络 | 6 | 3.1 | |
周围人群 | 155 | 81.2 | |
您认为专业园区的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否有利 | 是 | 167 | 87.4 |
否 | 7 | 3.7 | |
不知道 | 17 | 8.9 | |
您认为园区规划的实施将对您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 很好的影响 | 38 | 19.9 |
好的影响 | 136 | 71.2 | |
无影响 | 12 | 6.3 | |
不好的影响 | 5 | 2.6 | |
您是否同意专业园区的建设 | 同意 | 181 | 94.8 |
不同意, | 0 | 0 | |
无意见 | 10 | 5.2 |
项 目 | 调查对象情况 | 比例(%) | |
发放表格份数 | 100 | - | |
回收表格份数 | 100 | 100 | |
性别构成 | 男 | 81 | 81 |
女 | 19 | 19 | |
年龄构成 | 60岁以上 | 11 | 11 |
36~60之间 | 75 | 75 | |
21~35之间 | 14 | 14 | |
20岁以下 | 0 | 0 | |
文化程度 | 初中及以下 | 54 | 54 |
高中及中专 | 41 | 41 | |
大专及以上 | 5 | 5 | |
职业构成 | 干部 | 2 | 2 |
工人 | 14 | 14 | |
农民 | 83 | 83 | |
其它 | 1 | 1 |
调查项目 | 统计结果 | 人数 | 比例(%) |
按国家规定落实补偿后,您对搬迁的态度 | 同意 | 56 | 56 |
基本同意 | 44 | 44 | |
不同意 | 0 | 0 | |
您对位于专业园区的安置小区的意见 | 满意 | 51 | 51 |
基本满意 | 49 | 49 | |
不满意 | 0 | 0 | |
搬迁后,您认为您的居住环境将 | 变好 | 52 | 52 |
不变 | 48 | 48 | |
变差 | 0 | 0 | |
搬迁后,您认为您的收入及生活水平 | 提高 | 45 | 45 |
不变 | 51 | 51 | |
降低 | 4 | 4 | |
您最关注的搬迁问题是 | 经济补偿 | 57 | 57 |
就业机会 | 32 | 32 | |
养老保险 | 7 | 7 | |
就医就学 | 4 | 4 |
①公众认为主要环保问题为大气污染的占31.9%,水污染的占53.9%,其它占14.2%。说明当地公众对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较为关注。
②区域公众认为近年来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的占11%,基本不变的占53.9%。近年来地表水体基本不变的占51.3%;地下水水质基本不变的占71.7%,说明公众对区域环境持有改善的要求。
③对选址持支持态度的公众占100%。
④认为规划园区的建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公众占87.4%,认为园区规划的实施将对您工作和生活带来好的影响占71.2%,说明大部分公众认为园区规划的实施会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
⑤对园区规划持支持态度的占94.8%,无意见的占5.2%,无反对意见。
⑥通过调查搬迁居民均表示同意搬迁,大部分居民认为搬迁后收入及生活水平将会提高,居住环境将会变好;同时居民对搬迁后的经济补偿、就业机会、养老保险、就医就学均比较关注,希望园区管委会认真考虑落实居民搬迁后的经济补偿、就业机会、养老保险、就医就学等问题,园区管委会应认真解决协商好居民搬迁时间问题。
10.3公众参与结论及建议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政府、单位和个人普遍认为专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是必要的,紧迫的,对改善专业园区环境质量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公众对当地的环境现状有较清楚地了解,所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环保问题和土地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管委会承诺在今后的建设中充分采纳公众的意见,对入园企业严把关,加强对污染治理措施的监管,使园区的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本次公众参与使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得到了保障,也使园区规划得到了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本次评价充分考虑并采纳公众意见,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①现有企业必须强化环境管理,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切实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尽可能减轻对搬迁前现有村庄的影响;
②应尽快建设专业园区排水、供气等基础设施;
③专业园区应考虑村民的就业及社保问题。
第十一章 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及环境保护对策
11.1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
对规划方案从环保角度进行优化调整,评价提出环境可行推荐方案如下表。表11-1 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
序号 | 规划项目 | 推荐方案 | 推荐原因 |
1 | 主导产业 | 对起重设备类别进行明确,建议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要求进行控制 | 规划未明确主导产业的具体产品名称,是否属于落后或淘汰类 |
2 | 规划布局 | 将不符合用地性质的企业迁入工业区内 | 现有部分企业位于居民区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
3 | 供水规划 | 建议工业区内施行中水回用,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 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和废水排放量,确保河流断面水质达标 |
4 | 排水规划 | 明确近期污水处理途径及排放去向 | 规划未提及 |
5 | 中水回用 | 建议将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到园区、黄陵镇和尹岗乡景观、绿化、道路保湿、市政及二次用水上,至规划期末中水回用率应达到74%。 | 规划应明确中水回用方案,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满足区域水环境容量要求。 |
6 | 绿化规划 |
·交通主干道封尹公路两侧各控制21米的防护绿带。 ·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15米的防护绿带。 |
降低对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
7 | 环境保护规划 | 环境空气目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82)二级标准 | 使规划的环保目标、指标与封丘县相关环保规划指标一致 |
地表水环境目标:天然渠陶北断面按照Ⅳ类水体控制。 地下水: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
|||
声环境目标:专业园区环境噪声标准均应执行《声环境标准》(GB3096-2008)二级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国家四类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 至规划期末,区域环境噪声和主要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均应为100%。 |
|||
固废处置: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专业园区内产生的危险固废以企业为单位分类集中收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确保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
|||
8 |
搬迁 安置 |
建议制定详细安置规划。 建议制定详细的学校搬迁和安置规划。 |
减少社会影响 |
11.2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建议
11.2.1水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专业园区所在区域涉及到的地表水体有天然九支渠和陶北排,天然九支与陶北排同属天然渠的分支,以上两条河流主要担负着区域内泄洪排涝任务,目前渠内均无上游来水。本次园区规划污水厂出水主要排入天然九支渠,然后向北流经约7.35km后最终汇入天然渠。根据现状监测,天然渠内水质能够满足功能区划Ⅳ类水体的目标值,证明地表水环境较好,有少量的水环境容量,但远远不能满足本园区排水要求。因此,起重园区的发展必须满足区域增产减污要求。
水污染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雨污分流,集中污水处理措施,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排放浓度控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施中水回用,节约新水资源。
11.2.1.1污水集中处理
(1)污水处理厂根据专业园区排水工程规划,废水经污水管网进入位于园区西南部的污水处理厂治理,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万m3/d,服务范围包括起重园区、黄陵镇区和尹岗乡镇区。至规划期末,园区污水厂总服务面积约21.4km2(其中起重园区10km2、黄陵镇区8.5km2、尹岗乡建成区2.9km2), 总服务人口约16.17万人(其中起重园区10.7万人、黄陵镇区3.37万人、尹岗乡建成区2.1万人),废水量共计3.9万m3/d(其中起重园区3.4万m3/d、黄陵镇0.3万m3/日、尹岗乡0.19万m3/日)。根据分析,以上三处污水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治理是可行的。
(2)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
按照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要求和性质,该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为:COD≤450mg/L,NH3-N≤35mg/L。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
评价认为,专业园区规划污水处理方案可行,但根据区域水环境容量情况,评价提出建议如下:
① 水质方面:如想满足地表水控制断面要求(在污水厂出水全部外排的情况下),污水厂出水应控制在COD≤33.4mg/L以下。
② 排水量的核定:污水处理厂应限制排水量小于13000m3/d。因此污水处理厂需同步建设深度处理工程,为中水回用创造条件。
11.2.1.2加强区内废水管理,规范排污口
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安全正常运行,园区应严格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各企业废水(包括生活污水)水质,监督区内的企业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入驻企业的污水预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保证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质满足设计水质要求。各企业废水预处理可根据自身污水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专业园区内工业、生活废水应经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同一处理后排放。各企业不得自行设置排入地表水体的排污口。
11.2.1.3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鼓励中水回用,节约用水。评价建议污水处理厂应同步建设中水深度处理工程和回水管网,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如市政绿化、道路降尘、车辆清洗用水、部分基建用水以及设备冷却水等,可采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11.2.1.4加强工业固废堆场监管
专业园区应加强对入驻企业工业固废堆场的监管,防治工业固废经雨水淋溶后污染地下水。11.2.1.5逐步关闭自备井
专业园区内工业企业目前多数用水来自企业自备井。评价认为,应结合专业园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统一供水,逐步取消企业自备井,保护地下水资源。
11.2.2大气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专业园区的发展必须采取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次评价为专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规划层次提出专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原则、主要措施等,具体建设项目或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应由其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大气污染防治原则: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区域增产减污或增产不增污。
11.2.2.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为了更好的保护区域空气环境质量,除了加强对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外,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利用“清洁能源”为主。各入区企业生产应采用水溶性树脂漆,其它生产生活尽可能的利用电能、燃气为能源,以减少废气排放总量,专业园区的生活能源应全部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11.2.2.2采用清洁能源
本次园区规划未考虑集中供暖,入区企业因生产工艺要求,需要自建加热炉窑时,必须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等清洁的燃料,废气需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后方可排放。11.2.2.3合理布局
入区企业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专业园区规划布局。针对进驻项目排放的工艺尾气情况,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布局和调整厂区平面布置,以减少其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11.2.2.4无组织扬尘控制
(1)加强规划实施阶段施工扬尘的控制。(2)加强道路管理和路面养护,减少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洒漏,以减少地面二次扬尘。
(3)提高并尽快实施绿化,最大限度减少裸露地面。
(4)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以降低车辆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11.2.2.5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专业园区发展必须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做到区域增产减污或增产不增污。专业园区应加快天然气门站和管网的铺设,区内禁止新建小型燃煤锅炉,并应逐步淘汰现有燃煤锅炉。
11.2.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11.2.3.1噪声防治重点
专业园区交通优势明显,主要对外交通干线有封尹公路,而专业园区又以发展起重机械和仓储物流为主,因此,交通噪声和工业噪声污染应是专业园区噪声防治的重点。11.2.3.2交通噪声防治
专业园区规划在封尹公路两侧各控制21米的防护绿带,其余道路两侧绿化带宽度根据道路级别按5-15米设置,这些绿化带除具有景观、防尘等作用外,还可起到降噪作用。评价提出交通噪声控制措施如下:
①在专业园区交通规划中应考虑交通噪声影响问题,合理规划、组织专业园区内、对外的交通;
②交通道路应根据交通量合理设计,制定合理的车流量分配方案,保障区内及对外的交通通畅;
③优化道路两侧绿化带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树种,多类型植物、多层次的绿化系统,在增加道路景观的同时,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11.2.3.3工业生产噪声防治
①合理规划布局:工业用地特别是高噪声项目应尽量集中,工业用地的等效声级分布尽量成梯度分布,以降低对其它用地的影响,同时也便于控制工业噪声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将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开来。对进区企业审查时,要注意企业的重要噪声污染源情况,将运行噪声高的设备远离厂界和噪声敏感点,利用距离衰减来降低噪声。对于那些不可能远离厂界噪声敏感点的设备噪声,在设计时尽可能利用厂房建筑物来阻碍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利用距离和现成的建筑物来控制设备噪声的影响,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噪声治理措施。②入区项目必须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对各种工业噪声源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措施,必要时应增加设置隔声罩、隔声屏障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入区企业的总平面布置上应充分考虑高噪声设备的安装位置,将其布置在远离厂界处,以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④工业区与生活区边界应规划不小于15m绿化隔离带,有效降低工业区工业生产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11.2.3.4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建筑施工噪声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影响是不同的,其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在土石方、基础和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中的高噪声设备有打桩机、电锯、搅拌机、切割机、运输车辆等,最高声级达100dB(A)以上。施工噪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和管理:
1、施工过程应采取低噪声施工工艺,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代替传统的高噪声设备。
2、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并采取一些噪声屏障措施。
3、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控制施工时间,距离居民较近施工点夜间禁止施工。
11.2.3.5生活噪声
规划的居住片区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居住区的管理,集贸市场、休闲娱乐场所不应设立在学校、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目标场所附近,以减少公共活动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统筹规划各经营网点布局。商业活动的噪声控制包括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控制音响设备及播放时间、加强市场管理防止交通堵塞措施。
11.2.3.6声功能区划
根据专业园区规划布局,本次评价划分的规划范围的声环境功能,主要包括:配套的尹岗居住片区为2类区;各工业园均为3类区;交通干线两侧为4类区。专业园区噪声控制应按声功能区划要求进行。11.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起重园区固体废物处置应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11.2.4.1建立分类收集系统
分类收集是实现固废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力保障。分类收集有利于减少固废的运输、处理和处置工作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11.2.4.2建立专业园区固废数据库,搭建综合利用平台
专业园区管委会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各单位固废产生量、固废性质等,建立固废管理数据库。并结合各企业生产特点,促进区内各企业间形成固废利用的良性关系,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11.2.4.3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大力推行循环经济
鼓励支持专业园区内工业企业改进工艺,提高技术水平,采用清洁原料,节能降耗,从源头减少固废产生量。专业园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固废的再利用和资源化。11.2.4.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园内各工业企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场地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相关要求进行建设。临时贮存场地应设天棚,不允许露天堆放,以防雨水冲刷,雨水通过场地四周导流渠流向雨水排放管;临时堆放场地为水泥铺设地面,以防渗漏。11.2.4.5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置
专业园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要求做到分类收集和处理,尽量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可回收利用的(如金属、纸等)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通过专业园区垃圾中转站,定期送往封丘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11.2.4.6严格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建议制定专业园区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各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坚决杜绝危险废物随意堆放,对危险废物实施严格管理。建立专业园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系统,确保危险废物100%安全处置。
建立专业园区危险废物管理数据库,全面掌握区内危险废物产生源、产生量及处置去向。
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运“三联单”制度,危险废物必须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专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一览表见表11-2。
表11-2 专业园区环境保护对策及减缓措施一览表
项 目 | 保护对策及减缓措施 | |
水环境 | 类 别 | 内 容 |
专业园区排水体系 |
专业园区雨污分流,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各企业预处理后,经污水管网统一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为了满足断面要求,园区污水处理厂应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在废水全部排放的情况下,园区污水厂出水必须达到COD≤33.4mg/L以下;在考虑回用的情况下,园区污水厂排水量应控制在2000m3/d以下。 |
|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专业园区实行中水回用,专业园区应建设中水回用设施。 | |
各企业的清下水应尽量重复使用。 | ||
环境综合整治 | 对区域污染源的综合整治,是地表水体天然渠满足断面的重点工作。 | |
企业雨污分流,排水口的规范化,企业污水排放口必须进入污水管网,最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 ||
园区内的企业必须按照“三废”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认真执行。 | ||
厂区防渗要求,对入区企业污水管道及污水预处理设施,全部提出防渗要求,避免下渗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 ||
确保入驻企业的污水预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保证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质满足设计水质要求,特别是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排放,应考虑从严控制接管标准。 | ||
大气 环境 |
整体要求 | 各工业企业应尽可能的利用电能、燃气为能源,尽可能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专业园区的生活能源应全部普及天然气或液化气。 |
入区企业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优化工艺流程,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全过程控制。 | ||
入区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必要时应采取治理措施,排气筒高度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 ||
加强道路管理和路面养护,减少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洒漏,减少地面二次扬尘的产生。 | ||
声环境 | 工业噪声防治 | 入区项目必须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
专业园区边界外围规划30m绿化隔离带,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区工业生产噪声对区外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 ||
对进区企业审查时,要注意企业的重要噪声污染源情况,将运行噪声高的设备远离厂界和噪声敏感点,利用距离衰减来降低噪声。 | ||
生活噪声 | 集贸市场、休闲娱乐场所不应设立在学校、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目标场所附近。 | |
居住区内道路应只允许通行公共交通车辆、轻型车辆和少量为生活服务的货运车辆。统筹规划各经营网点布局。 | ||
固体废物处置 | 生活垃圾 | 由专业园区内环卫部门负责处理和处置,可回收利用的(如金属、纸等)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通过专业园区垃圾中转站,定期送往封丘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
一般工业固废 | 各工业企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场地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相关要求进行建设。 | |
危险废物 | 建议制定专业园区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各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坚决杜绝危险废物随意堆放,对危险废物实施严格管理。 | |
提高企业对危险废物识别能力;提高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其产生量。入区企业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固体废物进行鉴别,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落实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实施全过程管理。 | ||
危险废物处置、转运应按颁发的有关危险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
11.3评价指标可达性分析
根据封丘县环境功能区划,专业园区环境功能区划见表11-3。表11-3 专业园区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要素 | 功能区划 | 环境质量标准 | |
环境空气 | 二类区 | GB3095-1996二级标准 | |
声环境 | 居住商业混合区:2类,工业区:3类,交通干线两侧:4类。 | GB3096-2008中2、3、4类标准 | |
地表水 | 天然渠 | Ⅳ类 | GB3838-2002中表1Ⅳ类标准 |
针对专业园区规划环境推荐方案,对其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见表11-4。
从分析结果可知:在采取有力保障措施后,主要环境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表11-4 推荐方案评价指标可达性
要素 | 评价指标 | 目标 | 保障措施 | 可达性 |
环境质量 | 环境空气 | 二级 | 采用清洁能源,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园区设置环境管理部门,对入区企业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并在区内设置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点位,有专门的监测部门负责监测专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 | 可以达到 |
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 325 | |||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 100% | 区内禁止建设任何燃煤炉窑,确需建设的应全部使用天然气、轻油等洁净能源 | 可以达到 | |
饮用水源达标率 | 100% | 加强饮用水源地以及供水设施的监管 | 可以达到 | |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100% | 区域污染源综合整治,实行节能减排;污水集中处理,实行中水回用;实施总量控制,确保地表水断面达标 | 可以达到 | |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100% | 监督入区企业对高噪声源制定合理的防噪措施;各功能区合理布局;重点防治交通噪声 | 可以达到 | |
绿化覆盖率 | 45% | 落实规划绿化景观建设内容;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植物;优化绿化方案 | 可以达到 | |
污染控制 | 单位GDP SO2排放量(kg/万元) | ≤4 | 专业园区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专业园区不采用集中供热 | 可以达到 |
单位GDP COD排放量(kg/万元) | ≤4.5 | 专业园区规划的企业用水量较小 ,经计算能够达到 | 可以达到 | |
废气处理达标率 | 100% | 入区各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应严格按环评提出的措施进行治理,确保外排污染因子达标排放。 | 可以达到 | |
污水集中处理率 | 100% | 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管网覆盖率为100%;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起重园区成立环境管理机构,实行严格的排污监管制度 | 可以达到 | |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 100% | 加强监管,确保各工业企业出厂废水满足污水厂收水标准 | 可以达到 | |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 100% | 加强管理,制定专业园区危废管理办法;建立危废管理数据库;实施危废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全过程管理 | 可以达到 |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90% | 落实固废的综合利用措施 | 可以达到 | |
工业固废处理率 | 100% |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固废管理数据库;搭建专业园区固废综合利用平台 | 可以达到 |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 依托封丘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 可以达到 | |
节能减排 | 大气污染物 | 100% | 采用清洁的能源,燃气气源为管道天然气为主、液化气为辅,最大限度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可以达到 |
燃气普及率 | 80% | 燃气气源为管道天然气为主、液化气为辅 | 可以达到 | |
水污染物 | 100% | 严禁高耗水项目入区;园区内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100%;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中水回用率 | 可以达到 | |
中水回用率 | 74% | 污水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园区同步建设中水回用设施,进行中水回用 | 可以达到 | |
单位GDP能耗 | ≤0.8 | 大力推行入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 可以达到 | |
单位GDP水耗 | ≤20 | 严禁高耗水项目入驻园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中水回用率 | 可以达到 | |
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 / | 采用清洁的原料和能源,节能降耗;加大中水回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实行节能减排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 可以达到 | |
环境管理 |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 | 100% |
园区成立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监管入区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情况; 对工业区基础环保设施完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并配套专项资金 |
可以达到 |
“三同时”执行率 | 100% | |||
通过ISO14001认证等企业比例 | 100% | |||
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 3.5 |
1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园区产业定位、区域资源承载力及环境特征,对专业园区内规划引进的工业项目,应本着“高水平、高起点”的原则,提出项目准入条件,评价建议的环境准入条件详见表11-5。表11-5 专业园区项目准入条件
类 别 | 项目准入条件 |
产业政策 |
·鼓励符合专业园区规划产业定位项目入区。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评价建议与能够形成良好循环经济链条的项目可优先入区。 ·鼓励建设省级以上(含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类项目。 ·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严禁高毒、高污染的淘汰和限制类工业企业入区。 ·限制高能耗、高耗水、污染重等工业企业入区。 ·严禁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工艺和设备企业入区。 ·限制机械制造行业中存在气型污染的铸造。 ·限制机械制造业中的电镀项目入区。 |
生产规模和工艺装备水平 |
·入区企业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最小经济规模要求。 ·在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上,要求入区项目达到国内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
清洁生产水平 |
·应选择使用原料和产品为环境友好型的项目,避免专业园区大规模建设造成的不良辐射效应。 ·入区项目在单位产品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清洁生产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行业的先进水平。 ·应限值高耗水、高耗能的工业企业入住专业园区。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新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在区域内现有工业污染负荷削减中调剂。 ·禁止发展环境污染严重、无污染治理技术或治理技术在技术经济上根本不可行的项目。 |
土地利用 | 入区项目必须达到《河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 |
其 他 |
·入区项目用地必须符合专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禁止在一类工业用地上建设二、三类项目。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评价建议与专业园区已有产业或项目能够形成良好循环经济链条的项目可优先入区。 |
11.5专业园区现有及在建拟建企业调整建议
在对专业园区内工业企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不符合起重园区规划的企业提出综合整治建议见表11-6。表11-6 不符合园区规划的现有企业调整建议
序号 | 企业名称 |
所属 行业 |
现状位置 |
与规划的 相符性 |
调整建议 |
1 | 明恒金银花酒业有限公司(白酒勾兑) | 饮料 | 起重机械加工区 |
不符合 产业定位 |
污染较轻,限制发展,逐步搬迁 |
2 | 黄河工业制氧有限公司 |
气体 制造 |
起重机械加工区 |
不符合 产业定位 |
污染较轻,限制发展,逐步搬迁 |
3 | 河南省联创起重电器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位于尹岗居住片区中规划的商住用地,不符合功能分区,建议迁入工业区 |
4 | 新乡市现代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位于尹岗居住片区中规划的商住用地,不符合功能分区,建议迁入工业区 |
5 | 新乡市金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属于尹岗工业组团规划中的商业金融用地,建议厂区后退到工业组团内 |
6 | 河南省福鑫泡沫有限公司 |
塑料 制品 |
尹岗工业组团 |
不符合 产业定位 |
项目用排水量均大于园区内其它企业,建议搬迁 |
7 | 河南省安博起重机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位于尹岗居住片区中规划的商住用地,不符合功能分区,建议迁入工业区 |
8 | 河南省玮华矿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属于尹岗工业组团规划中的商业金融用地,建议厂区后退到工业组团内 |
9 | 河南省中科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位于尹岗居住片区中规划的商住用地,不符合功能分区,建议迁入工业区 |
10 | 新乡市伟业矿山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机械 | 尹岗工业组团 |
符合 产业定位 |
位于尹岗居住片区中规划的商住用地,不符合功能分区,建议迁入工业区 |
11.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1.6.1政策保障
1、制定专业园区规划实施和规划目标实现的组织、政策、技术、管理和其他各项措施;2、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来保障专业园区的发展;
3、封丘县人民政府应制定专业园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
11.6.2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建议专业园区管委会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实行各个项目全过程的协调、监督和管理,以保障规划的正常实施。11.6.3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实施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巨大的经费,仅依靠地方财政收入进行实施的压力很大,也不现实、不合理。因此多方面的筹集资金,建立完善融资体系,以保证规划建设的顺利实现。可采用以下方式:(1)利用各项政策性优惠贷款,包括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性贷款,本地金融和财政部门要积极运用经济手段来扶持专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环保部门融资:通过排污收费返还部分经费以及国家规定的环保投资来承担部分建设费用;
(3)企业投资:专业园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合作,积极投入到专业园区环保设施建设中来;
(4)外商投资:鼓励外商到专业园区内投资兴业,积极拓宽外商投资渠道,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5)鼓励单位自筹和个人集资。
11.6.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动态检测与评价
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要按照年度分项目制定计划。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决策者要及时对项目建设进行调整。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动态的检测与评估,其结果可以作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能起到指导下一阶段建设工作的依据。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12.1专业园区环境管理建设方案
12.1.1环境管理及其体系建设
在区域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成果应在环境管理中得以落实,否则区域环评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区域环评中,环境管理是以保护区域环境、促进专业园区的良性发展为目的,防止因管理不善和利益驱动而造成专业园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效益发展失衡,环境管理计划是落实区域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措施、总量控制方案等,维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强化专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园区具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保证其环境管理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评价建议在封丘县环保局的指导下,专业园区管委会下设环境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同时具有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两种职能,所有入区企业均应设置环保机构配合其环境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监督实施专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
③处理和协调环境污染事故;
④监督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⑤负责监督专业园区环保公用设施的运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
⑥为入区企业提供环保咨询,负责对专业园区开发活动者进行环境教育与培训;
⑦负责有关环境事务方面的对外联络,如及时了解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关环境政策和法规的颁布与修改并及时贯彻和执行,负责对公众的联络、解释、答复和协调有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公众利益的活动及相应措施。
12.1.2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方案
12.1.2.1环境管理机构能力建设
应在专业园区建立初期即成立管委会环境管理办公室,有明确的机构负责人,负责建成本评价建议的环境管理体系,这是做好专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同时在此环保机构中,需具备相应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等资质的管理人员。12.1.2.2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结合专业园区内企业的行业特征,建立并逐步完善专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提高区内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1)检查并督促所有入区企业根据项目特点,识别全过程危险源,编制企业应急预案。
(2)专业园区环境风险应急依托封丘县进行,但区内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
(3)为确保预警、应急能力的质量和水平,需加强专业园区环境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技术人员开展多层次、全方面的环境预警、应急能力的技术培训和演练。
12.1.2.3环境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园区应加强自身的环境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实现专业园区的环境信息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和信息共享,其建设内容可包含以下内容:(1)建设环保网站。专业园区可建立自身环保网站,为与企业和公众交流提供平台,及时发布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新闻、以及环境管理审查内容和程序、排污收费公告及环保培训等,以便于入驻企业和公众了解专业园区建设及环保动态信息。
(2)建立环境社会监督制度。可采取公示、告示和专家咨询等制度,提高公众、专家等社会群体对专业园区建设开发的监管效能,同时还可使公众为专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3)建设环境及污染源现场支持系统。通过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将环境违法企业的位置、基本情况及最新的污染资料和处罚情况等信息传递给执法人员,为环境现场检查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现场取证后可将图片迅速传送回信息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可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人员车辆的调度和指挥。
12.1.3动态环境管理系统
12.1.3.1人员的动态管理
为使专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需加强环境信息人力资源建设,要建成一支能够适应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的既懂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也有环境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故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评价建议专业园区每年应定期组织培训,实现管理人员知识的及时更新。12.1.3.2信息动态管理
建设专业园区信息管理系统,将园区所有企业的信息、环境质量及污染监测数据用数据库技术输入、存储、检索、运算、显示、更新和综合分析,实现专业园区环境统计数据收集、处理、传输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便捷、基本满足需求的信息支持。12.1.3.3动态响应系统
区内所有企业的污染源数据均可从动态信息系统上实时显示,如排污情况出现异常,则环境管理人员应及时响应,保障园区环境管理人员和企业环保专工的通讯畅通,按照既定的方案与企业协同尽快处理污染事件。12.2专业园区环境监测方案
12.2.1环境监测系统建立
评价建议专业园区不再单独设置环境监测机构,可按评价建议的环境监测方案委托封丘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其主要作用为:(1)监测专业园区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2)判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确定专业园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的效果:
(4)为拟入区企业的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5)为专业园区的环境管理收集信息;
(6)为专业园区的进一步开发,加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适时资料。
12.2.2监测计划
12.2.2.1环境质量监测
除评价区域例行监测计划外,结合环评监测时监测点位的布设,考虑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评价建议专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见表12 -1。表12-1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一览表
类 别 | 监测点位置 | 监测周期 | 监测因子 | 备注 |
环境空气 | 居住区 | 常规因子建议设置自动监测点,并与封丘县监测站联网 | SO2、NO2、PM10和TSP | 特征污染因子可视入区企业而定 |
地表水 | 天然渠 | 每年2次,按丰、平水期进行,每次连续监测3天 | 流量、pH、DO、CODCr、氨氮、石油类 | / |
地下水 | 庄呼村 | 监测时间与地表水同步 | 井深、pH、高锰酸盐指数、F、总硬度、Cr6+、硫酸盐 | 可结合水利部门对监测点位适当调整 |
魏寨村 | ||||
大山呼村 | ||||
噪声 | 按噪声功能区划分设置3个噪声监测点 | 每年1次,每次2天,按昼、夜两时段进行 | 等效连续A声级 | / |
土壤 | 魏寨 | 每年1次 | 选取pH、Pb、Cd、Cr共4项监测因子 | |
段寨 |
12.2.2.2污染源监测
入区污染源监测计划的建议参照表12-2进行。表12-2 污染源监测计划一览表
类 别 | 监测点位置 | 监测周期 |
废气污染源 | 各废气处理设施后 | 每年2次,常规和特征污染因子的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 |
厂界处 | ||
废水污染源 | 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处理设备排放口 | 每年2次 |
企业总排水口 (有污水排放的企业) |
应安装废水流量及CODCr、石油类、NH3-N等主要污染因子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 |
噪声监测 | 厂界外1m处 | 每年2次 |
12.2.3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排污口是企业排放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通道,强化排污口的管理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专业园区环境管理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科学化、定量化的重要手段。12.2.3.1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1)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口必须规范化。(2)排污口应便于采样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
12.2.3.2排污口的技术要求
(1)排污口的位置必须合理确定,按环监[1996]470号文件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2)排放污染物的采样点设置应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在企业污染物总排口及废气除尘设施的进出风口等处。
12.2.3.3排污口立标管理
(1)企业污染物排放口的标志,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放口》(15562.1-1995)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15562.2-1995)有关规定,设置国家环境保护部统一制作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2)污染物排放口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的醒目处,标志牌设置高度为其上缘距地面2m。
12.2.3.4排污口建档管理
(1)要求使用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并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2)根据排污口管理档案内容要求,引入项目建成后,应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达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于档案。
12.3跟踪评价和后评价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规划阶段分为近期(至2015年)和远期(至2020年),区内工业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可分为已建和拟建,为了解规划实施情况及其环境影响,需对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和后评价。12.3.1跟踪评价主体及实施阶段
跟踪评价和后评价主体:专业园区管委会可委托有资质的评价单位进行。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实施阶段:实施过程中可按5年一个周期开展跟踪评价(阶段验收),达到规划年限后还需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12.3.2跟踪评价和后评价方法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评价,通过对环境影响事前评价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针对性的监测、检查、统计以确定其实际变化量,并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经环保设施处理后的预测变化量进行比较,同时从整体上对实施区域开发后对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与预测中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最后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效果的评价,进一步整改、发展和完善。(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首先从微观上对投入使用的环保设施实际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确定其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最佳效果。其次,从宏观上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损益分析,对评价客体实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及评价客体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
(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区域性、流动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评价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长期的生态效应,并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小以及生态系统可维系的社会经济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等,总结实施开发活动的经验、教训,实现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3.3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内容
12.3.3.1跟踪评价
跟踪评价需通过实际统计调查(包括抽样调查)、监测、公众参与等方式,反映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1)调查规划实施情况,对规划总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出问题,及时调整规划总目标和总的建设规模。
(2)实测专业园区的大气、水环境达标情况,评价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是否符合承载力要求。科学、合理地提出调整布局、产业结构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如果超过承载力应调整项目规划的规模、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引进更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
(3)评价规划环评中环保措施及建议的落实情况,分析环保措施有效性,及时提出补救措施。
(4)评价规划的环保目标完成情况,通过目标执行情况提出补救措施或调整规划目标。
(5)对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阶段性验收,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以及固体废物处置工程等。
(6)通过跟踪评价及时发现区域开发带来的不可预料的环境影响,针对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规划的实施更具目的性。
跟踪评价建议见表12-3。
表12-3 跟踪评价建议
方 面 | 评价内容 |
规划执行情况 | 规划对环评意见的采纳与否 |
规划范围 | |
主导产业 | |
布局 | |
基础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 | |
居民搬迁公众意见调查 | |
环境目标的实现情况 | |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 (管理机构、环境制度、监测、环保档案、环保经费落实等) |
|
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
地下水质量监测与评价 | |
生态环境变化(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等) | |
后续发展的环境影响 | 前期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 |
后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建议 | |
跟踪评价时段 | 近期2015年,远期2020年 |
12.3.3.2跟踪评价的时段
(1)确定时段的基础根据规划,园区的规划建设年限为: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近期2010-2012年,中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20年。同时,根据国家的相关发展规划、环保规划和企业发展情况,一般以5年为一个时期。
(2)确定时段
基于上述情况,评价建议分3个时段进行园区的跟踪评价,即 2012年、 2015 年、2020年。在跟踪评价后,若发现园区开发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12.3.3.3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1)通过对实际调查(包括抽样调查)、环境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以及采取公众参与等方式,评价规划的环保目标、环保投资、环保措施、环境承载力是否达到了规划的要求,分析完成规划目标具体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提出污染控制设施方案、调整方案和减缓措施,同时分析规划落实情况和新的变化情况,并就下一步专业园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2.4专业园区环境管理建议
12.4.1环境管理经费保障建议
为使环境管理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环境管理经费的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园区环境管理经费支出包括日常环境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风险防范、跟踪评价、生态补偿、环境宣传等。根据国际经验,为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保证使环保投入占当年本国GDP的1~1.5%;要使环境逐步改善,环保投入须占当年本国GDP的1.5到2.5%。为使此项经费的来源和落实能够得到保障,评价建议环境管理经费列入政府财政支出,建议占到专业园区GDP的2%以上。12.4.2建立实施ISO14000体系建议
为实现各国环境政策及社会公众等保护地球的愿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3年10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正式开展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制定出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O14000标准。ISO14000的宗旨就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表现,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园区在总体目标的功能定位中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因此为实现专业园区总体战略目标,在其环境管理比较好的基础上可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其社会经济发展打开“绿色通道”,同时也可将专业园区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示范区。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以下意义:⑴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的基础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⑵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规的力度,实现污染预防。⑶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⑷提高区域的综合管理水平,使区域管理与国际接轨,实现区域管理的国际化。⑸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开发区环境管理实施ISO14000后要使入区企业了解认识ISO14000,领会其实质精神并运用到管理中去。ISO14000管理体系运行模式见图12.1。
图12.1 ISO14000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
12.4.3环境管理培训建议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仅仅依靠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以不能满足需要,评价建议专业园区环境管理办公室应定期组织区内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环保培训,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的环保法治意识。培训的主要内容可涉及近期发布的环境法律法规、污染防治与建设目标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GDP的实践、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典型的环境案例等。通过培训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也会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实际中,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原则。培训可采取邀请大专院校教授或有关专家进行讲座以及走出去参观学习的方式。
12.4.4入区建设项目环评简化建议
12.4.4.1简化原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经进行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当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进区时,其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简化。因此评价建议:(1)部分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影响的项目,可以由填《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为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部分虽然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但污染影响较小,可以简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表加“专项分析”。
(3)考虑到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部分入区项目确需编制报告书的,其报告书部分章节可以简化或不设专章。
12.4.4.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简化的内容
(1)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可适当简化本环评按照专业园区规划的主导产业,经环境承载力论证后针对专业园区选址的环境合理性给出了确定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限制入区清单,故在具体项目入区时应对照调整后的规划主导产业及限制入区清单,如在其所列范围之内,则可不必再进行选址的环境合理性论证,但对于如何在专业园区内布局才能满足环境的合理性需做出回答。
(2)近期项目的环境现状调查可适当简化
本次规划环评对专业园区及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价,同时对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实测,故对近期建设项目的环评中现状调查可以适当简化,但对远期的环境现状不能简化。
12.4.4.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重视的内容
鉴于规划环评的不确定性,评价认为在具体项目入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项目在专业园区内优化选址的论证
专业园区发展规划中给出了各产业的布局,在具体项目入区时应依据各项目规模、性质,充分考虑相邻功能区、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可能形成的循环经济链以及局部气象特征等因素,对项目区内选址进行环境优化论证。
(2)环保措施的论证
环保措施属于末端治理的范畴,同时也是专业园区污染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故在入区项目进行环评时应针对各项目的行业类别、产污特点,充分论证其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可靠性,确保项目能够满足进入专业园区集中污染治理设施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对特征污染行业的环境影响预测
本次规划针对常规污染因子对专业园区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可以作为下一步控制入区企业总量控制的依据,同时也是确保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主要控制目标。但对于有特征污染因子的行业,在具体项目入区环评时应针对该因子进行定量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并结合届时环境质量现状及在建同类项目的贡献,对比环境质量标准予以确定是否可满足入区要求。
(4)应重视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与总量控制目标关系的评价
本次环评给出了专业园区总的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建议,项目环评应充分运用这些数据对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合理性做出评价。
综上所述,规划实施后具体项目入区环评的要求见表12-4。
表12-4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规划实施(近期) | 规划实施(远期) | ||
可简化内容 | 应重视内容 | 可简化内容 | 应重视内容 |
选址、环境现状、部分环境影响预测 | 区内优化选址论证、环保措施论证、特征因子的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排放量与专业园区总量控制目标的关系 | 选址、部分环境影响预测 | 环境现状、区内优化选址论证、环保措施论证、特征因子的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排放量与专业园区总量控制目标的关系 |
12.5专业园区环境管理目标
本评价根据《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本专业园区的环境管理目标。本专业园区环境管理目标见表12-5。表12-5 专业园区环境管理目标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目标值 | ||
2012年 | 2015年 | 2020年 | |||
1 | 信息平台完善度 | % | ≥80 | ≥100 | ≥100 |
2 | 专业园区编写环境报告书情况 | - | 完善 | 完善 | 完善 |
3 | 环境管理制度 | - | 1期/年 | 1期/年 | 1期/年 |
4 |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比例 | % | 100 | 100 | 100 |
5 | 自愿清洁生产审核比例 | % | ≥20 | ≥40 | ≥80 |
6 | 公众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率 | % | ≥70 | ≥90 | ≥95 |
第十三章 困难与不确定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及其替代方案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和综合评价的过程,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的应用,是一种在规划层次及早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与规划手段。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的末端,所以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决策源头上保护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真正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尾部到源头,从枝节到主干,从操作到决策的转变和飞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弥补了建设项目环评的缺陷和不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我单位予以了充分重视,院领导多次亲自协调,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了项目组,并在单位内部就有关技术问题多次组织讨论,评价人员赴现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实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鉴于规划环评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现就本次规划环评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归纳汇总如下:
13.1评价技术和方法不成熟
项目环评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但规划环评还处于刚起步阶段,目前仅有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HJ/T130-2003 来指导环评单位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但是,此导则只是一个总纲性的文件,并没有给出一套很实用详细的评价方法,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评价方法不太成熟,尤其是规划目标污染源预测、替代方案设计等方面各环评人员还都在摸索阶段,这些势必会影响到规划环评的进度。13.2缺乏规划环评的基础数据库及信息共享平台
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不同,涉及行业部门多,需要获取大量的资料信息。而我国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问题,造成规划环评协调工作量非常大,评价单位又很难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影响到规划环评的进度、深度。规划环评中大量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各部门统计数据、现场调查数据等,各数据来源不一,数据间的一致性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对评价结果的准确量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13.3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是公共利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的迫切要求,决非一两个部门能够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公众在重大环境事务上应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公众参与也应是依法的、理性的、建设性的,一个良性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将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但如何发挥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次评价按照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活动。但该办法是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没有考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征,例如,公众参与问卷式调查表的设计,如何将规划及其环境影响归纳、汇总并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13.4循环经济评价的不确定性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对专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布局等进行了分析论述,但在规划层次不可能明确各产业规模、项目等。本次评价结合专业园区现状工业企业及规划情况,从区域层次、主导产业等方面对专业园区循环经济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专业园区循环经济框架,但无法给出量化指标和细化、明确的产业链。同时,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产业链的形成、维系产生影响,理论可行和实际可操作也是有距离的,因此专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13.5规划调整建议执行的不确定性
规划本身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规划是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调整和完善的,市场的需求可变因素很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也在调整。本规划环评通过从环境角度对规划进行详细分析,结合规划区环境现状特点,提出了规划中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但是有些问题在执行中会有一些难度,如工业区布局调整问题:在实际企业入驻时选址受投资方影响较大,政府有时为了招来资金会任投资方选址,造成规划工业用地调整布局难以实现。13.6小结
上述困难和不确定性存在于本次规划评价中,但其中很多问题是目前我国规划环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次评价为缓解困难和不确定性,采取了专家咨询、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交流沟通等方法,同时,评价提出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分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要求,保障了总体评价结论的可信性。第十四章 执行总结
14.1规划的背景、必要性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是新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15个三级聚集区之一,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城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县东起重园区范围,起步区建设初具规模,园区周边交通优势明显;专业园区内起重机械的制造、仓储物流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均已呈现骨干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发展的态势,这些优势必将成为封丘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14.2规划方案及协调性分析
专业园区定位:封丘县东起重专业园区是封丘县重点发展的两个集聚区之一,以发展起重设备及配件生产、仓储物流为特色、增长潜力较大的全县产业示范区。位置与范围: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位于封丘县城东23km处,黄陵镇和尹岗乡之间,规划范围西起经一路,东至经十四路,北到纬一路,南至纬十一路。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13平方公里,发展区5.5平方公里,控制区2.37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结构:“三轴、两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功能分区:两个不同功能分区,即中部的工业区(包括起重机械生产和配件加工区、产业服务中心、仓储物流)和东部的尹岗片区(包括尹岗工业组团和尹岗居住片区)。
主导产业: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将成为以起重设备及配件为主,以仓储物流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区。
与上位规划的相符性:本评价简介了与专业园区规划相关的上位规划,包括封丘县总体规划、封丘县土地利用规划、封丘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黄陵镇和尹岗乡总体规划等。与专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对比分析可知,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在战略定位、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选择、区域位置等方面,与相关上位规划有着较好的相符性。
选址的合理性:本次评价从区域位置、交通条件、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分析了专业园区选址的合理性,认为专业园区选址基本合理。
产业定位的合理性:本次评价从产业政策和封丘县相关经济规划分析,专业园区产业定位基本合理。
布局合理性:居住区基本位于当地主导风向上风向;居住区与工业区和主要交通干道之间设有生态绿化带,用以保护居住区环境质量;仓储物流区布置在专业园区西北部,该区交通网络发达,有利于物质资源的运输。
生态适宜度:本次评价对专业园区主要功能分区进行了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显示专业园区居住和工业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均为适宜。
14.3专业园区开发现状评价
农业生产:专业园区内现有8个自然村,总人口约为 5611人,总户数 1371户,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工业企业:目前专业园区范围内有工业企业34家,除起重机械及配件加工外,涉及到的行业还有饮料、气体制造、塑料制品等。专业园区现状工业废水COD排放量1.1t/a,氨氮排放量0.1t/a,排放去向为路边沟,通过自然蒸发和下渗消耗,很难进入地表水体;专业园区现状废气污染物排放SO20.9t/a,烟粉尘1.26t/a;园区环评执行率为100%,但“三同时”验收率只有2.9%,验收率较低。
存在问题:现有工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园区除主导产业起重设备及配件加工外,还涉及到的行业有白酒勾兑、气体制造和泡沫塑料制品,且分布比较凌乱,不符合专业园区定位,未能按产业集聚规模发展,资源不能共享,规模效益差;供排水、供气、环境卫生等公用基础设施缺乏,道路系统不完备;区内缺乏集中污染处理设施;居民区与工业企业混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影响等。
14.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水资源:本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专业园区2020年规划用水量为4.29万m3/a,当地水资源可以支撑规划的实施。土地资源:根据封丘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将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等措施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因素不会成为工业区建设的制约因素。专业园区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补充耕地总量为357.32hm2,约占全县补充耕地总潜力的8.9%,因此项目补充耕地有充足的资源保证。
大气环境容量:现状专业园区大气中SO2有2100t/a的环境容量。专业园区规划采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SO2产生量较小,排放量能够满足容量要求。
水环境容量:天然渠现状水质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在上游断面仍满足功能区划Ⅳ类水体目标(COD≤30mg/L)时,封丘县入境断面至陶北断面环境容量为568t/a,假设本园区污水(按设计规模5万m3/d)全部进入地表水体,则COD排放量为912.5t/a,超出了环境容量要求。为满足地表水环境容量及水控断面要求,评价提出园区污水处理厂应建设深度处理工程和中水回用系统,远期中水回用率不小于74%。
14.5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本次评价共布设7个大气监测点位。监测数据显示, SO2、NO2、TSP、PM10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特种污染因子二甲苯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地表水:本评价利用《新乡市地面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监测通报》(2009.1-12)和布设的3个断面监测点,对天然渠现状水质进行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断面监测因子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均能够满足地表水功能区划要求,表明地表水体天然渠水质较好。
地下水:本次评价根据区域地下水流向,分别布设了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结果显示,区域内地下水pH、 NH3-N、高锰酸盐指数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总硬度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原因主要是受地质构造影响造成。
噪声:本次评价专业园区噪声现状监测数据显示,昼间、夜间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限值要求,园区总体环境噪声现状质量较好。
土壤:本次评价共布设了2个土壤监测点,选取pH、Pb、Cu、Cd、Cr共5项监测因子,监测结果显示:规划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各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
14.6规划制约因素及减缓对策
有利因素:起重专业园区作为新乡市规划的15个三级聚集区之一,其土地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封丘县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优势。制约因素:①地表水环境质量能够满足水体功能要求:区域地表水体天然渠水质较好,但环境容量不能满足园区废水完全排放,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是制约专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园区现状企业布局混乱:由于专业园区定位较晚,区内尚有一些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分布在居民区中,对区内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减缓对策:①根据环境容量分析可知,区域河流上游断面达到功能区划要求(COD≤30mg/L),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水控制在COD≤50mg/L,且排水量小于1.3万m3/d时,天然渠能够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因此,区域应加强中水回用,减少废水入河量。②限制园区现有不符合产业定位企业的发展,直至搬迁。符合产业定位(起重机械行业)但不符合功能区布局的企业,按照专业园区的发展时序逐步搬迁至相符的功能分区内。
14.7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环境空气:本次专业园区规划不建设集中供暖。至规划期末,区内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能源主要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属于清洁能源,因此专业园区燃料废气产生量少,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专业园区在确定特征大气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时,就已经将卫生防护距离考虑在内,只要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参照本次环评提出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对入区企业进行审核,那么在正常情况下,工业区对四周环境的影响预计不会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考虑到区域地表水环境较好,园区污水经治理后如果全部排入天然渠,势必会对地表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根据预测,在上游来水仍保持Ⅳ类水体,园区污水厂水质控制在COD≤50mg/L,废水入河量0.2万m3/d的情况下,天然渠陶北断面水质能够满足功能区划Ⅳ类(COD≤30mg/L)标准要求。
地下水:①专业园区建成后将逐步取消现有自备井,统一使用黄陵镇水厂供水。这样可以使多年来地下水超采的现象得到好转。同时规划区内绿化面积和景观水域面积增加,也对区域地下水的补充起到积极作用。②随着规划区的规范建设,现状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均经完善的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减少了现状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对专业园区地下水的污染。污水处理厂出水严格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执行,回用水达到相应标准后方可回用,最大限度的减轻对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生态环境:评价区生态环境目前已受到较大程度的人工干预,生态系统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自然生态系统比例较小。区域内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它们对水资源大量无序开采以及排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将逐步改变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由原来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并存转变为纯城市生态,专业园区实施后产生的主要生态影响是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为此,专业园区需要通过采取优化布局、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进行生态绿化建设等补偿性措施,把专业园区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对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根据规划产业定位分析,规划实施后,园区内废气主要为少数企业锅炉运行过程产生的烟尘、SO2以及少量工艺废气二甲苯。废水收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少量排放。经调查园区距离黄河故道湿地鸟类保护区最近直线距离约2.1km,距离相对较远。评价认为园区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不会对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
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通过划定生态防护区,在敏感点(居民区等)周围设置防护绿地隔离带,同时严把企业入驻关,落实污染治理等措施后,园区的建设不会对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
14.8调整后的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措施
14.8.1水环境保护措施
园区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进入天然渠,根据对地表水体天然渠的分析和预测可知,如果污水厂废水全部进入水体,势必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园区污水厂必须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实行中水回用政策。另外,园区还需调查区域污染源,对区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使天然渠满足规划水质要求。14.8.2大气环境保护对策
(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了更好的保护区域空气环境质量,除了加强对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外,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利用“清洁能源” 为主。各工业企业应尽可能的利用电能、燃气为能源,尽大限度的减少废气排放,工业区的生活能源应全部普及天然气或液化气。
(2)本次为起重专业园区规划环评,入驻企业生产工艺中无需使用热源、蒸汽等,因此本园区规划不考虑集中供热,已建和拟入驻企业冬季采暖可利用空调。生活小区如需单独建设锅炉的,其燃料必须采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轻柴油、电等)。
(3)入区企业因生产工艺要求,需要自建工业炉窑的, 必须使用清洁的燃料液化气、轻柴油、电等清洁能源,废气排放必须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96)二级标准要求。
(4) 入区企业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布局。针对进驻项目排放的工艺废气(主要为喷涂废气),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布局和调整厂区平面布置,以减少其对外环境及周边敏感点的影响 。
(5)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入园项目的引入条件,对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项目,应严禁入内。
14.8.3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1)工业噪声防治进区项目必须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对各种工业噪声源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措施,必要时应增加设置隔声罩、隔声屏障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边界外围规划绿化隔离带,可以有效降低园区工业噪声对区外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
(2)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建设中采取低噪声的施工工艺,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代替传统的高噪声设备;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应放置在远离居民住宅处,并采取噪声屏蔽措施;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对于那些必须连续施工工程在夜间施工时,应经地方环保部门批准,并事先向居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14.8.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 生活垃圾园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可由区内环卫部门负责处理和处置,对垃圾要做到分类处理,尽量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如金属、纸等)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通过园区垃圾中转站,定期送往封丘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2)建筑垃圾
施工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能随便倾倒,尽可能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送往封丘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土方外运,在园区内平衡挖、填方的土方量。防止废土、废物散失,并建立临时堆放场地。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园区各工业企业的一般固体应尽量做到回收利用,如不能利用的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相关要求储存,临时堆场应设天棚,不允许露天堆放,以防雨水冲刷。
(4)危险废物
园区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喷涂后废弃的油漆桶或包装物等,建议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妥善处置,园区内不另设处置中心,但各企业必须按规范建设危险固废临时贮存场所,危废不得随意抛弃。
14.9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措施
入区项目首先应满足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的要求,满足总量控制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禁止生产淘汰类产品或采用淘汰的设备、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在此基础上对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的企业方可进驻园区。同时加强企业内、企业间、区域经济产业链条,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协调发展。14.10公众参与
信息公示:本次评价在黄陵镇政府和魏寨村张贴公告,公示了规划环评的主要环评信息。公众参与方式:座谈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样本数: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回收率95.9%,其中包括搬迁居民意见调查表。
公众意见:100%的公众支持专业园区规划实施。
14.11监测与跟踪评价
本次评价提出了专业园区动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跟踪评价建议等,跟踪评价内容如下:规划执行情况:规划对环评意见的采纳与否;布局结构;基础环保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居民搬迁公众意见调查;环境目标实现情况;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环境等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后续发展环境影响:前期发展的环境问题;后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建议。
跟踪评价时段:近期2012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
14.12总结论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和当地发展要求,规划充分考虑了当地社会经济现状、特征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它的编制及实施对专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改善城镇总体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都起到重大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本次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了规划制约因素和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并据此对规划方案的布局、供水、排水、燃气、绿化等给出了调整建议,强化细化了规划环境保护对策,为规划的编制、政策决策及专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专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专业园区建设的首位,在开发过程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按照本次评价提出规划调整建议修改规划,并在下一步的开发过程中严格落实。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专业园区的建设是可行的。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1.1规划背景 1
1.2编制依据 2
1.3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4
1.4评价目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4
1.5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6
1.6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9
1.7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 10
1.8评价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 12
1.9评价重点 14
1.10评价专题设置 15
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
2.1自然环境概况 16
2.2社会环境概况 21
2.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2
2.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2
2.5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36
第三章 起重园区开发现状及回顾性评价 37
3.1封丘县起重园区开发过程简介 37
3.2园区开发现状调查 37
3.3园区内居住人口及现有村庄概况 43
3.4起重园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45
第四章 规划概述及协调性分析 47
4.1规划概述 47
4.2相关规划概述 71
4.3专业园区规划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94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98
5.1水资源 98
5.2土地资源 99
5.3能源资源 103
5.4 环境容量 103
第六章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 110
6.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110
6.2产业定位合理性分析 111
6.3专业园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12
6.4专业园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113
6.5专业园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114
6.6供水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118
6.7排水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118
6.8中水回用规划分析 119
6.9燃气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119
6.10公共设施布局合理性分析 120
6.11规划方案调整建议汇总 122
第七章 规划方案污染源预测 124
7.1规划专业园区污染源分析 124
7.2水污染源预测 124
7.3大气污染源预测 126
7.4噪声污染源分析 128
7.5固废产生量预测 128
7.6规划专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汇总 130
7.7规划总量控制指标 130
第八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1
8.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31
8.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32
8.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35
8.4声环境影响分析 136
8.5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38
8.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40
8.7专业园区的建设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 146
8.8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147
第九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51
9.1清洁生产 151
9.2循环经济 155
第十章 公众参与 160
10.1公众参与方式 160
10.2信息公开 160
10.3公众参与结论及建议 168
第十一章 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及环境保护对策 169
11.1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 169
11.2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建议 170
11.3评价指标可达性分析 178
1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条件 179
11.5专业园区现有及在建拟建企业调整建议 180
11.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81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183
12.1专业园区环境管理建设方案 183
12.2专业园区环境监测方案 185
12.3跟踪评价和后评价 188
12.4专业园区环境管理建议 191
12.5专业园区环境管理目标 195
第十三章 困难与不确定性 196
13.1评价技术和方法不成熟 196
13.2缺乏规划环评的基础数据库及信息共享平台 196
13.3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 197
13.4循环经济评价的不确定性 197
13.5规划调整建议执行的不确定性 197
13.6小结 198
第十四章 执行总结 199
14.1规划的背景、必要性 199
14.2规划方案及协调性分析 199
14.3专业园区开发现状评价 200
14.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00
14.5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01
14.6规划制约因素及减缓对策 202
14.7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202
14.8调整后的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措施 204
14.9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措施 206
14.10公众参与 206
14.11监测与跟踪评价 206
14.12总结论 207
附件:
附件1 环评委托书
附件2 公众参与座谈会会议纪要
附件3 公众参与座谈会签名表
附件4 规划编制部门对公众参与意见采纳说明
附件5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20)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意见
附件6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20)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组名单
附图:
附图一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卫星图
附图三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四 封丘县起重专业园区与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对位置示意图
附图五 新乡市生物多样性功能重要性分级图
附图六 新乡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分级图
附图七 新乡市生态功能区划图